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力突围》带给我的工作和学习的思考

 柳兮 2022-07-12 发布于江苏

作者:柳兮

《能力突围》是职场精英兼网红作者焱公子的一部新作。

好几年前,我就从文友口中知道焱公子,在写作圈,他就是一个传奇。

来看一下他的简介:拥有在世界500强企业从业10年经历,在爱立信,华为等公司曾担任中层管理,现为内容商业顾问、资深项目经理人。

不到6个月,个人公众号涨粉10万,头条号涨粉45万,同时成为头条职场领域“头部作者”。

……

他在视频号上曾说过,当初辞职创业,半年亏损100万。后来,他又重整旗鼓,回到家乡创业,才渐渐有了起色。

初入职场,他是新员工中第一个转正的,并且年底获得了“优秀员工”的称号。

第二年,他由助理顾问升级为正式顾问。第三年,他被任命为项目组长,开始带团队。在职场中的佼佼者,辞职创业更有优势。

这本书是他对职场的总结,对工作中的迷茫者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1、高效沟通

2、人际情商

3、自我管理

4、认知迭代

其中我受益最多的是“自我管理”和“认知迭代”的部分。

在“自我管理”这部分,作者说:太敏感的人更容易成功。

书中还讲了一个小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很在意别人看法、敏感又细心的人。她不爱发表见解,不敢大声说话,怕说错了背地里被人说矫情,作。有时候她在想,自己是不是有病,为什么大家都不这样,而她,从小就特别在意这些?

其实她的困扰,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她“太敏感”。她不是矫情,不是玻璃心,不是生病,她只是高度敏感而已。

她的老板安蓝,倾听了她的烦恼之后,得到她同意的情况下,在自己办公室外的空地,简单做了装饰,形成一个小阁间,让她离开大办公室,在这独自办公。

因为距离老板近,她干了不少活,无意中得到很多锻炼的机会,为后来升为老板的助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看完这段,我不得不佩服她的老板安蓝,真是一个体贴的好老板。

我为什么特别关注这一节?因为我也是一个很敏感的人,虽然没达到文中主人公的程度,但跟她很像。

我不喜欢咋咋呼呼,喜欢安静做事。而且一个时间段只能做一件事,如果同时让我做很多事,我的心就静不下来。

从前,有时候看到别人活泼可爱说说笑笑,也有点羡慕,但我不喜欢跟别人敞开心扉,也不喜欢闲话家常,把自己的家事抖个八十遍。当同事八卦明星,谈论自己的老公,以及奢侈品时,我不喜欢聊这些,找不到说辞。

在别人眼里,我凉薄,无趣,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但唯一让我欣慰的是,在老板眼里,我是一个好员工,尽职尽责,执行力强,出门都是夸自己的公司好。

好在我遇到的老板都有格局,对我还不错,这么多年,在职场中也一路挺过来了。

我没进过大公司,也不知道大公司的企业文化。但作为职场人,通过读此书,对敏感者,我想发表一些看法。

敏感的人,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敏感做事,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潜力与优势上,接受自己的感知方式,不为与众不同而丧气,允许别人的不理解,不用强求自己与别人一致,有人欣赏就走走心,无人搭理也别在意。

坚持自我,不活成别人的判断题,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向目标奋进。

在这一节里,我总结了几个很有用的观点:

【1】

人生漫长,学历和能力,是修行路上的一对翅膀。学历是优势,能力是胜势,二者一起煽动,才能更快成长。

不是所有没学历的人都不行,现在拿学历说事很过时了。也不是所有高学历的人都优秀,人生漫长,明天未知,不到结束,胜负仍然未定。

持续学习,不眼高手低,才会越来越好。

眼下,平台越来越多,每个平台都给了素人展示自己的机会,再普通的人,通过平台,都有可能异军突起,再也不存在酒香也怕巷子深。

新形势下,想做就做,不用顾虑太多,不怕怀才不遇,积极学习,与时俱进,总会进步。

【2】

给多少钱,做多少事,是职场误区。

这种逻辑的可怕之处是,它会造成一种自我麻痹和固步自封。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都算数。你的消极倦怠,会阻碍自己进步。你不是在敷衍工作,而是在敷衍自己。

以当前的薪资来衡量付出,看似合理,其实是画地为牢,给自己设限,打断了自己成长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心态一旦养成,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散,会不知不觉形成一种“职场惰性”。

一个聪明的员工,会尝试突破自己,方方面面都做到位。无论有没有人在意,有没有人表扬,你都应该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持续不断给自己增值。

在刚开始工作时,我也曾有这种心理,渐渐发现很空虚。

后来我转变思路,凡事尽心,做了很多工作边缘的事,虽然很累,但很充实,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今天再看到这本书,我更加觉得:你的付出不是为别人,是为自己,一切都是值得的。

【3】

与领导的关系:

永远别证明你比领导行,你比领导能。事实上,能做上级,肯定有过人之处,你的一切小聪明,他都看在眼里。

在小公司,你的上级就是老板,再能干,也不要功高震主,抢了风头。

在大公司,你的上级就是管理人员。尊重领导,好好干活,别太多迫害妄想症,多站在上级的角度问题,多帮上级解决问题。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认知迭代”这一块,作者说:越是成熟的管理者,越只会对下属好。

确实。

管理者的威严,不在于对员工多么严厉,而是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等方方面面,是否让人信服。

一个好的管理者,一定会对自己人好,保持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不是打压员工的积极性。

“走心道别”“不出恶声”这两节里告诉职场人:

在离职时,不要悄无声息地走了,要走心道别。

作者从前在公司时,每一个员工离职,都会发一封“我的最后一天”为主题的邮件。通常是发给熟悉的同事,抄送给所有的管理层,内容多是自己在公司做过的项目,最亮眼的时刻,以及特别感谢的人。

这并非形式主义,而是最后一波“圈粉”和树立人设的机会。

很多人在离职时,觉得人走茶凉,没有必要再联络,其实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的真诚,终会打动和你同频的人,会有人珍惜的。

很多时候,我们不走运,确实碰到了特别渣的公司和老板。若遇到,离开才是正途。不要当场开撕,逢人便说,这是情商低的表现。吐槽前老板,前同事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只会给自己减分。

即使你说的是事实,但你已经传递了负能量。最应该做的,是从内因入手,反思自己。

此书读完,对职场,对生活,又有了更新的认知。

一个成熟的职场人,一定要爱惜自己的羽毛,不被情绪左右,时刻把自己当成一个个人品牌去打造。

想要自由的生活,就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努力,那些看起来傲人的成就,背后都有无数次爆发的改变力在驱动。

往后余生的路,要靠自己走。人生的高光时刻,从来都是亲力亲为。

加油!

作者:柳兮

期刊作者。苏州市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集《阳光暖暖,流年珊珊》,全网上架。第二本书《愿你所得,皆为所期》即将全国发行。

文章多篇发表在《中国审计报》《自学考试报》《劳动午报》《现代家庭报》《知识窗》《南京日报》《金陵晚报》《人民代表报》等,曾被《读者·校园版》等纸媒及公众号转载。
出版小青文美文系列图书合集《十万种乡愁》《星星的眼睛》《我在未来遇见你》《天边》《深深太平洋》《拉着我的手》《把世界放在耳边》《谁说这是白月光》等,文章入选《2020中国年度散文诗》《遇见梦想,遇见美好》等多部。
百家号,头条号等多平台原创加V作者。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