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州一中,你牛什么牛?

 昵称UbGqKkAE 2022-07-14 发布于甘肃

1900年,八国联军闯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大清帝国的心脏,被戳了个大窟窿,鲜血迸流。

船长慈禧和大副光绪,气得肝疼,决心要变法图强。

创办新式学堂、培养高端人才,成为朝野的共识。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冲下了雪山流进了兰州。

1901年,光绪帝下达了一道诏书:各省要积极创办大学堂。

37岁的政坛新秀杨增新,被任命为筹建甘肃新式学堂的总把手。

他带着王树楠等得力干将,到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取经,顺便在北京物色了英文、俄文、法文、日文老师。

回到兰州,他们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心里点着了一把火。

八字刚有了一撇,甘肃大学堂搁浅了:为了集中资金办京师大学堂,其他地方的大学堂按下暂停键。

不过还好,朝廷堵上了一扇门,又打开了一扇窗:

1902年,甘肃文高等学堂,像颤颤巍巍刚落地的小牛犊,哞哞叫昂起了头。

刘光蒉

陕西咸阳学者刘光蒉,号古愚,成为这所学堂总教习,他是维新派在北方的扛大旗者。

新学堂就像羊圈里跑来了一个骡子,大家当怪物看。

刘古愚设立延宾馆,吸纳高精尖人才,同时展开辩论,破除人们心中之贼。

在兰州畅家巷的一处旧军营,甘肃文高等学堂抽芽破土了。

参差不齐的学生,最小的十六七,最大的四十多。

在这里,他们肩上的担子有八百斤: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革新思想、图存救亡。

学校的课程,也是大观园似的五彩缤纷:文史、地理、外语、数学、理化、教育心理、博物、体操、法制、兵学、机械、图画、万国公法、修身……

学生用6年时间,把各门学科跑一圈,外语也要打通任督二脉:专修一门,再兼修一门。

年近60岁的刘古愚亲自教经学,文学、历史、哲学,他信手拈来任意挥洒,学生们像咂了山花蜜一样服坦。

他提出,一定要学以致用,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给国内教育刮来了一股新鲜的风。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1903年,开山祖师刘古愚撒手归天,大干不足8个月,就出师未捷身先死。

刘尔炘

不惑之年的著名学者刘尔炘,接过了那一把照亮暗夜的熊熊火炬。

他是一名进士,科举红海中的战斗机,做过翰林院编修。

老瓶装新酒,天变人亦变,刘尔炘成为第二代掌门人。

甘肃文高等学堂,迎来了她的群星闪耀时:

刘尔炘讲经学、修身,还不定时教数学;

兰州进士孙尚仁、镇原举人慕寿祺,讲中国历史;

兰州举人史廷琥,专门讲授外国历史;

同盟会员、长沙人易抱一讲地理;

钟世瑞讲英文,双弗讲法文,山西举人、北京同文馆毕业的阎澍恩讲俄文、日文。

日本人梅村次修讲博物,高桥吉造讲理化,岗岛诱讲教育心理学。

在这些黑马的带领下,学生们像一群小马驹,銮铃声响、马蹄翻飞,划破了静悄悄的黎明。

随着学生数量滚雪球,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凸显。高年级的佼佼者,成了小学弟们的代课老师。

大雪纷飞的夜晚,学生们点着清油灯,盘坐在大土炕上,用知识武装头脑,期待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一天。

大家都卯足了劲,热血像那红日光,昂步挺胸大家做栋梁做好汉。

刘尔炘先生,写了一副对联:“我都是黄帝子孙,俯仰乾坤,何堪回首;你看那白种族类,纵横宇宙,能不警心。”

他告诫学生,学之患,莫大乎无用,学之有用者,学之实者也。

他勉励学生,要剔除杂念、忘怀名利,有刚断果决之意、慈祥和厚之心。

这些金子般的话,成为甘肃文高等学堂抹不掉的精神底色。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为我们送来了辛亥革命。

炮火隆隆中,甘肃文高等学堂被干晾在一边,风化成了历史的尘埃。

从这里发射的100多名毕业生,将成为时代浪尖上的弄潮儿。

他们的名字和事迹,两背篼也装不下:

赵元贞

甘肃最早的留美博士、兰州二中奠基人赵元贞

学者王兆麟、张家骙、赵学普;

甘肃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今兰州三中)创办者邓宗;

兰州理工大学的祖师爷牛载坤;

革命先驱张一悟……

第二年,学校又从死灰堆里跳出了一丝火苗,不过名号变了:甘肃全省中学堂。

1913年10月,她又换了个新马甲——甘肃省立第一中学校。

水梓

1914年,省立第一中学迎来了一位优秀校友,叫水梓。

5年前,他以“最优等第一名”从甘肃文高等学堂毕业,保送到京师法政学堂。

如今,这个30岁的后生,回到母校当了老师,谁能料到他会从这里决起而飞。

短短三年,水梓就成为省立一中的新掌门人。

他写了一块匾额弘毅”,从此作为校训流传下来。

1927年,学校既有初中又有高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

1936年,学校改名为“甘肃省立兰州中学”。

1937年,鬼子就进了中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日军战机飞到兰州,炮火声中涌起了蘑菇云,黄土尘雾中,黄河两岸的粼粼屋宇,化成一片瓦砾场。

人们心里的大火燎了眉毛,刀割肺腑,滚油煎肠。

无处安放的青春,支离破碎的书箱,跑到临洮县辛店镇作为避风港。

1942年,学校回到了兰州的老家,重抹碟子重上菜。

1949年8月,解放军挺进兰州,学校被军队接管。

1952年,学校改名为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毫无悬念地挂上了省属重点中学的金招牌。

华遵舜

1954年1965年,在华遵舜校长的带领下,兰州一中实现了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像喂了肥的韭菜,这里的人才割了一茬又是一茬,绿油油非常茂盛。

1960年,学校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捧回了国务院颁发的“红旗奖

1966年6月,暴风骤雨突如其来,学校成了一地鸡毛的烂摊子。

直到十年后,洪水猛兽渐渐地退去,兰州一中才长出了一口气,擦擦冷汗,整整衣衫,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了。

兰州一中,再次迎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1980年,学校成为省教育厅的直属部队,全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1983年3月,兰州一中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兰州一中成为全省率先试水的排头兵。

刘鸿勋校长高高地举起了大旗,领着师生大踏步走向远方。

兰州一中的高考录取率,连续冒过90%,在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中,抱回了一摞摞奖杯。

右一为宋伯言

1989年,宋伯言接任兰州一中校长1992年,学校高考升学率达到95.5%,黄金时代来了。

1999年,兰州一中进入全国名校俱乐部,和100多所重点中学加上了好友。

2007,她又摘得了一块新牌子——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说实话,牌子再多,也只能拿来装潢门面。

只有那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才是我们应该铭记的丰碑。

除了那些令人肃然起立的老校长、好老师,兰州一中的优秀校友如满天星斗:

水天同

英语教育家水天同、俄语教授水天明、艺术评论家水天中;

名医父子裴慎、裴正学,画家杨国光,民俗学家柯杨,诗人叶舟,主持人裴新华,导演郭霁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北京大学教授魏庆鼎,化学家王小如,统计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寇星昌……

恢复高考后的30多年,兰州一中培养出14名全省文理科状元。

百年弹指一挥间,弘毅院静静地蹲在那里,定格了历史深处的美丽与哀愁,黯淡与辉煌。

你已经看了这么长的时间,但你从来不发言。

那些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的年轻人,你是否还记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