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径≤4 cm的Siewert Ⅱ、Ⅲ型AEG可以选择性应用经腹近端胃大部切除:
对于SiewertⅠ型AEG,由于其淋巴结转移方向主要为纵隔淋巴结,而腹腔淋巴结转移、尤其是No.5和No.6淋巴结转移率非常低,因此,主要采用经胸食管切除加近端胃大部切除的手术方式。而对于Siewert Ⅱ、Ⅲ型AEG,是施行全胃切除、还是近端胃切除,仍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学依据。
目前,有两项Meta分析比较了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或近端胃大部切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中一项Meta分析纳入了8项研究共1 077例病例,结果显示,全胃切除组术后的反流性食管炎(OR=0.04,P<0.000 1)和吻合口狭窄的风险较低(OR=0.14,P<0.000 1);此外,虽然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9,P=0.53),但全胃切除组患者的复发率更低(OR=0.53,P=0.004)。
另一项Meta分析纳入了11项研究共1 364例病例,同样发现,虽然两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4%比60.9%),但全胃切除组患者的复发率较低(24.4%比38.7%),吻合口狭窄率的发生比例更低(7.4%比27.4%)。另外,还有一项来自日本的多中心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88例行R0切除的Siewert Ⅱ型AEG病例,其结果显示,当肿瘤远端距离食管胃结合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3 cm时,大弯侧及幽门区的淋巴结转移率较低(<2.2%),而当肿瘤远端距离EGJ >5 cm时,该区域的淋巴结转移率可超过20%。因此,AEG在选择全胃切除或近端胃大部切除时,应充分考虑肿瘤远端距EGJ的距离。
基于此,日本胃癌协会将经腹近端胃大部切除列为"肿瘤长径≤4 cm的AEG"推荐手术方式,而未考虑临床T分期,并需结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中提出的对近端胃切除术须至少保留50%残胃的要求。
2.AEG腹腔镜近端胃手术应在经验丰富的医疗机构中谨慎开展: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KLASS-02、CLASS-01[11,12]等多个临床试验中证实。此外,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的安全性也已经在CLASS-02、KLASS-03和JCOG-1401等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但有关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较少,其手术安全性和疗效以及手术指征尚未明确。腹腔镜具有视野放大、视角可变的优势,理论上有利于在EGJ这种狭小空间的操作,但腹腔镜AEG手术的技术要求也高于腹腔镜远端胃手术。
目前仅有一些回顾性研究比较了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和开腹全胃切除在治疗Siewert Ⅱ、Ⅲ型AEG中的价值。日本的一项小样本回顾性研究,探索了腹腔镜下纵隔淋巴结清扫的短期疗效。其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有延长(256 min比226 min,P=0.001),但出血量较少(11 ml比408 ml,P<0.001),而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吻合口漏和胰漏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远期数据显示,Siewert Ⅱ型AEG腹腔镜组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显著优于开放手术组(98%比74%);由于考虑到两组患者存在分期偏倚(开放手术组病理Ⅲ期的比例更高),故进行了亚组(病理Ⅲ期)分析,而腹腔镜组患者依旧存在生存优势(HR=0.42),但并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类似地,福建协和医院黄昌明教授团队的回顾性研究亦显示,Siewert Ⅱ、Ⅲ型AEG腹腔镜手术较开放手术的3年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0%比61.5%,P=0.113),但亚组分析显示,Siewert Ⅱ型患者中腹腔镜组的3年总体生存率(81.3%比66.4%,P=0.011)和无疾病生存率(77.5%比63.8%,P=0.040)均优于开放手术组。
关于腹腔镜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在AEG中的应用,并未有单独的研究。日本的JCOG-1401研究涵盖了腹腔镜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的病例,其结果与腹腔镜全胃手术相似,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非劣于开放手术,显示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对于早期近端胃癌是安全的。
由于目前仍缺少针对AEG微创手术的前瞻性研究,因此,对于AEG开展腹腔镜手术应更为慎重。2018版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建议,应在Siewert Ⅱ、Ⅲ型cT1~3N0~1(非Bulky淋巴结)M0的病例中选择性进行腹腔镜手术。而2019版的《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腔镜手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建议,腹腔镜治疗SiewertⅡ型AEG的手术指征为:(1)T分期≤cT3;(2)食管侵犯长度≤2 cm;(3)肿瘤直径≤4 cm。笔者认为,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应同时遵循近端胃切除和以上两项专家共识提出的手术指征,并在经验丰富的医疗机构谨慎开展,以侧重于临床研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