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观近鉴宋朝人•276·学识渊博却因制定祭天礼仪被非议:扈蒙

 文石斋 2022-07-15 发布于河北

远观近鉴宋朝人·276·学识渊博却因制定祭天礼仪被非议:扈蒙

扈蒙(915-986),字日用,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市安次区)人。《宋史·卷二百六十九·列传第二十八》有传。

本传记,扈蒙的曾祖父扈洋曾任涿州(治今河北涿州)“别驾”,祖父扈智周任卢龙军(治今北京)“节度推官”,父亲扈曾曾任皇帝侍卫“内园使”。

扈蒙少年时就能写文章,后晋天福年间(936-943)考中进士,后汉朝任鄠县(陕西西安鄠邑区)“主簿”。后汉乾祐元年(948)三月,永兴军(治今陕西西安)节度使赵思绾叛乱,朝廷派大将郭从义征讨赵思绾。州县官员都穿着军装给郭从义率领的部队运送后勤物资,只有扈蒙穿戴文官官服,举止舒缓,郭从义看了颇为惊讶。转运使李榖对郭从义说:“扈蒙文学名流,不熟习行政事务。”郭从义没有再追究扈蒙。

后周广顺年间(951-953),扈蒙跟随归德军(治宋州,今河南商丘)节度使赵晖赴任,任类似今之机要秘书的“掌书记”,后受召入朝,以“右拾遗”官职任史馆官员“直史馆”、皇帝的文字秘书“知制诰”。扈蒙的叔伯弟弟扈载时任翰林学士,兄弟一同职掌为皇帝起草文件的“内外制”(翰林学士为“内制”,知制诰为“外制”),时号“二扈”。

宋朝建立之初,扈蒙由中书舍人升任翰林学士,因为向“同年”仇华请托事情,被贬为“太子左赞善大夫”,稍稍升迁为“左补阙”,实任大名府(治今河北大名)征收市场税款的官员。

宋太祖乾德六年(967),扈蒙复任知制诰,兼任“史馆修撰”。开宝五年(972),任科考主考官“知贡举”。六年四月,受诏与李穆等同修《五代史》,详定《古今本草》。

七年,扈蒙上书宋太祖,请求委派宰相、参知政事每月轮值记录皇帝的诏书、言行、重要政事,以备史官修史之用。宋太祖“从之”,当即任命参知政事卢多逊主管其事。

九年正月,宋太祖在“乾元殿”接受众臣、降王朝拜,仪式宏大隆重,扈蒙写了《圣功颂》献给宋太祖,记述宋太祖受后周禅让、平一天下之功,用词美好绮丽,宋太祖下诏褒奖了他。但扈蒙受奖,却招来卢多逊的厌恶,被赶出朝堂,出任江陵府(治今湖北荆州)知府。

当年十月,宋太祖去世,宋太宗继位,将扈蒙召回,任中书舍人,不久复任翰林学士,与李昉同修《太祖实录》。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亲征北汉,扈蒙跟随,回朝后转任扈蒙官职为“户部侍郎”,加升实职翰林院副长官“翰林承旨”。

雍熙三年(986),扈蒙患病,以“工部尚书”官职退休,不久去世,享年72岁。朝廷赠予他“右仆射”荣誉职衔。

本传最后记,宋初自张昭、窦仪去世,国家法令、制度、礼仪,多数由扈蒙修定。起初宋太祖接受后周恭帝的“禅让”,追尊祖宗,为四代祖宗建立庙室,到京城开封南郊举行祭天大典,以宋太祖的父亲“宣祖”赵弘殷配享天帝,接受祭祀,就是扈蒙的创意。但当宋太宗即位,负责制定礼仪的“礼官”认为赵弘殷“虽有帝父之尊,而无预配天之祭”,所以宋太宗在太平兴国三年、六年举行祭天大典,都改以宋太祖“配享”天帝。太平兴国九年(984),宋太宗接受部分百姓、官员的建议,准备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扈蒙建议:“尊崇父亲莫大于配天,请以宣祖配天。”宋太宗接受,决定从雍熙元年(984)按扈蒙的建议施行。但这一做法遭到有见识的人的非议。

扈蒙性情深沉稳重,不说人是非,喜好佛教经典,不喜欢杀生,官员都称他为“善人”,但有爱笑的疾病,虽然在皇帝面前也不能自行止住;多有著述,有《鳌山集》20卷传行世间。

《宋史》传后之“论”说,扈蒙学识渊博,恭谨宽厚,继窦仪之后裁定礼仪制度,惜乎在宋太宗举行祭天大典的时候建议用赵弘殷替代宋太祖配享天帝,被有见识的人非议、否定。

今天的人们对扈蒙因建议用宋太祖、太宗的父亲赵弘殷替代宋太祖配享天帝受到“有见识的人”的非议可能不理解:赵弘殷是宋太祖、太宗的父亲,让他与天帝一起接受后人的祭祀,不是古人“以孝治国”的理念吗?但在当时的人看来,宋朝由宋太祖建立,宋太祖是开国之君,在宋朝,只有宋太祖才有资格陪着天帝接受后人的祭祀。

古人云:“国之大事,惟祀与戎”,称得上国家大事的,只有祭祀和战争,所以古人对祭祀、对祭祀的礼仪非常注重、讲究,历朝历代都对祭祀之事屡有争论,甚至引发政治斗争,《宋史》所记这种争论就很多,且所争之事都很琐细。扈蒙因制定祭祀礼仪只是遭到“有识者”的非议、否定,算是幸运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