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JG:经皮电针刺激可以改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

 蔚蓝色淼 2022-07-12 发布于河北


原创 梅斯医学 消化新前沿 2022-07-08 20:00 发表于四川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是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率冲电流输入人体治疗疼痛的电疗方法,在止痛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在现如今的医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结肠转运缓慢和内脏超敏反应被认为是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IBS-C) 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然而,缺乏针对腹痛和结肠运动的疗法。本研究旨在探究经皮电针刺激 (TEA) 对IBS-C患者的长期影响和可能的机制。

在本项研究中,52名IBS-C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长达4周,每日一次TEA(n=26)治疗组和长达4周每日安慰剂TEA(n=26)治疗组。主要观察指标是每周完全自发排便次数(CSBMs/周)、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分改变情况(IBS-SSS)、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估(PAC-QOL)、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结肠转运时间和肛门直肠生理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进行分别评分。同时使用不透射线的标记评估结肠转运。记录心电图 (ECG) 以评估自主神经功能。

图片


研究结果显示经皮电刺激(TEA)明显改善便秘和腹痛。治疗后,TEA组最后一周CSBMs/周数高于安慰剂TEA治疗组(3.5±1.6 vs. 2.3±0.6,P=0.002)。在 VAS 疼痛评分(P=0.002)和 IBS-SSS 评分(P=0.025)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效果。此外,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显着改善。TEA 组的 PAC-QOL 总分显着降低(P = 0.004)。与安慰剂TEA治疗组相比,TEA改善了结肠转运(P=0.002)并提高了直肠感觉阈值(排便欲望,P=0.004;最大耐受性,P<0.001)。与安慰剂TEA治疗组相比,TEA 增加了迷走神经活动 (P<0.05);在治疗结束时,迷走神经活动与结肠转运和 CSBMs/周显着相关。

本项研究证实TEA通过加速结肠转运和减少直肠感觉来改善便秘和 IBS 症状,这可能是通过自主机制介导的。
 
原始出处:
Huang, Zhihui. Et al.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stimulation Improve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Constipation by Accelerating Colon Transit and Reducing Rectal Sensation via Autonomic Mechanism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22.

撰文 | xuyih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