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在经营和投资方面都很成功,相比于投资,大道的经营思想有很多独特之处,徒弟们运用大道的经营思想,把企业经营的也都很成功。根据对大道的讲话、访谈和答网友问的理解,我试着探究大道经营思想的主要内涵。
1、本分:互信的钥匙,整个企业生态长期高效低成本合作共赢的秘密
这里说的本分,是狭义的本分定义,采用大道早期访谈中的内涵,就是作为任何一个企业和个人,做事情的基本价值观和原则。这里面包括诚信、求责于己、不赚人便宜、不骗消费者等。
这里面有很多换位思考的学问。以商业合作为例,大道举过一个例子,台湾一个元器件供应商,供货的时候考虑到元器件会有一些问题,给了一定的裕量(大约2%),但是供货之后,对于坏的元器件,还是扣了供应商的款。后来大道反思这个事情做的不对,希望给这个供应商补偿,但是后来没有再合作过了。
在对待供应商方面,大道当CEO时规定过压款不能超过60天,不然要付利息。另外,我在网上看到oppo、vivo对于供应商来提供技术支持的员工,都安排宾馆住宿和吃饭的费用。
大道的网易博客上,有人提到李嘉诚的生意经: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大道说他喜欢李嘉诚的生意经。
这个里面的核心是,你希望和什么样的人和企业合作,你就首先成为那样的人。黄峥在接受云九资本的访谈里面,提到长期信任互利关系的价值,是被人低估的。所以在拼多多的本分定义第一条就是诚信,并成为值得信任的人,后面包括尽职尽责、做好该做的事、求责于己、不赚人便宜。主要是从建立信任的角度进行要求。
这方面也可以看一加人力资源部长企业文化培训本分,和黄峥的表述如出一辙,其中举了个例子,oppo当时做小家电电磁炉,配送的免费锅,当时是按行业惯例配送的质量一般的锅,后来考虑到安全性,配送符合欧盟标准的锅,相应成本翻三倍,同时把已发货的一千多万锅全部召回,免费更换新锅。引得了合作伙伴的尊敬,为后续合作打下了更好的基础。
李嘉诚讲答应别人的事情,明知道吃亏也一定要做好。大道早期访谈中,提到曾经为一个承诺赔了1800多万元。都是在强调能够让人长期信任的价值。
当然,大道也提到,本分作为道,是很难学的。我理解大道说的是,本分更多是骨子里的东西,如果站在纯功利的角度去学,的确难于坚持。这里面还是借用巴菲特的换位思考的办法,你愿意和谁合作,把原因找出来,努力让自己也成为那样的人和企业。
2、平常心
关于平常心,大道说和理性有点像。我的理解是确实有点像,汉语里有一些词意思类似,但是内涵有些细微的差别,比如“安静”、“静谧”、“静悄悄”意思差不多,但是还是有细微差别的。平常心,也可以用很多词来注解,“理性”、“冷静思考”、“回到事物本源的心态”、“胸无“大”字”等。
早期,大道在解释平常心的时候,都是说我们的文化中,包含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成分,容易导致人犯错误,讲究实事求是、踏踏实实的干事情,不要相信什么水变成油之类的神话。
平常心为什么在企业经营中重要,其实针对的都是人性中的弱点,就是在什么心态下人容易犯错?孙子兵法里面就讲过让对手犯错的方法,包括诱之以利、怒而挠之、卑而骄之等,讲究将军之道,静以幽,正以治。这里面的静以幽,就是冷静思考,心态不要被扰乱,和平常心类似。
功夫熊猫里面讲“innerpeace”,也是类似的意思:“Your mind is like this water, my friend , when it is agitated ,it becomes difficult to see ,but if you allow it to settle , the answer becomes clear.(人心似水,被扰动时,很难看清,让心静下来,答案就清楚了)”。
大道在谈诺基亚的时候说过,企业有时候犯一个错误就可能是致命的。平常心往往和正确的决策联系在一起。可以谈一些大道的举例。最常举的例子是关于不做代工,沃尔玛的供应商下100万的VCD单子,南方贝尔的巨量电话机订单,都被大道拒绝了。在诱惑利益面前,只有保持平常心,才能冷静的拒绝这种短期的利益,没有经营过企业的人,可能很难理解这种事情。
另外停掉彩电业务、小家电业务包括最近停掉的蓝光DVD业务,都体现平常心下的冷静和决断,沉没成本、过往的成功都不能阻止正确的决策。
3、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正确
do right things, do things right。这句话的原始出处是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企业界,被引用非常多。一般表述而言,经营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把事情做正确;或者领导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把事情做正确。或者方向、战略、决策是做正确的事,细节、战术、执行是把事情做正确。或者效能是做正确的事,效率是把事情做正确。
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如果方向、决策错了,效率再高也不会产生价值。也就是只有道对了,术才能发挥价值,现实中我们也知道,战略决策也不能脱离战术能力而存在。所以两者缺一不可。
俗话说:“本分做人,平常心做事”,本分做人,大家都愿意和本分的人合作,平常心做事,拥有平常心的人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这句俗语是具有深刻道理的。
完整的本分定义用大白话说,就是做好自己该干的事情,平常心就是理性思考什么是自己该干的事情,以及如何做好该干的事情。干不该干的事情就是不本分,不该干的事情就是错误的事情,所以需要stopdoinglist来提醒自己。不该干的事情要么是违背道德的,谁都不应该干;要么是违背理性的,脱离了事情的本质。
本分和平常心属于道的范畴,始终坚持本分平常心的人,长期专注于做好正确的事,比竞争对手少犯很多错误,时间一长,和竞争对手的差距就拉开了,从而在长期竞争中获胜。
4、更健康更长久
健康长久和短视是相对立的,和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是相对立的。大道说这话时流行“要做强先做大”,很多企业奔着世界500“大”去,所以那时候大道就开始特别强调企业健康最重要,不要在乎“大”小,要着眼于脚踏实地。胸无“大”字和胸有大志不是矛盾的,实际上可以说他们是一回事。
心中有长远的大目标,才能在短期利益诱惑面前,保持平常心,做出正确的决策。以更健康更长久的视角,才能超越对短期利润的追求,把更多的资源放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上。
5、消费者导向
消费者导向是相对于技术导向说的,技术是为消费者服务的。科技类企业有时候在工程师主导下,有时候会出现工程师把自认为好的技术强加到产品上,花了成本还影响了客户的体验。大道举过两个内部例子:信息电话和“光盘录像DVD”,工程师们都认为很好,结果消费者不买帐,就是二个失败的例子。外部例子举过摩托罗拉手机,功能是工程师设计的,很不好用,一直到大道更换手机都没改。
做到消费者导向需要很强的能力,了解消费者的功能需求、包装、外观、购买渠道、产品信息获取渠道、价格承受力等,并能够针对性的做好相关的工作,提升用户对产品价值的感知。这就要求企业的研发能力、设计能力、营销能力、销售能力都能与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匹配。产品是否能够差异化满足用户的需求,是有效提升用户对产品价值感知的核心因素。
在市场经济时代,产品过剩。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断扩大,谁更具备消费者导向,离消费者近,谁就更有可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6、差异化
差异化和消费者导向是紧密相关的,差异化就是能够满足消费者想要的且其它厂商还未能满足的东西,高质量的、可持续的差异化就构成了护城河。
大道使用了差异化而没使用创新,也是考虑消费者导向和技术导向的区别,一般讲创新,都是讲技术创新,有时候工程师容易陷入为了创新而创新的技术陷阱。而讲差异化,是针对消费者视角的,就是消费者认为你的产品有差异化,对他的需求满足的更好。没有能力差异化的企业是很难取得长期健康发展的。oppo的蓝光DVD,“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vivo的音乐手机、拍照手机等,都是坚持产品差异化的成功例子。
除了产品差异化之外,生意模式其它环节的差异化也能够带来竞争优势,包括渠道差异化,如oppo、vivo在三四线城市的海量经销商,可口可乐在全球任何地方都能买到等。
7、敢为天下后 后中争先
微软从windows到word,它没有哪个产品是敢为天下先的,但是一旦它发现哪个产品有市场就调以重兵进去,然后把它做成行业第一。
先与后是相对的,暂时的。进入市场有先后之分,这只是竞争的开始,而且在更后面看清对手和市场,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差距,也更容易少走弯路,只要能找到突破口,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快速切入,快速跟进,后来居上。这需要强大的实力,同时也需要时间,需要对的战略也需要对的战术……。只有当你觉得一个行业或产品可以有很长久的发展时,这个做法才有意义。“敢为天下后”里能够“后中争先”大概是个前提,就像下围棋一样,一直落后手是会输棋的。所以,“敢为天下后”里还有一个隐含的意思,就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8、焦点法则: 专注 聚焦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那么20%的事情会带来80%的效益。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而不是有多大的胆量。实际上每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把这有限的资源用到无限的投资方向上去肯定要出问题,有的企业什么都在做,但都没有什么特点,你不知道它到底是干什么的。这种企业的问题也许短期内不会表现出来,但将来很麻烦。必须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即在一个企业中实现焦点化,集中一个行业中最尖端的技术开发出最尖端的产品。企业就那么点能力和规模,不可能再分散资源,我不相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对于每一个企业甚至包括每一个人,他都必须要有很清晰的定位,你才可能有所发展。如果你是漫无目的,很困难。
专注的目的是为了打歼灭战,否则企业就容易陷入消耗战中,一直不能树立在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导致经营的微利和亏损。只有歼灭战,才能保障业务持续健康盈利。
9、足够的最小发展速度: 危机意识 安全意识 风险意识
看到机会,同时看到风险。追求安全的抓住机会,而不是快速的抓住机会。不冒不需要冒的风险,不冒不能承受的风险。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最重要的不是要开得快,而是要安全和准时地到达目的地。“能否按时到达”是由你的计划决定的。如果一段路程以正常时速要开一个小时,而你只留了半小时的计划,那就只能开快车了,增加了风险。事实上,企业每天都在高速公路上飞驰,受到车型、车况、司机的水平、环境等很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安全是第一因素。企业最重要的是生存和发展,不在乎一、两个机会就能“暴发” 起来,那样是不会长远的。
我的原则其实一直都是一样的,就是我不懂不做,我不熟不做,我觉得没风险我才做,这个没风险不是说 100%都没风险,天底下没有这样的事情,所以这种风险它是在我的控制范围之内的。
结语
大道说能够长久经营企业的人对企业的体会实际上都差不多,不信你把马云的东西拿来比较下,你会发现有很多东西其实也挺像的。不过,“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大道的经营理念,看起来简单,但并不容易,包含大道对于企业经营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希望坚持学习、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领悟大道的经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