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的《山地回忆》,是我上世纪80年代初读电大时,学校规定的必读篇目之一,当时曾至少读过两次。日前偶翻《白洋淀纪事》,与《山地回忆》不期而遇,鉴于其篇幅并不长,便不由自主地又重读了一次。重读老作家的一个短篇旧作,虽然时隔三四十年,可亲切依旧,感触良多。 孙犁一生淡泊名利,深居简出,低调为人,爱憎分明。可能是由于文如其人的缘故吧,这篇《山地回忆》就写得异常平淡朴实,既没有华丽的辞藻,更不加任何修饰。与其说它是一个短篇小说,不如说它更像一篇娓娓而谈的怀旧散文。 “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我陪他去参观展览,他对于中纺的织纺,对于那些改良的新农具特别感到兴趣。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 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这种蓝的颜色,不知道该叫什么蓝,可是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穷山恶水之间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使我记起很多人。” 紧接着,在这记起的很多人中,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在那烽火连天、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与“老交情”一家所结下的那段感人肺腑的军民鱼水情。“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于是,“我”便每天早上都到结了冰的河里洗脸,脚“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然后洗脸。当有一天早上他照例登上石头,砸冰洗脸时,却听见下游一个才不过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厉声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这可把“我”给惹火了,“我”觉得自己这么大冷的天到河边砸冰洗脸,也已经是够可怜了,可想不到还要遭人训斥,便也没好气地回了一句:“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也许是不打不相识吧,经过一番拌嘴之后,女孩子突然发现“我”在这么冷的天仍然光着脚没穿袜子,便主动表示要做一双袜子送给“我”。这位口齿伶俐、生性泼辣而又热情善良、乐于助人的女孩子,就正是小说开头提到的从阜平乡下来的那位农民代表的女儿,“我”也因此跟女孩子这一家子成了“老交情”。 作品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人物,更没有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它只是通过抗日战争艰难岁月中的某一生活片断,用质朴平实的语言如实反映军民鱼水深情,歌颂了朴实真挚的人情美。语言的淳朴清新,是孙犁作品的一贯风格。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作品缺乏文采,从文笔角度来说稍显逊色。其实,所谓文笔,也是各有千秋,是很难区别孰优孰劣,孰高孰低的。有人的文笔富丽堂皇,浓丽娇妍,就好像一位浓妆重彩的贵太太;有人的文笔深刻犀利,锋芒毕露,常常给人以力透纸背的感觉;有人的文笔激情澎湃,慷慨激昂,善于扇情,具有极强的鼓动性;而有人的文笔则淡雅朴实,不事雕琢,纯粹是一副素面朝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很难说某种文笔一定就好,而某种文笔一定就坏,应该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吧。记得年轻时,我往往更喜欢浓丽娇艳和慷慨激昂的文字,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是渐渐地越来越倾向于朴实素雅,不事雕琢的东西了。这种风格纯真质朴,坦诚平和,淡定中给人以从容不迫的闲适与飘逸。孙犁的这篇《山地回忆》,就正是以这样一种平和素朴、清新自然的文笔,仿佛聊家常般地将往事娓娓道来,于平平淡淡中反映人间的至真至诚,波澜不惊地将一片真情洋溢于字里行间,令人如饮甘醇,感到微醺微醉。 孙犁的《山地回忆》写于1949年12月,发表在当时《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上。差不多三十来年以后,即1978年9月,孙犁又写了一篇《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在这篇文章里,孙犁回忆了发生在抗战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当时他随部队从阜平出发,不久进入山西境内,来到一个村庄,村子里看不到什么老百姓,他们进入一家宅院,并奉命做饭。吃过饭,大家纷纷围在一个大铁锅边洗碗。孙犁生性不喜欢跟人家挤,总是靠后站,等别人洗完碗,都到院里休息去了,孙犁才上去洗。就在他弯着腰低着头洗碗的时候,忽然“轰”的一声,锅飞了起来,屋里顿时烟尘弥漫,院子里的人也被吓了一跳。好在爆炸的只是一枚土炸弹,弄了孙犁一脸的污水,于是他便去小河里洗脸,结果跟一个在下游洗菜的当地妇女争吵了起来。当然,小说里那位洗菜的女孩子,并不是这个“当地妇女”,作者在这篇《回忆》里写得很明白:“我虽然主张写人物最好有一个模特儿,但等到人物写出来,他就绝不是一个人的孤单摄影。《山地回忆》里的女孩子,是很多山地女孩子的化身。……在那可贵的艰苦岁月里,我和人民建立起来的感情,确是如此。我的职责,就是如实而又高昂浓重地把这种感情渲染出来。”是的,孙犁做到了,他的《山地回忆》就正是通过清纯朴实的语言,“如实而又高昂浓重地”反映了作者对人民的深爱。面对这种至真至诚的深厚感情,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注定要黯然失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