分享

承德:少小离家老大回

 天地沐春风 2022-07-11 发布于河南

— 点击右上方天地沐春风关注 

       1984年我离开承德去重庆大学读书时刚满18岁,即便欠缺风华正茂的潇洒形象,那也是恰同学少年的最美年华,也曾无数次默默在心里重复伟人那句豪言壮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年轻人谁没有理想抱负呢,何况是当年百里挑一的大学生。漂泊在外42年好似弹指一挥间,年逾花甲的我又回到了老家承德。走时孤身一人够洒脱,归时孑然一身颇无奈。
       所谓入乡情更怯。此刻深深体会到唐朝贺知章那首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意境。只不过当代人的生活环境早已不同于人少脸熟的古村落时代,在城市的人海里游走,几乎人人都是相见不相识,除了宾馆服务员不会有人问你从何处来,谁会操哪个闲心呢,顶多是扪心自问。

      此刻,如果有人问我是否有荣归故里的自豪,我会说没有,平凡工作平凡的人,何为成功何言自豪?如果有人问我在外打拼一辈子,是否有理想凐灭的沮丧,我也会说没有,普通人再大的理想也只能叫想法,想法太大无法实现其实就是梦醒了,何来沮丧。你能认可既未成功也未失败的人生吗?
       如果有人问我是否还记得“谁主沉浮”惊天之问,我会从老年痴呆的角度去猜测、这么熟悉的句子可能是在南柯一梦中看到的,或者与某个童话故事里的王子有关。如果有人问我退休后有啥想法,我会很果断地回答:活着!健康且快乐地活着、活成童话故事里无忧无虑的长寿老人。
       在大学教书育人一辈子,既没有宦海沉浮也没有商海浮沉,虽然也遇到一些坎坷,与英年早逝的亡妻相比,能熬到退休就算平安顺利。此刻的我腰虽直背已驼岂敢惹事儿、心虽明眼却花羞言是非、貌似体健但各种老年病慢性病的隐患争着要兑现,甚至可以说人生的终点已忽隐忽现。所以,今后不要和我谈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话题,要聊就聊聊老百姓的日常起居或者明天的天气。
       为了让心情和身体尽量平复,进入承德时没有惊动任何亲朋,一个人住在避暑山庄门口的宾馆里,清晨到山庄里游览一圈,捡拾一下零碎的童年记忆,然后到皇家美食买一碗豆腐脑一张大果子和一个鸡蛋。傍晚再去离宫走走,出来后来一份锅贴一碗小米粥和一碟凉拌菜,再来一瓶啤酒。充值后依然管用的避暑山庄年卡、舌尖上熟悉的家乡味道,令人欣慰。

       这两天在离宫和市区里随便走走,当年的繁华中心南营子大街依旧非常热闹,但熟悉的建筑物早就改换了门庭与招牌。走过母亲晚年居住的南园、那里也曾是我每次回承德的家。走过肃顺府路父亲曾经主政过的承德市卫生防疫站旧址,虽然楼房早就拆了,还是会觉得心跳有点加速。不远处竹林寺就是岳母家,我却不敢在其楼下逗留,毕竟老人家还不知道她唯一的女儿六年半前就已离去。还想去我和沐沐春风小时候生活过的西大街文庙街道公安一宅去看看,改天吧。
       马上就要与亲朋好友见面了,我将努力融入家乡,只是不知道我与故土会在何种程度上相互包容。我会长期住在这里养老吗?其实我的心还是期盼能流浪地球的,走遍全国、全世界的梦想依旧存在,只不过圆梦条件尚有不足。故土是叶落归根的寄托,是天涯游子的最终目的地。余生很短,梦想无法替代现实,还是先过好每一天吧。承德,我回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