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正在读大一的他,放弃学业,独自到深圳打拼。在一家致力于导航服务的公司工作5年,这期间,去了全国大部分城市 。2013年开始创业,想做一个全国特产总汇。一起创业的伙伴是稷山人,家乡盛产板枣,色艳味美,一见倾心。他有信心做市场最好吃的红枣…… 他有一个很奇怪的姓,补!他有一个更奇怪的名字,补裤子。 他要做传奇—— 她告诉他,匠人和商人的区别 2015年夏季的一天,她和朋友第一次出现在他的办公室,在介绍的时候,因为他的姓,大家开始了轻松愉快的交流。 在那之前,他一直喜欢长发飘飘、小鸟依人的女生,做梦也没想到,这位短发、知性、爽朗、精致的女孩后来会成为他今生的另一伴。 直到有一天,她看到他朋友圈发的生态农产品信息后,给他发来了一连串的追问:“你这红枣和市场上其他红枣比有什么特色?有没有用药水泡过?有没有硫磺熏过?好在哪里?” 这一连串的发问直接把他问回了原始人,他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个商人,把这些东西买进来再卖掉就行了,哪里管它特色和优势。直率的他,想都没想,直接回复道:国家准我卖,你买就好了呗! 发走这句话的时候,他心里想,大不了不做你的生意,干嘛这么较真啊!没想到她真是个较真的主,竟然跟他杠上了。马上发来了近十条消息:你们做生意的怎么能这样?不了解产品也敢卖?食品安全出事的案例还不够多吗?我们国家有匠人精神的企业家不多了!难怪连个奶粉,宝妈们都要买进口的…… 她的话,让他震惊了!如果用匠心去做商人,是不是本身就很牛逼? 在那之前,他一直把自己定位为商人,而不是匠人。商人和匠人的区别是,不仅仅是卖货,还要卖好货,还要卖独具匠心的好货! 寻枣之旅,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次日,他做了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决定——前往山西稷山县寻枣,他也知道,他寻的不仅仅是枣,还有枣的故事,枣的历史。 也就是这一次寻枣之旅,让他知道了稷山是农业始祖后稷的故里,黄河流域更是红枣的发源地。通过百度拼图可以看到,这里地处神奇的北纬35度,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日照充足,气候干燥,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红枣全国唯一的脆皮类口感。 在寻枣的过程中,越了解越着急、越深入越心酸。 由17000多株千年枣树和无数株百年枣树组成的万亩生态枣园,因为枣树没给枣农挣到比种小麦更多的收入,枣农开始打算挖掉枣树种小麦。 他问本地的向导,“是不是因为枣不好?所以推广不开?” 对方却马上从挣不到钱的忧伤中转变过来,眼神中又充满了自豪道:“我们的千年枣树产的枣能不好哩?只是产量有限,还有,也没有办法让所有人都知道。 向导急迫地想证明板枣的好,径直带着他去看电视台采访过的百岁老人,老人年逾百岁,精神抖擞。从老人口中得知,他们村长寿老人都常吃枣。当地有一句口头禅:一日三个枣,健康不会老。 他明白向导想证明什么,也知道他与这片土地的感情。挖枣树,完全仅仅是因为生活所迫啊。好在后来,向导告诉他,因为政府出面阻止,这片千年枣林保住了。 回到宾馆,辗转难眠。整个晚上,千年枣树、古生代土壤、原始生态、历代贡品、会拉丝、脆皮口感红枣、百岁老人、一日三个枣,健康不会老、挖枣树种小麦、生活所迫这些词汇不断从脑海中闪回,前面的词和后面的词对比如此强烈、辣眼。 从那一刻起,他就下定了决心——做枣,只做红枣,做好这片土地的红枣。 为卖好枣,他跟枣树一起成长 从2013年7月开始,补明华每隔1-2个月就从深圳往返山西稷山县一次,从深圳西坐上火车29个小时到西安再转乘4个小时汽车到稷山,最后坐上农村巴士到枣农家。为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从2014年4月起,连续在枣产区待了半年,从松土-施肥-发芽-开花-初果-防虫害-成熟采摘-制干枣都全部经历。 他买了一辆二手的单车,每天往返于枣林和宾馆。从枣树的春芽初萌,到开花结果,再到收果清洗烘干,包装上市,他要经历全部,像亲手呵护自己的孩子成长。 他跟着枣农一起给枣树翻土,施肥,这个小时候没有做过农活的男人,从这时候开始学这些,并且乐此不疲——就像他的一个合作伙伴说的,“你知道我为什么投资你的项目吗?就因为你说到枣子的表情,那眼睛里的光芒,足以打动任何一个有梦想的人。” “我就是想脚踏实地的,种植出好枣,收好枣,卖好枣。”他这样说的时候,仍是两眼放光,“你知道吗,之前,很多枣农为了提高枣子产量,每年不惜给枣树环割。环割后的枣树产量可以增加80%,有的甚至更多!可是,这样环割后长出来的枣子,既没有了原生枣的浓郁的枣味,也失去了千年枣树结出来的枣原有的质感。”他这样说的时候,眼里满是遗憾。“没有办法,我只有帮他们做工作,一次一次的,我对他们说,'你想啊,现在产量上去了,原来值20块一斤的枣子,现在只能卖6块钱一斤了,有的更少,这多出来的枣子,你们一样要收,要洗,要晒,要晾……你们想想,这样环割真的划算吗?’ 说得多了,枣农们就自己算了一笔账,发现他说得有些道理。于是,那片5万亩的枣林,几乎没有枣农再给枣树做环割手术了。“当你看到那些枣树上被割得伤痕累累的时候,我会心疼。如今再走进枣树林,我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感觉。” 于他来说,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有意义的事情,莫过于他带给枣农的标准。在他到稷山之前,那里的枣农对枣子是没有分类的。大小好坏,全部一起打包卖。他对枣子的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个头、饱满度,色泽等,在机器选枣之后,还要进行纯人工分类——正是因为如此的精挑细选,往往从50个里枣里才挑得出来三个枣。 枣农开始时不能理解他对枣子品质的要求,认为他要求得太高了。也不能理解他为什么愿意以高出普通枣子价格两倍的高价收购优质枣子。但当看到他检查红枣时流露出的满足感时,一切都有了答案。 保持初心,做最好的枣 他有很多想法。 他的枣子不是用纸盒子包装的,而是用天然的桦木直接开片而成,枣子食用完毕后,就是一个个性的贮物盒子;为了客户开箱方便,他快递的纸箱是购买了专利的易开箱;他在包装盒上留了空白,是为了将来的定制——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盒子的左上方打上各种各样的问候语或者祝福,也或者是其他个性宣言、照片等。 将来的三个枣的盒子可以直接换枣——达到一定数量的盒子,可以兑换一盒特级枣,而且那特级枣子只为环保人士准备。这不仅仅是一种情怀,还有责任。 他还要在那里建立枣副食品加工,将达不到“三个枣”标准的枣子重新加工枣片、枣泥、枣饮料等等。“那么好的枣,用来做饲料,真的很可惜。这里,就是最差的枣,也比市面上普通的红枣好很多!” “这真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看的枣,也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枣!”他说着,撕开一个枣子给我看,“你看,你看,这丝……” 果然,在撕开的枣肉之间,有数条细细的丝。“这是枣子品质最好的检验,含糖量不够,就不可能拉丝,全世界,也只有这个枣,才可以撕着吃的时候,能看到拉丝;咬着吃的时候,能感受到脆皮的口感。这,是全世界唯一的,和这片千年枣林一样!”他这样说着,我又看到了他眼睛里飞起的神色,那种深情,我看作是爱。 李玉,疗伤系男子。 爱讲故事,爱听故事,更爱有故事的你。 20年职场生涯,亲历无数细节。即将出版《职场前规则》,是职场培训的一手教材,更是献给初涉职场新人的读本——不能让你感动,却可以受益终生。 让职场,一路向上! 30元一本,现在接受预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