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六二)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心中风

 火帝养生_WSH 2022-07-14 发布于云南

【原文】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

心中风,就是风跑到心脏上去了。心本身是火,风来吹火,火会更旺。

“翕翕发热”。'翕翕’就是心脏持续性的活动,产生的燥热。

“不能起”就是上焦有热。正常的心火是下移到小肠。风来吹,火就往上走,火越来越大,就会造成不能起。

“心中饥,食即呕吐”心中讲的就是胃,胃里面感觉到饿。但是,一吃进去就会吐出来。这是为什么?

正常的人,心火往下走,经过胃,火在胃中才能够煮熟食物,火进入到小肠以后,才能把胃送来的熟食在小肠里才能消化。现在火下不来,一直往上面走,吃东西下去就吐。可是胃里面又感觉到很饿,因为胃火还在烧,但是,火没有办法到小肠,这就是心中风。

这种症状呢,我们可以用防己黄芪汤来进行治疗,也就是说心中风就是防己黄芪汤证,胃里面感觉到饿,一吃东西就吐。上焦很燥热。

如果是治疗皮肤表面的风,我们就用桂枝麻黄,如果在胸腔、在心脏位置的风,我们要用防己黄耆汤。防己、黄耆非常好用,能够把心脏的中风去掉,就是胸阳的风去掉。

病家的胃本来不是蠕动很快,现在被蠕动起来于是感觉到饿,其实是因为心阳引起的热,不是真正有胃口。食入则吐,表示他胃里面有宿食在里面,这时候我们用甘草大黄把它清出来,后面还会再介绍大黄甘草汤,专门治疗因为宿食而造成食入即吐的现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