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藏书

 星河岁月 2022-07-15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店主是一对看上去大概七十多岁的老夫妻,进来的顾客没有像我一样在书架上找书的,都直接问店主有没有什么书。不一会老板就在众多书架上找出了顾客要的书,两方开始协商价格。老板很得意的说:“这书有六十多年了,你看里面和新的一样,我看的时候特别注意卫生,所以保存的特别好。”最后,顾客还是嫌贵,急匆匆的走出了书店。

图片
图片

店里除了旧书还有一些笔墨画。我问老先生,年轻的时候是做什么的,他老伴儿笑着告诉我“是建筑师”。我笑笑好奇的问这些书都是他收藏的吗?老先生笑而不语的点头,我特别羡慕的问他:“那你都看过了啊?”老先生突然惊奇的说:“那怎么可能?”我一下子就没电了,拍了几张照片谢过店主之后就出来了。

出来后不禁唏嘘,拥有那么多的书,可是却没有看尽,好令人惋惜,那些书可能被收藏起来的时候还没有被人翻阅过,更令人惋惜,哎,那么藏书的意义何在?仅是为了日后的升值出售?

图片

在我看来,书是用来享受的,阅读起来的时候会有很强烈的代入感或者很强烈的共鸣,有的书拿起来就放不下,有的书会让人觉得相逢恨晚。闲暇而宁静的时光,开着窗,吹着风,沏一壶花茶,洗一碗小樱桃,身穿柔软的睡衣,坐在床边桌前看书,真是惬意极啦~一打开书,好像又走进了书里的世界,有的书看的时候还要分时间分心情,比如失恋的时候不能看《茨威格》和《少年维特之烦恼》看完容易哭,凌乱的时候可以看《瓦尔登湖》和卢梭一起垂钓散落满湖的星光。而书也像菜一样有咸淡,看喜好,分口味。比如我读《挪威的森林》就觉得像吃了没放盐的菜,索然无味。比如我看不下去《契诃夫》就像我吃芹菜过敏一样。不过我认为,人一定要勇于尝试,尝试了才会知道什么书才是适合自己的,尝试未知事物是了解自己的一个必要过程。

我收到的第一本书还是不识字的时候,爸爸出差买给我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据妈妈回忆,我老是拿着书让她念给我听,后来只要爸爸出门都会买书给我,他自己看完再给我看,爸爸还告诉我哪个很厉害的朋友坐车的时候还会看书。家长的引导很重要,请注意是引导,不是直接帮着决策,我想买什么书,我爸爸妈妈都会给出他们的建议,然后不论我做什么选择他们都支持我。后来上了初中,有一年的生日礼物就是阿姨送给我的借书证,如果你有孩子,建议你当着孩子面看书,很有效果的。而书的作用不是一天两天能显现出来的,任何积累性的事物都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总是要有人带你去发现一个美好的世界,进而才能构造出自己内心的世界 。

而至于藏书,我的想法是,以后看书一定要善待书本,把每一本书都保留起来。并不是为了升值出售,而是为了留给我的小孙子孙女儿们,而且,每一本书都一定是我看过,还要标明看的时间段,试想以后我老了带着老花镜坐在摇椅上,小孙子小孙女趴在我的腿上,拿着我的藏书,问我:“奶奶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呀?”我还可以推推镜框仔细的念出书名,告诉他们这是我在多大的时候看过的书,讲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而当时的我又经历着怎样的生活……哈哈,我一定会成为非常受欢迎的老太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