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实散文中篇连载|张恩岱:穿越贫穷的隧道——追忆“六一”屯五十六载奋斗历程(6)

 视觉作家李承骏 2022-07-15 发布于广西

纪实散文

穿越贫穷的隧道(6)

——追忆“六一”屯五十六载奋斗历程

@张恩岱

续上(五)

五、穿越贫穷的隧道

我们往回走,在将走到通往村里的“叔羽隧道”时,原队干潘世才指着右手边的山岗上说:“你看这边的山坡和这个山岗——“叔羽岗”,在“叔羽隧道”还没有开通之前,这是我们村来到叔羽洞这片地劳动所必经之路。已经二十多年没有人走,现在树木多了,草长高了。已经看不到路的存在。”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极力地用眼在那个方向搜寻,想在那山坡上探寻出那时候从坡底走往那个山岗的可行途径。不管怎么努力,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在浪费心机。

“别费眼神了。不要说没有走过那条路的你,就是曾经走过无数次、磨破过多少双鞋子的我,现在也很难再寻找或者想象得到那条路径的'行迹’来。其实,所谓的'路’,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原先洞宁农场耕种叔羽地,他们是从洞宁那边的山口走进来的。我们“六一”人如果要走那边的山口进来,就得要拐一个很大的弯路才能才行。为了走近“路”,老人们选择从村里那边山爬上这个山岗后,再从山岗走下来。这样,一个跟着一个走,也就才有所谓的'路’的存在。'叔羽岗’这个名称,也是我们'六一’自己习惯上叫出来的名称。”张光烈同学见我抬头看了很久,饶有兴趣地对我说。

从他的话语里,我才猜测和想象到,这条所谓的“路”,其实是没有任何人“开辟”过。是人在石岩间选择能走、能爬的地方予以前行。所以,那路弯来绕去,爬上爬下,崎岖难行是可想而知。

这时,那几个老乡又把故事说开。

“叔羽隧道”还没有开通之前,他们到叔羽劳动,就要翻过“叔羽岗”。尽管没有他们之前所居住的“三村六屯”——老地方原有的任何一个地方的山高、坡陡,没有之前那么难走,那么的难爬。爬山,是他们的“老行业”——爬山,走山路,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可是,那到底是石山路,还要肩挑背扛的,那就很艰辛。从村里,来到叔羽地,爬上到山岗,再下,得要用四十多分钟,耕地在弄子的两头,那就不止这个时间。挑东西的话,就走得更慢。

爬那么一个山岗,本来能挑得100或120斤重的汉子,就只能挑80或90斤;一天只能往返三次,最多是四次的来回,到了晚上,人就已经累得趴倒。工作程度重,工作量大,可是,工作效果却很小。但是,没有办法,地方就是那么个地方,环境就是那么个环境。你有再大的能耐与本事,都改变不了。那时候,每爬上“叔羽岗”时,大伙叹惜最多的是“我是女孩儿,我绝不会守住那样一个山岗”、“看到这样一个山岗,哪个女孩还愿意嫁'六一’郎?”“嫁进'六一’的女孩,看到要爬这样的山岗也要跑”等话,或者相互间在闲聊时,总用这样的话加以自嘲或互嘲。

在村里,现在40岁以下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爬“叔羽岗”的辛苦,更没有经历过肩挑背扛爬“叔羽岗”的经历。

“该讲一讲这个洞——'叔羽隧道’的故事了吧?”原队干潘世才见我有点迫不及待,先是用手指着大伙刚走进“隧洞”的左手边说:“你看到没有?开通这个'隧洞’,是得益于这个自然岩洞。”我又将目光往左边观看,只见'隧洞’的左侧因一块自然往上高上去数米的石板,使得'隧洞’的左侧有一个往再左宽进七、八米、往前深进约二十多米的自然岩洞。紧接着他又把故事扯开。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时还没有把田地分到户,还是集体一起劳动,执行记工分。在做工时,一般来说,都是男人有男的工种,女人有女人的工种。我们男的在做工时,有些人有一起抽烟的习惯。抽烟的点燃烟后,得就地坐下来,把烟吸完才又开始做工。有一次,有个人边抽烟边指着眼前的山岗说:“要是没有这个山岗,我们队来这地做工,那就轻松多了。”尽管他说这话,那是“异想天开”的事情,但是,一大帮人,还是因此争论开来。各自说出很多的设想。说归说,也没有人把它当一回事。然而,那时还年轻的卢明远就把它记在心里。

到了1982、83年,农村实行分田地到户。

田地分到户,人做工,自主权也大。有些户,劳动力多,干的农活轻松多了,有些人,干完农活,那时候还不像现在那样,农闲时可以到外面找工做或说打工。那时的形势,还没有这个条件。

卢明远的地靠近这地方,水沟里的水就往山脚的一个小洞里流,然后,从洞里泄往山的那一边。有一天,他在地里做完农活后,就在那地方转,在这块从下往上有点裂开的石头爬上爬下。好像是发现了什么或者要寻找什么。这也是后来那耕地与他相近的老人事后说的。

过了一段日子,他到地里劳动,还带上一个手电筒。做完工,又爬上去,从那块石的裂缝钻下去。

之后,潘世才说着又带我退出到洞口,指着离地面约有七、八米高的隧道的上方尚未被暴破掉的那块岩石仍遗留有裂开的石块口子对我说:“就是从这个地方爬下去”。

“就他一个人?”我惊住了,张大嘴巴,不禁地问。

“就他一个人。别怕。山里人,什么都不会,但是,像爬树、探洞、钻石缝,攀悬崖的那点本事,还是有的。从来都如此,没有谁去做那些事前,就有事先要告诉别人的先例。更何况当时他才是二十多三十岁的小伙子。有着'初生之犊’的勇气。”潘世才轻描淡写地说着。

他钻下去后,见几块石头间,都有一些缝,人可以钻过去,可以再往深处钻。可是,因手电筒光线在洞里不够亮,太暗,他不敢再往里钻。这是他后来告诉别人的。(六)

(未完待续)

【主持人语】张老师这一部关于一个村庄的纪实,窃以为可以给更多的村庄打样,让每一个村庄的人们都重视自己生长的地方,拿起笔来,把这个村庄的过去和现在记录下来,让更多人走近村庄,了解村庄,留住村庄。(李承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