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普照之下,人们总会习惯性地向公众展示真善美的一面,受公序良俗和道德法律的约束,众人慎言慎行都是翩翩君子的模样。 近日,又有12家网络平台因为存在涉嫌默许售假、低俗漫画甚至为色情交易引流等现象被集体约谈。约谈部门要求涉事企业强化责任意识,层层把关提高准入标准。2020年下半月,某款音频类APP存在助眠内容挑逗、多名助眠主播诱售低俗色情音视频等问题同样被相关部门约谈。一方面是政府部门以刚性的姿态对互联网涉黄涉非信息的穷追猛打,另一方面是低俗非法信息在管控的边缘肆意生长。一边是互联网视频和音频等视听信息服务迅猛发展,另一边是行业竞品冗余,产品内容趋于同质化趋势明显。2020年,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9亿人,面对着巨大的流量池,部分企业为了追求更好了流量和市场,开始剑走偏锋“另辟蹊径”,将低俗媚俗等软色情搬上银幕,以传播不健康的视频内容、提供不文明的声讯服务作为提高点击率的重要做法。哪怕面临着被约谈,被下架的风险也不在乎,因为低俗、色情才是直播平台最大的流量,没人会真的愿意放弃这块肥肉。而在流量至上的信息生态里,流量有时直接与金钱相挂钩。对于网络直播行业的野蛮增长,民间向来都是瑕不掩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网络监管形同虚设的前几年,依靠生产低俗媚俗的擦边球内容获取第一桶金的做法早已成为潜规则。甚至用“春光荡漾”来形容早些年直播内容都不违和。网络直播的出现似乎让无数青年男女走上快速致富的直通车,他们自己或许都想不到在镜头面前扭动身体的那几下,竟会带来上万的收入。同时对于原始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广大群体来说,低俗网站被404之后,网络直播成为了宣泄性冲动的最直接最便捷的窗口。表现上看似消失殆尽的低俗网站功能,在流量的驱使下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再度扎根下来。后来,网络监管趋严,一对多的直播模式迎来第一个寒冬期,彼时各大直播平台的大主播纷纷因为直播内容涉黄退出屏幕。但是流量这东西啊,伴随着金钱强烈的刺激味道在网络平台的上空徘徊。中国的网民规模实在太多,大大小小的互联网直播企业星罗棋布,而负责监管的人力资源又相当有限。面对着数以亿计的境外IP地址,山高皇帝远,执法部门的侦查和取证有心无力。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一对多的直播模式被抛弃,更为私密更为隐晦的一对一直播模式兴起。与传统的多对一直播模式不同,一对一直播提供更为私密的互动空间。换言之直播和观众在绝对密闭的网络空间中,直播的内容和定价也更直接更露骨。只允许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为产生足以促使用户进行高消费的特殊内容创造了先决条件。人性本恶且复杂,在阳光普照之下,人们总会习惯性地向公众展示真善美的一面,受公序良俗和道德法律的约束,众人慎言慎行都是翩翩君子的模样。但是在那些阳光照不到的阴暗面,被伦理、道德、规制、法律约束的原始欲望才会无所顾忌地释放。一对一直播模式的特殊设计,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释放原始欲望的客观环境。毕竟这事够私密,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生理欲求和私人定制式服务的一拍即合,才是用户进入一对一直播平台的根本动机。一对一直播平台像一个熔炉,主播通过各种带有性暗示的直播内容,在屏幕的另一侧呈现出人类最原始的欲望丛林,各种恋物癖、暴露癖在平台的特殊模式设计和主播们的努力建设闪耀着欲望之光。这部分的流量池是足够庞大,但是在众人分羹之下,上千个直播间的竞争,无异于一场厮杀,谁颜值更高且把虚拟的场景演绎得更加活色生香,谁就能获得更多的流量来源,也意味着能够先人一步分走巨大的蛋糕。通过更加露骨手段维护住金主,主播本人和平台本身均有利可图。对此平台总会选择性惩戒。但凡被约谈,顶多就是将涉事主播封号禁播,祸不及平台本身。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祸不及平台,那么在直播乱相日益泛滥的今天,谁是始作俑者?应该怪那些主播为金钱放弃了羞耻心和尊严吗?追名逐利是人都天性。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在直播行业尤其是一对一的模式里,主播大多都是涉事未深的年轻人。在网络与实现深度融合的今天,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在异化的直播环境里面,我不知道会还能不能保持社交平台最初的功能,仅仅限于聊天,用才艺获得观众的认可与打赏?就算一个人能够保持初心,深耕直播技巧,但看到别人用“另类的才艺展示”就能获得巨额回报时,还会选择独善其身吗?殊不知,他们在进入这一行之时,周遭的环境已经变得如此恶劣。到底应该责怪主播们为利益丧失了底线,还是应该责怪令她们难以独善其身的客观环境?他们到底是乱象的生产者,还是乱象的受害者,抑或二者皆有?那些不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巨大暴利的主播当然应该谴责但是关于平台的主体责任轻也不能轻描淡写一带而带过。如果出现问题仅将主播打入深渊,而平台却逍遥法外,这种整顿力度终究是隔靴挠痒。因为主播可以通过二进宫甚至是加盟新的平台,将低俗模式进行到底。而这背后,跟着一大批燃烧着原始欲望的人。最后说个题外话,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如今的直播行业,无处安放的荷尔蒙一直都在风中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