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航】加强物业管理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打虎将 2022-07-12 发布于福建
中国物业管理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专业、权威、高端的媒体公众号。为您深度解读行业政策法规,剖析行业发展现状与企业成长之道。让阅读更富效率,让时间更有价值!

  文/肖俊杰

  2015年2月24日“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11号)”文件的下发,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取消行政审批,简政放权,去行政化是管理模式转变的前提。作为朝阳产业的物业服务业的行为主体,物业管理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这个行业的发展与未来。加强物业管理师队伍建设是不容放松的。

  通过对国外、境外物业管理师制度研究以及工作中的感悟,我认为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作法,加大对我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培训、职业实践、考试测评等管理工作力度,通过对从业人员进行水平测试、个人诚信档案建立以及引入监督管理机制等完善物业管理师管理机制。笔者就推进物业管理师队伍建设谈几点建议。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现行物业管理师的管理制度已不能满足简政放权的要求。

  新旧政策衔接、延续性的研究是当务之急。是重新对物业管理师职业定位还是延续现有的资格考试,或只取消注册行政审批,我们需更进一步研究。无论是保持现有的考试资格取得模式还是重新对物业管理师定位进行水平测试,都不影响我们对物业管理师的管理。简政放权不是对从业人员不管,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管理。

  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果资格考试改为水平测试,新制定的政策就要对原有的取得物业管理师资格人员和新政策下通过水平测试人员进行对接的问题。另外,关于取消注册审批问题,可以考虑以登记备案形式对从业人员进行管理,管理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是不可或缺的,这与我们下一步在行业中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以及引入监督管理机制都是息息相关的。

  2.物业管理专业设置数量少,资格取得渠道单一。

  物业管理专业在各大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够,培养专业的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计划不完善。根据教育部2014年公布的我国普通高校数量统计数字,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542所,而设有物业管理专业的大学只有27所仅占1%。由于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过快,之前的人才培养滞后,人才数量相对于行业所需的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数,也只是杯水车薪。目前,我国物业管理人才的供应渠道还主要是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社会供应渠道的狭窄导致了整个行业的人才供求严重失衡。

  3.个人信用档案建立缺失,物业管理师信用档案建立是发展趋势。

  诚信建设是物业管理行业的建设重点,建立物业管理师信用档案可以促使诚信建设体系更加完善。物业管理师将成为物业服务企业的领头军,将诚信机制引入物业管理师管理体制,对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物业管理行业诚信形象有积极促进作用。

  4.监督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物业管理师队伍的普遍现象是:取得物业管理师资格就等同进入了保险箱,而对他们工作的监管工作几乎为零。物业管理是服务于大众,为公众的利益和安全负责与业主的利益息息相关的职业,物业管理师队伍的监管缺失必然导致物业服务行业服务能力的缺失。目前,对物业管理师违规违纪行为没有严格的规定,违纪行为的认定程序也不完备。

  加强物业管理师队伍建设相关建议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范就没有管理。物业管理行业实现规范化管理,就要做到依法建章立制、确立先进的管理服务理念、赏罚分明等,以确保物业管理行业规范化管理的落实和执行。重点要加强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做到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因个性差异和人为因素造成工作操作的随意性,以确保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1.加快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如通过制定《关于实施物业管理师水平测试的相关规定》、《物业管理师的备案管理规程》及《物业管理师职业操守规定》等规章制度来规范对物业管理师管理,对物业管理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做出细化规定,以便物业管理师对照执行。物业管理师的地位提升了,物业服务企业信誉也将随之提升。

  2.拓宽高校物业管理专业规模,适时进行教育评估,适当拓宽考试选拔渠道。

  建议调整高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拓宽物业管理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国内物业管理行业部分物业项目经理实际管理经验比较丰富,但人员学历层次普遍不高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状况还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长期存在。目前国内物业管理师资格取得的唯一途径是通过考试,这种过关考试对于提高物业管理师综合素质、推进全行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管理密集型转变非常重要。考虑到行业内的实际情况,物业管理师资格的取得可以借鉴新西兰、香港的做法,一方面,加紧制定高等院校专业教育评估计划,促进高等院校学历教育开设物业管理课程,对通过教育评估的专业实行与准入资格挂钩,以达到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执业人员准入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适当考虑当前市场上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物业项目经理情况,实行双轨制,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和培训体系,对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在其通过理论知识培训达到实际需要并经考核合格,考虑直接给予资格。

  3.完善继续教育管理工作。

  现阶段人们对物业管理专业意识缺乏,对继续教育的认识还不够。物业管理协会应该发挥自身优势,组织专家、学者研究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继续教育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在现行的网络教育为主,集中面授为辅的基础上,开展一些更加接地气的培训内容和组织形式。例如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技术的更新,另外,除开展远程教育,还可以组织短期培训,提供书本、杂志等学习资料或召开研讨会等形式多样的培训。

  4.引入诚信体制。

  加强对物业管理师诚信教育和宣传,使物业管理师认识到提升自我价值,强化行业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物业管理行业内如果出现一批诚信敬业的物业管理师团队,他们将会培养和带领一支诚信的员工队伍管理诚信的服务项目,也将会塑造出行业全新的诚信形象。

  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是行业自律的基础。每一个从业人员要学会管好自己,严于律己,培养自觉性,这是物业管理的特性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所决定的。没有个人自律,就谈不上企业自律,更谈不上行业自律。

  物业管理这一行业的发展除了依赖于政府、业主、司法和媒体等外部因素以外,更重要是提高内部规范化的自律。目前国内尚未建立物业服务企业诚信档案记录,物业服务企业仍然过分依赖于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督,内部自律机制体制仍未完善,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程度仍然偏低,这是导致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竞争无序和风险加大的重要原因。

  物业管理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创新,社会对物业管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物业管理能力提升的要求会越来越迫切,物业服务行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已成为紧迫任务。只要我们加大物业管理师队伍建设力度,不断促进规范化管理,物业管理就会走上健康持续的发展轨道,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

文章节选自《中国物业管理》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