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书推荐 | 书店漫游

 星河岁月 2022-07-12 发布于江苏

《书店漫游》

             ——探寻书、书店与文学的浪漫旅程

春季,雨后,微凉;图书馆,暖灯,落地窗。喜爱读书的你势必也喜爱在书的天堂漫游、寻踪,欣赏书店风景,猎艳书店传奇,揭竿一场书店革命。拜读它们吧,一定会让你“不虚此行”。

图片
图片

《书店革命——中国实体书店成功转型策划与实战手记》

三石/著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16年7月版

仙林人文科学室 G239.23/3-15

图片

作者三石,原名张磊。作家、传媒人、出版人、中国出版营销专家、实体书店转型专家、书店文化策划专家、书店空间设计专家、书业实战型培训专家。

作者在2014年10月-2016年8月不足两年的时间内,连续打造以“中国最美欧式书店——哈尔滨果戈里书店”为代表的六家不同类型的“爆品”书店,成为中国较为超前的实体书店转型升级样本。作者在实战的基础上撰写本书,以“用户思维”为主线,以操盘实体书店的大量案例为依托,揭秘互联网时代实体书店升级改造的定位、顶层设计、商业模式、业态整合策划与营销、企业文化设计、店堂空间设计、品牌策划与传播、团队建设与培训、文化创意策划与实施等全程策划攻略,以及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书中附有100余幅图片,全方位展示转型升级实践的场景细节,供读者借鉴与思考。

本书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操作性强、颇具参考借鉴价值的实践案例,为中国实体书店的转型提供极具价值的解决方案,是出版发行行业比较专业的实战型经济类图书,也是《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国内第一本有关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的力作。

图片

《莎士比亚书店》

[美] 西尔维亚·毕奇/著

译林出版社

2014年4月版

仙林人文艺术室

I712.65/3-309

《莎士比亚书店》的前世今生——1919年,毕奇在巴黎左岸开了“莎士比亚书店”。1922年,她以莎士比亚书店的名义,为乔伊斯出版了《尤利西斯》,名噪一时。自1933年开始书店多次面临困境。1941年,因德国纳粹军官的威胁,书店关门。1951年,在得到毕奇的授权后,乔治·惠特曼先生在巴黎开了一家书店,取名“莎士比亚书店”。1956年,毕奇小姐写下自传作品《莎士比亚书店》。

 “莎士比亚书店”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书店”之一,也是巴黎的文化地标和全世界独立书店的标杆,至今仍让全世界的爱书人津津乐道。在这本回忆录中,毕奇不仅讲述了书店经营中的欢喜、哀愁、成就、遗憾和与很多知名作家交往中的细节,也讲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里的文化和社会变迁。有人说:“”希尔维亚·碧奇是20世纪2、30年代英美现代文学的保姆,她的莎士比亚书店不仅仅是书店,还是银行、邮局、图书馆和出版社,更是落魄作家的避难所。”海明威、乔伊斯不止一次念叨她的好,作曲家安萨尔也曾住在书店的二楼。作为一个文化切入点,它所折射的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还有巴黎的都市文化,都是非常值得读者深入挖掘的。毕奇时代的莎士比亚书店在今天看来,不仅仅是一个巴黎的文化坐标,也还兼有对文化传承的功用。事实上,作为时代的见证者,《莎士比亚书店》见证了它和它的缔造者毕奇小姐永远的传奇。

图片

《书店寻踪》

韦力/著

中华书局

2018年9月版

仙林人文科学室

G239.23/3-21

作者韦力,是一位收藏家,更喜收藏古书。殿版研究家翁连溪誉其为:“又读又研究”,“是一个藏书家,而且是国内最大的藏书家。”《书店寻踪:国营古旧书店之旅》是韦力所著“芷兰斋书店寻访三部曲”之一,寻访对象是国营古旧书店。

古旧书店在古今中外基本上属于私营,唯独中国有国营的。中国历史上具有悠久传统的私营古旧书店自1952年公私合营之后,纷纷并入各地的国营古旧书店。以国营体制开办的古旧书店,不仅在世界书业史上绝无仅有,而且对历史典籍的保护起到了重大作用。本书开篇就介绍了我国第一家国有古旧书店——中国书店,将这种首创的第一家国营书店记入史册。随后介绍了雄居江南、复用老号的“上海图书公司;离奇经历、特殊分工的“上海旧书店;曾经繁盛、几度迁移的“天津古籍书店”;西北重店、慎入拍场的“西安古旧书店”等13家各具特色的古旧书店。韦力先生以爱书之心、嗜书之癖,走访这些古旧书店,兼以旁搜博采,探讨衰落根由,记录历史痕迹,呈现出世界古旧书流通史上一个独特篇章。

此书可以说是中国古旧书店的脉络图,梳理的不仅是一家家书店,更是对时间流淌的回溯。全书叙沿革,述掌故,近人情,见情怀,文笔质朴,引人入胜。

钟芳玲“书话三部曲”—— 《书店风景》、《书天堂》、《书店传奇》

作者钟芳玲是台湾著名出版人、作家兼访书家,专事写作并任书业顾问,长期于台湾与大陆报刊撰写与书相关的专栏。自称是一个以读书、编书、买书、卖书、藏书、玩书与写书为工作和志趣的女书人。为了体现钟芳玲女士对书店的热爱与完整的学术见解。此处将钟芳玲“书话三部曲“《书店风景》、《书天堂》、《书店传奇》”三本图书合并推荐。

图片

《书店风景》

 钟芳玲/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年4月版

仙林密集书库

G239.1/3-10

1997年出版的第1版《书店风景》是华文世界第一本近距离描绘西方书店的专书。这里介绍的是2009年出版的平装第1版。这本书是作者在二十多年间游走于东西方书业,走访上千家书店所撰写。几经修订,本书早已成为爱书人、藏书家、出版者、书店迷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圣经。作为钟芳玲的成名作,本书共介绍了众多西方知名的地标性书店、主题书店、二手书店与古旧书店,是第一本近距离描绘西方书店的中文专书。新版设计精美,编排独特,作者借此向自己所钟爱的阅读志趣、古董书收藏的爱好致敬,也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感受到纸质书所独有的魅力。时光飞逝,书店或许消失,风景也会改变,但岁月依然会留下痕迹。就让《书店风景》陪着喜爱书(店)的你,留存属于自己的记忆。

图片

《书天堂》

钟芳玲/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年4月版

三牌楼社会科学室G239.1/3-9

本书是作者继《书店风景》之后所书写的另一本“有关书的书”,记录了作者二十多年间步履不停,遨游西方书世界的见闻,仿佛一部为书走天涯的纪录片,表达了一位爱书之人对书与文字的钟情,对书人与书地的礼赞。《书天堂》在书的世界中生动了一个个枯燥的命题,每一个命题在作者的笔下都有了宽泛的触角,且往往以有趣与否作为标准。本次推荐的2014年版本,较之旧版,新增三万多字,更新图片约二百幅,封面与版式全新设计。《书天堂》向读者展示出一个诱人的书的世界,作者所呈现的正是书本、书人与书地构筑的“书天堂”。读罢全书,舒心摒气、凝神思考也好;跃跃欲试,凭空生出想开一家书店的冲动也罢,只要对书怀有深深的热情与偏爱,那么“书天堂”便会为你而敞开。

图片

《书店传奇》

钟芳玲/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年4月版

三牌楼社会科学室G239.1/3-8

《书店传奇》是作者遨游英美书世界的一连串书店奇遇记,也是多年来积累的传奇故事集。在作者的引领下,我们不仅欣赏一幅幅书店风景,进入书天堂,更从中领略到不同的人生况味、趣味与品味。相较于已出版过的《书店风景》、《书天堂》,《书店传奇》延续了前两本书的写作方向,仍以介绍西方世界的古书店为主,同时也记录了作者和这些书店、书人的故事。另外,作者对于书业发展也进行了深入思考,对于数字出版业发展对传统书业的冲击以及未来书业发展做出了回答。本书将带领读者在平凡书店中发现非凡,并再次证明书书店存在的价值所在和珍贵性。 

钟芳玲”书话三部曲”在内容上相辅相成、设计风格上同中有异,全面展现女书人钟芳玲读书、编书、买书、卖书、藏书、玩书与写书的完整心路历程,值得广大读者和藏书者阅读与收藏。

图片

《旅行邂逅文艺范儿》 

《旅游圣经》编辑部/著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7年7月版

仙林人文科学室

三牌楼社会科学室K928.9/3-937.5

“走过悠长悠长的小巷,只为寻访一树带露的丁香;走过姿态典雅的老洋房,只为一睹它唯美的雕像……”这般优美诗意的语句,开启了整本书的“诗和远方”。

此书是《旅行圣经》编辑部派出六位具有文艺气质的女作者,分赴极具文艺范的十座城市,探寻最具文艺性的书店、书屋、书吧所写的一本充满人文情怀的作品。本书共选取了北京、南京、杭州、成都、广州、深圳、厦门、大理、西安十座城市的37家书店:在北京,你可以看到京城极洋气的老书虫书店、极具青春色彩的库布里克书店;在南京,可以看到文化延续、气韵传承的先锋书店;在成都,你可以看见迷失在恢宏的地下藏经阁,方所书屋;在厦门……;在大理……;在西安……..;在无数你邂逅文艺的的路上。

本书无论从书店的装修、书籍的选择、环境的描述、创意商品的推介到书店特色,乃至每家书店的地址都做了详细的记录。相信这些书店定会让你耳目一新,给你文艺而雅致的感受。带上这本书,开启你不一样的旅程吧!

图片
图片

《书店漫游》

[西班牙]豪尔赫·卡里翁/著

侯健、张琼/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年6月版

仙林人文科学室

G239.1/3-18

作者豪尔赫·卡里翁(Jorge Carrión),巴塞罗那庞培法布拉大学人文学博士,在这本精彩、有趣的书中,豪尔赫·卡里翁带领我们探访五大洲的书店,并串联起了从古罗马时代到二十一世纪整个世界的图书贸易史。那是一个炫目的世界,但同时也已迎来了日暮时刻,这幅书籍地图值得我们所有爱书之人一起分享。

在本书中,你不仅可以领略作者介绍的各具特色的书店:危地马拉城的思考者书店、尤利西斯书店、卢森堡书店、书友之家书店、地下书店、迷宫书店等。还会了解到与图书有关系的文学作品和电影:茨威格在《旧书商门德尔》中描写的那个无须查阅清单和目录卡,单凭灵光的头脑和无与伦比的记忆力就能清楚大部分商行存书状况的书商门德尔;1941年,博尔赫斯在《巴别图书馆》描写了一个形似蜂巢的图书馆,并重新讨论将阅读转换为一种诗意的语言;《纸的世界》中,作者皮兰德娄创造了一位读书上瘾的读者,连皮肤都变成了纸的颜色和质地;《窃听风暴》中在书店的拍摄场景;《雨果》和“哈利·波特”小说中的书店等。除此之外,在本书中你会遇见阅读《尤利西斯》的玛丽莲·梦露;你会看到肯·戈夫曼关于巴黎艺术与放浪不羁生活之间关系的论述;你会了解精英阶层的文学与文化魅力和巴里科眼中的野蛮人……

整本书信息量大,耐人回味。作者像私家侦探一样发掘了诸多与书店命运息息相关的作家逸事,这里既有文学评议,又有个性化的文学史。是一本值得精读的好书。

图片

图、文:赵双

编辑:林晓青

初审:钱军

审核:庄国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