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高温下的焦虑

 颍河东流 2022-07-14 发布于河南

                    高温下的焦虑

                             文:唐卡

      连日来,疫情下的上海,持续的高温,犹如火上浇油,烤焦了多少人的心绪。

   如果说40度的高温,煎烤着人们的耐力,那么,每天增加的感染病例,则让人们烦躁不堪。

   每天上下班的路上,从外面的蒸笼步入地铁里的冰窖;又从冰窖走入蒸笼,一热一冷,一冷一热,冰火两重天,验证着身体的极限。

   过了数字哨兵,又是场所码,接着侧体温、查抗原,一关又一关,磨炼着每一个的耐心。

    医疗专家不是说高温能杀死新冠病毒吗?为何40度的高温仍不能将病毒杀死,让病毒依然在上海肆意横行?

    截至今天,上海几十个中风险地区,像几十个紧箍咒,紧紧套在风险区人们的头上,让人们动弹不得。

    高温,疫情,交织在一起,热浪中透着焦虑,焦虑中耐着高温,于是乎,一句话让人火冒三丈;擦身而过让人大打出手;查验中一脚踢到数字哨兵……

   几个保安朋友大倒苦水,人们这是咋了?都像吃了枪药似的,低姿态的服务仍换不来人们的理解,文明值勤也无法荡去人们的怨言,受气、看低、冷漠的眼神,无不考验着值勤者的忍耐力。

   大自然的高温,几天就会过去,而疫情的煎熬,才是不知结果的等待,小区里的大白,手拿喇叭吆喝着,23号楼的居民赶快下楼做核酸喽……    

     “天天做核酸,鼻子、喉咙都捅破了,到底捅到啥时候?”    几位居民边走边发牢骚。

    “我今天都做了三次抗原了,进去还要做,来吧,做,做,做,反正麻木了,做吧!”   这位访客无奈地说道。

   每天上班前的查验工作,是我胆战心惊的难熬时间,生怕惹毛了哪位大爷姑奶奶,哒哒哒来一梭子弹,给个透心凉。

    上下班的路上,小心翼翼,不敢说话,别中了某些人吃了枪药的子弹。

    高温、疫情下的魔都,让我学会了沉默,品味着忍耐的滋味,我不知道,当某一天,这个气球达到极限,会不会嗵地一声爆炸。

    我不敢保证,你敢保证吗?他敢保证吗?魔都敢保证吗?

     不知道!

                   (图:荷仙子)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