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分享丨山东潍坊昌邑、浙江兰溪锦绣育才小学: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义教均衡发展,立足三维度落实“双减”工...

 青春rzw 2022-07-11 发布于山东

 创新“1234”工作法,

 加快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山东潍坊昌邑 /

山东潍坊昌邑市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探索实施“1234”工作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以高质量发展加强基础建设,以优质配置加大设施投入,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

健全“一套机制”,探索责任落实有效路径

围绕破解“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创建难点,强化制度机制创新,建立“市委领导、政府负责、教育和体育局牵头、镇街区和部门参与”的组织领导机制,创新实施“党政一把手抓教育”“教育工作年度考核”“党政联席会议”“党委政府教育述职”四项制度,探索形成以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师资优先补充、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六个优先”为支撑的昌邑教育工作原则,趟出了一条“顶格推进、优先保障、系统推进、齐抓共管”创建工作新路径。

二、

突出“两个优化”,解决创建工作堵点问题

(一)优化办学条件:围绕解决校舍紧张、配套不全问题,开展以多元资金投入为基础、资源均衡配置为目标、硬件软件齐抓为路径的办学条件提升专项行动,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运动场馆改造提升、多媒体设备更新及数字校园建设、食堂“明厨亮灶”等工程,新建改扩建第一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等10处学校。

(二)优化教师结构: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实施校长领航、教师引进、师德建设、待遇暖心和队伍管理提升“4 1”工程。持续深化“县管校聘”改革,324名教师实现城乡和校际交流轮岗。

三、

实施“三项工程”,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一)思政育人工程:持续推动红色思政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创新打造“渤海走廊·红色班会”教育载体,累计举行“红色班会”150余场次,惠及5万多名中小学生。

(二)学科育人工程:创新县域一体化学科育人模式,探索建立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联合办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教育机关干部挂点帮扶等制度机制,有效缩小城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差距,中小学全部达到或高于国家规定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

(三)文化育人工程:打好“特色 品牌”改革组合拳,实施校园文化提升工程,推行“一学校一项目一品牌”计划,打造60处校园文化建设“新范例”,4处农村学校入选山东省乡村温馨校园建设优秀案例学校名单。

四、

构建“四大体系”,打造优质规范教育生态

(一)保障体系:创新建立教育投入奖补政策,市直学校所需资金全部由市级财政承担,镇街区学校所需资金按照市财政奖补40%、镇街区承担60%“四六法”分担,有效保障教育资金投入。

(二)监督体系:借鉴党建网格化模式,将昌邑市所有学校科学划分为6大责任区,组织37名责任督学常态化深入学校监督指导,形成“内部提升 外部督导”双轮驱动体系,有效推动各个学校落实教育政策、规范办学行为,实现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双提升”。

(三)服务体系:聚焦群众所急所盼,在小学学段开展课后服务基础上,率先在全市推动课后服务向初中学段延伸,4.5万余名学生受益。

(四)助学体系:构建“政府统筹 社会参与”助学帮困体系,累计帮扶学生2.3万人次,资助比例达100%,没有一名学生因贫辍学。

抓好“123” 立足三维度,

促“双减”落实

 / 浙江省兰溪市锦绣育才小学 /

浙江省兰溪市锦绣育才小学秉承“让孩子因为我们而幸福,让我们因为教育而美好”的办学理念,践行“样样落实,天天坚持”的校训,推行“六步教学法”和“六步学习法”,致力于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共同发展。为了让“双减”政策、“五项管理”落地见效,进一步提质增效,学校积极探索,勇出新招,取得了良好实效。

一、

抓好“一课二练三促”,构建学校体育新格局

学校以常态体育课堂为根本,以阳光体育课间为纽带,落实“123”体质健康管理措施,通过“一课二练三促”,完善每天锻炼1小时、体育拓展、体育作业、体育考级等多方面内容,建立有机联动机制,形成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一体化的学校体育新格局。

抓“一课”,落实保量提质。一是夯实常规管理,让体育教师先“备好课”。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体育教师利用“UbD”教学理念进行课堂设计,严格做好“期统筹、月计划、周安排、日落实”,学校同时跟进教学常规评价。二是重视校本教研,从“好课研讨、一周一组一课、随堂改课”三个维度发力,让研训真正发生,推动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抓“二练”,做好强化提升。学校抓住每天大课间(40分钟)、小课间(20分钟)两个时间段,分层次、多角度地开展体育健康活动,把它玩出了新花样、新实效,让学生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

抓“三促”,实现提质增效。一是举办竞技赛,促潜能激发。第一学期举行校园吉尼斯大赛,第二学期举办校园体育节,让全体学生都能展现自我风采。二是开办拓展课,促个性发展。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特长优势,并引进外聘资源,以特色促发展,以特色促品牌,建立“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运动梯队,开设足球、篮球、网球、拳击等特色课程项目,体育第二课堂呈现精彩纷呈的发展态势,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三是通过“作业秀”,促家校协同。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结合“体测”的要求,从适合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分年级有重点地落实每天的特色体育家庭作业。

二、

三个维度促进“双减”,进一步落实“五项管理”

学校从“家庭会议、我们圆桌会、数字家校”三个维度推进“五项管理”工作,通过促进亲子关系,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改变家长育儿理念,努力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适切的陪伴教育,真正让“双减”落地生根。

家庭会议,共聊促和谐。学校专门设立周五为“无家庭作业日”,并开展了“19:30家庭会议”活动。家庭会议分“经历成长”和“正毅思政”两大板块,学生和家长一起盘点一周的“作业、运动、劳动、睡眠、阅读”执行情况,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家的“五项管理”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帮助、指导。

“我们圆桌会”,共谋促健康。基于“成长周报”对学生“五项管理”数据的统计,年级组每月整理出学生的赋能点和提升点,年级组任课教师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和数据分析进行圆桌讨论,追根溯源,调整适合学生成长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并分别组织家长和学生召开圆桌会,通过相互寻因、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再次明确“五项管理”的方向,明确陪伴学生成长的路径。

数字“说话”,共育促成长。学校从“家长的提升”“教师的成长”“学生的进步”三个框架出发构建数字家校课程体系,从平台优选课程到通过问卷、聊天等方式收集家长和教师遇到的家庭教育问题,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进行选题录课。学校还组织教师针对阅读、体质、劳动录制了173节假期课程,每节8分钟左右,配合学校的《假期育才》指南,供学生学习。

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家校协同联动,越来越多家长更多地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规范学校各项管理,着力保障机制落地,从根本上提升了“育人观”“评价观”。兰溪市锦绣育才小学将进一步落实“五育并举”,深化“双减”,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五育”中收获快乐。

作者 |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陆振伟

浙江省兰溪市锦绣育才小学 叶小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