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句容县志

 苏平书易助人 2022-07-16 发布于江苏

第五章  粮食生产 

第一节  水稻生产 

    水稻生产历史悠久,是境内粮食生产、生活自给和提供商品粮的大宗。虽几经曲折,产量仍逐步上升。1949年水稻面积47.38万亩,亩产105.5公斤;1956年种植水稻69.01万亩,亩产187.5公斤;1976年水稻复种面积81.82万亩,亩产253公斤;1985年面积52.28万亩,亩产482公斤。 

一、品  种 

    建国前水稻品种:籼稻有六十子、小登科、野稻、黑稻、帽子头、大尖科、洋籼、乌子籼等:糯稻有早糯稻、晚香糯等。建国后水稻品种不断向高产和优质方向更新。据不完全统计,1950~1985年种植品种有144个,其中早稻34个,中稻56个,晚稻(含后作稻)41个,糯稻13个。 

    早稻  50年代初,早稻以六十子为主;50年代中期引进早沙粳(有芒早沙粳和无芒早沙粳),一度为当家品种。该品种需肥较多,虫害较重,60年代初逐步淘汰;70年代引进矮南早一号、二九青、原丰早、矮南早39、广陆矮4号、二九南一号、二九南二号、二九六一、中杆早、二幅早等。1971~1975年以早熟品种矮南早一号当家,1973年种植面积达19.3万亩,占早稻面积的80.5%;1972年引进二九青,该品种青秀抗病,1976年栽种面积达17.09万亩,占早稻面积60.3%;1971年引进迟熟早籼广陆矮4号,是三熟制早稻的主要品种及两熟制早稻的搭配品种,1977年栽种面积5.17万亩,占“双三熟”面积20.1%,1980年引进籼稻庆莲16,种植1238亩。郭庄乡百丈大队丰产方100.6亩,亩产获492.2公斤,1981年又连片种植104.54亩,平均亩产达517.7公斤,受到省政府奖励。(1981年后,早稻面积锐减,至1983年,全县共种早稻1.98万亩,其中原丰早面积1.69万亩。) 

    中稻  50年代初,中稻以小登科、小籽籼、帽子头、黄瓜籼、抛粒齐、齐头白、牛毛黄为主。50年代中期引进中农4号、胜利籼。1954年引进中粳稻黄壳早廿日(又名大白粳),因米质较好,产量较高,1958年以黄壳早廿日为主的粳稻面积达35.23万亩,后因螟害严重,需肥较多,60年代逐步淘汰。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籼主要品种有“399”、南京稻(南京1号、2号、6号)、珍珠矮和粳稻农垦44、农垦46、农垦47、桂花球等。1965年种南京稻26万亩,占中稻面积的79.9%。1970年引进南京11号,米质较好,蛋白质含量和出米率较高,1974年全面推广种植,平均亩产300~350公斤,至70年代末一直为县内当家品种。1976年引进广二矮3号试种6000亩,表现熟期早,较抗白叶枯病,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稻搭配品种。1979年发展杂交水稻后,常规中稻面积锐减,IR系统、BG系统中籼、盐粳2号逐步取代了南京稻。至1985年,县内中稻有南京11号0.83万亩,盐粳2号12.56万亩。籼型杂交水稻有汕优2号13.66万亩,汕优6号1.87万亩,汕优63号0.63万亩。 

    
晚稻  50年代丘岗地区以种江西晚、小红稻为主,亩产150公斤左右。1956年引进晚粳老来青和银粳,共种18万亩,亩产250公斤左右。由于银粳集中种在圩区,因内涝减产,只栽一年即被淘汰。60年代初,平原圩区和土肥较好的冲田以种老来青为主。1963年至1969年推广种植高产品种农垦58、苏稻1号,这两个品种,耐肥抗倒,米质好,较稳产。1970年农垦58号种34万亩,占晚稻面积87.9%,该品种在县内种植时间长达10余年,增产效果明显,至1973年仍为当家品种。1972~1978年品种有桂花糯、矮落、苏稻2号、徒稻2号等。桂花糯穗大、米质好、熟期早,1980年栽种6万亩。1980年后晚稻主要品种是607、紫金糯,其它为青林9号、筑紫晴。 

    
后作稻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后作稻以农垦58为主;70年代中后期以武农早、沪选19为主,搭配京引15号;80年代初以武农早为主,搭配品种有南粳34、桂花糯、花寒早、盐粳2号、旗粳52,少数秧田套栽杂交水稻。 

    
糯稻  60年代糯稻有黄壳糯、白壳糯、猴子糯;70年代有京引56、泰山糯、武糯、双城糯。1985年有少量香血糯。 

二、浸种催芽 

    建国前,多数地方是将稻种装入草包内用草绳捆紧放在塘内浸种2~3天。1951年推广晒种、泥(盐)水选种,将种子用清水淘洗后再用大缸等物具浸种。1955年为防水稻白叶枯病,推广石灰水浸种。60年代改用赛力散或西力生浸种。70年代再次提倡石灰水浸种。1975年防水稻白叶枯病推广新农药敌枯双浸种。1983年单晚粳、糯稻用线菌清浸种。1985年为防盐粳2号和607中晚粳稻干尖线虫病推广用巴丹浸种。早稻一般浸种3~4天,中稻3天,晚稻1~2天。 

    
传统的催芽方法是用蒲包、草包、稻箩、窝褶催芽,或用漏水挟泥盆、掼稻盆,在底层垫稻草、绿肥(青草),中层放稻种,上面盖草进行催芽,或置于牛房、灶前催芽。1958年推广温水浸种催芽;1959年试用室内陆窖、升温催芽;1970年推广室外地窖套尼龙薄膜催芽;1978年早稻推广温室蒸汽催芽;1980年后,农户多用尼龙薄膜或青草覆盖种子,在灶前或户外向阳处催芽。 

三、培育壮秧 

    境内传统的育秧方式为水育秧。秧田于耕耖整平后踏脚印为“沟”,形成秧板。一般当天做秧田,当天落谷。秧田与大田的比例一般为1比20~25,秧田亩播量200~250公斤,多的达400公斤。1951年推广合式秧田,提倡开沟做秧板,一般播量150公斤。1956年推广“落谷稀”培育壮秧,至60年代播量降至70~100公斤。70年代发展“双、三熟”制,育秧方式多样化,广泛兴起场地育旱秧、尼龙保温育秧、草帘覆盖育秧。双三熟面积大的生产队还采用两段育秧。早稻多用旱育秧,小苗铲秧带土移栽。秧田亩播量:双熟制早稻冬闲田、绿肥茬口为350公斤;早三熟制油菜或大元麦茬口为125~150公斤;迟三熟制早小麦或绿肥(红花草)留种田75~100公斤;后季稻秧田亩播量一般为40~50公斤。做秧田逐步形成“翻土晒垡,开沟干整,施足基肥,粗拉整平,上水验平,碳铵底施、精做秧板、浇厚泥浆、落谷塌谷、盖营养土”等10道工序。70年代中期,经过不断总结经验,育秧水平进一步提高。1977年3月22日县革委会特请全国劳动模范陈永康到郭庄公社百丈大队第12生产队秧田作落谷表演,并组织各公社领导干部和农技员现场参观,回乡后做育秧样板开展评比活动。1978年县内有16个公社33个生产队建造温室,早稻采用温室无土育秧,共栽大田524.6亩。1979年全县共建温室405个,栽大田2000余亩。天王公社前进大队许家生产队早稻40亩温室秧移栽,平均亩产493公斤,其中11亩原丰早亩产高达535公斤。1982年石狮公社农技站以平桥大队为基点,示范推广“稀播壮秧少本栽”,早稻秧田播量40公斤,单季稻35公斤,后季稻40公斤,秧苗素质明显提高,且省种增产,翌年全公社推开,水稻平均亩产由上年391.5公斤,提高到435公斤,增长了11.1%。1983年郭庄、石狮、环城、陈武、白兔5个乡有5户农民后季稻试验旱播小苗条寄育秧,苗床、寄秧田和大田比例1∶9∶40,共栽大田4.86亩,平均亩产377.7公斤,比常规育秧每亩增产稻谷34.4公斤。后因双季稻面积调减,寄秧又比较花工,未能推广。同年东昌乡东昌7队学习苏北宿迁县生物能育秧经验,建造温室一座,在县内第一次进行生物能育秧试验,由于酿热材料缺乏,成本也较高,未能推广应用。1980年后县内单季稻普遍采用湿润育秧,秧田干作水育。 

四、移栽密度 

    境内水稻传统的移栽密度是“横七(寸)竖八(寸)”、或“横八竖八”,农民栽秧习惯栽大棵把。亩栽1万穴左右。建国后,一直把“合理密植”作为水稻增产主要措施,基本上年年召开移栽现场会。1952年推广小株方形密植,中籼稻移栽株行距提倡5× 5(寸),每亩栽2.4万穴。1956年推广早稻株行距4×5(寸),亩栽2.8~3万穴,基本苗23~30万;中籼6×6(寸),亩栽1.6~1.8万穴,基本苗10~12万。1958年,由于一些田块移栽过密,反造成部分田减收。1965年全县对移栽密度进行调查,中籼平均1.73万穴,中粳2万穴左右,晚稻2~2.4万穴。70年代末,县内两熟制早稻株行距3×5(寸),亩栽3.5~4万穴,基本苗24~28万;三熟制早稻株行距3×4.5(寸),亩栽4.5万穴,基本苗32~35万;后作稻株行距4×5(寸),亩栽3万穴,基本苗20~25万;常规中稻株行距3×5(寸),或3.5× 5(寸),亩栽3.4~4万穴,基本苗17~20万;杂交水稻株行距6× 6(寸)或5×7(寸),亩栽1.6~1.8万穴,基本苗(含分蘖)6~7万。进入80年代,提倡“因种栽培”,杂交水稻推广“增穴增苗”,单季稻推广“增穴减苗”。1985年县内主要品种亩栽密度为:杂交稻1.72万穴,基本苗6.38万;中籼BG系统1.77万穴,基本苗6.02万,盐粳2号2.62万穴,基本苗10.66万;晚粳“607”2.16万穴,基本苗10.1万;紫金糯2.55万穴,基本苗11.21万。水稻栽秧时通常是由一名能手先栽,放好头趟,(一趟6行),其他人依次跟趟接栽。50年代中期推广带尺拉绳栽秧,一直沿用至今。 

五、肥料使用 

    50年代初,稻田肥料多用猪牛粪、白塘泥、人粪、红花草或青草作基肥,用水粪或少量豆饼作蘖肥,水稻生长中后期一般不施肥料。距村较远的田缺肥就白田栽秧。随着高产品种的推广,施肥品种和施肥技术逐步改进。50年代中后期推广硫酸铵(俗名肥田粉)作追肥。60年代中期单季晚稻推广陈永康“三黑三黄”看苗施肥经验,中粳稻推广“两黑两黄”看苗施肥经验,水稻生长中期施用长粗肥和穗肥。1964年县聘请武进县老农多人到各公社传授沤制草塘泥技术,开展田头挖凼,用塘泥,加红花草或青草、稻草、猪粪沤制草塘泥作水稻基肥,每亩用量80~100担。据1979年统计,全县共沤制稻草823.5万公斤,施用草塘泥面积8.6万亩。1965年从浙江省引进绿萍,70年代推广稻田放萍,1972年单季稻推广倒萍作基肥,是年倒萍面积11.2万亩,每亩倒萍量约1500公斤。1973年早、中、晚稻共放萍14.4万亩,倒萍栽秧9.8万亩。郭庄公社百丈大队千亩晚稻用绿萍作基肥,每亩增产稻谷约80公斤。稻田放萍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至80年代因分户经营,布局安排困难,放萍逐步停止。1972年全县早稻发生僵苗6.5万亩,行香公社俞巷大队亲家塘生产队、石狮公社姚徐大队、亭子公社武歧大队第5生产队用磷肥作基肥和追肥,防治僵苗效果甚好,很快推广到全县。此后磷肥和碳铵并列为水稻主要基肥。70年代改进化肥使用方法,将碳铵面施改作耖口肥深施,并推广用氨水、母液水泼垡作基肥。与此同时,双季稻推广“一烘头”施肥法,单晚稻推广“V”字形施肥法,并重视了促花肥和粒肥的使用。1977年后,杂交水稻推广剥查余叶龄,施好保花肥。80年代有机肥数量下降,化肥用量猛增,为补有机肥料不足,推广油菜秸秆还田,1981年还田约1万亩,1985年还田面积近35万亩。在其他措施配合下,稻谷平均亩产由1981年的344.4公斤上升到482公斤。据1985年统计,水稻化肥底施面积45万亩,晚稻施促花肥26万亩,根外追肥26万余亩。 

六、水浆管理 

    水稻大田传统的水浆管理方法是:混水栽秧,深水活棵,浅水促发,用薅草爬子薅二次草后搁田。丘陵地区多为晒田代烤田。1977年杂交稻推广“养老稻”,水稻后期脱水过早的弊端逐渐克服,80年代注重按水稻苗情及品种的生育进程进行科学灌溉,推广开沟烤田。 

七、病虫草害防治 

    病虫防治  1949~1969年,危害水稻的病虫主要是白叶枯病(俗名老楷瘟、白皮瘟)和三化螟。1954年、1956年是白叶枯病大发生年;1957年、1962年、1969年为中等发生年。1956年三岔乡旭光农业社发病面积占水稻面积的48.1%,严重田块减产5成以上。1950年、1958年、1961年、1965年三化螟大发生。1950年全县水稻平均白穗率9%,严重田块达20%,个别田穗白无收。这期间防治水稻白叶枯病主要喷施西力生、赛力散;防治水稻三化螟采用掘稻桩、冬灌,以及秧田期开展人工捕蛾采卵,点灯诱杀;大田本着“狠治一代,挑治二代,重治三代”的原则,喷施六六六粉。 

    
1970~1979年,“双三熟”水稻面积扩大,水稻布局早、中、晚并存,病虫种类增多,发生时间早,危害期长。主要有“七虫三病”即稻苞虫、纵卷叶虫、稻蓟马、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白叶枯病、稻瘟病和纹枯病。此外,偶发性的潜叶蝇、稻叶蝉、褐条病、小球菌核病亦时有发生。为了从虫口夺粮,县内多次培训植保员,普遍开展“两查两定”(查卵块密度定防治对象;查虫卵发育进度定防治时间)及时喷药。在镇江地区农业局植保站指导下,1973~1975年宝华公社和平大队开展黑光灯诱杀、养鸭治虫及“两查两定”综合防治试点,推动了全县综合防治工作。所用农药品种主要是6%的六六六和1605混合粉,药效短,喷药次数多,农本高。1975年,宝华公社楠江大队防治稻飞虱从9月中旬至10月初近一个月内共用药10次,平均每亩次用药2.5公斤。1970年县内发生褐飞虱50万亩,由于未掌握飞虱发生规律,防治不力,损失稻谷约2500万公斤。是年黄梅公社固江口大队、春城乡森林大队等50多个大队稻田受飞虱危害,大面积稻苗枯死,点火即燃,村民见状痛哭。1977年句容县病虫测报站参加全国褐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吸取外地经验提出“治上代压下代”和“以水稻生育期为基础、虫情为依据”的防治策略,县政府每年在防治期间组织干部下乡、下田,发动群众,查出虫情,全面开展用药防治、滴油扫杀,飞虱的危害基本得到控制。1977年县内7500亩南优二号受白叶枯病危害4725亩,损失稻谷36.3万公斤。1978年后推广抗病水稻品种3303、大治1号、大治2号、BG910、IR26、汕优63号,并采用敌枯双、叶枯净等高效农药控制“发病中心区”,病害逐年减轻。1970~1975年,连续发生稻叶蝉,1972年宝华公社用大网拖捕,捉虫300余公斤,使水稻免受其害。 

    
1980~1985年,水稻布局中晚并存,主要有稻螟虫、纵卷叶虫、稻苞虫、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水稻的基腐病、稻象甲兼有发生。杂交水稻分蘖末期以治纵卷叶螟为主兼治其它病虫;拔节孕穗、破口抽穗期以治稻飞虱为主,结合防治纵卷叶螟、螟虫、纹枯病、稻瘟病。单季晚稻防治时间比杂交水稻每一阶段推迟5~7天。由于采用一药多治,总体防治,节省了农药和成本。八月份的防治面积均占水稻实种面积85%以上,使用的农药有50%甲胺磷、25%杀虫双、井冈霉素、三环唑、富士一号等。由于推广甲胺磷加杀虫双再加井冈霉素混喷,治虫防病成效显著。 

    
草害防治  县内稻田杂草主要有稗草、三棱草、牛毛草、鸭舌草、节节草、水苋菜等。传统的防治方法是用人工拔除或用薅草耙子除草。1973年县农科所在城东公社杨家巷大队试用杀草丹、扑草净,除草效果达90%。1976年春城公社进行化学除草示范,用除草醚杀草效果好。全县经过1977年至1978年的多点示范,至1979年,稻田化学除草面积达14.56万亩,占水稻大田面积的29.7%。1984年秧田化学除草5.5万亩,大田使用除草醚等农药40.8万亩,占水稻面积91.3%。

第二节  三麦生产 

    小麦、大麦和元麦在县内早有普遍种植。民国21年(1932年)三麦播种面积50.5万亩,总产2184.5万公斤,亩产43.3公斤。其中小麦面积占82.6%。民国23年(1934年)播种面积32.73万亩,总产861.5万公斤,亩产26.3公斤。其中小麦面积占53.4%。1949年播种面积31.34万亩,总产1204.6万公斤,亩产38.4公斤。1950~1964年,三麦栽培管理墨守陈规,单产均在50公斤上下。60年代中期开始,各级领导层层发动抓样板,大打三麦翻身仗,抓住适期播种,提高整地播种质量,沟系配套,推广高产良种和改进施肥技术等,三麦亩产逐步提高,1976年全县三麦播种面积31.9万亩,平均亩产105.3公斤;1979年播种面积32.64万亩,亩产达184公斤;1982年播种面积34.7万亩,亩产达209公斤。1985年县内三麦播种面积34.04万亩,其中小麦31.84万亩,元大麦2.2万亩,三麦总产达到6208.17万公斤,亩产182.4公斤。 

一、品  种 

    建国初期三麦多沿用老品种,小麦品种有和尚头、火烧天、火烧南;元麦有三月黄、立夏黄;大麦有早大麦等。1957~1964年推广金大2905、南大2419、中农28、玉皮、白蒲麦和矮立多等6个主要品种,一般亩产60~80公斤,比老品种增产两成左右。1965~1970年,引进吉利、阿夫、西农、华东6号、万年2号、望麦17、群众42小麦、尺八大麦和黑六柱元麦等。阿夫、吉利、西农因需肥较多,多种在土质较好的冲田。岗坡地主要以万年2号和华东6号为主,逐步替代土种火烧天。1971~1979年,小麦品种主要是武麦一号当家,1975年播种面积19.89万亩,占小麦面积的73.4%,1978年播种面积21.87万亩,占小麦面积的75.3%。1976年后其他小麦品种有扬麦1号、扬麦2号、扬麦3号、宁麦3号、7263、7251、群众42、泰山1号等。1977年后元大麦品种主要有立新1号、757、早熟3号等。1980~1985年,小麦引进扬麦4号、宁麦6号;大麦试种矮早三和泾大1号;元麦试种村农1号和海麦1号。80年代起,境内岗塝冲口小麦以扬麦3号当家,平原和土质较肥的坡田以宁麦3号为主。1984年秋播小麦31.84万亩,其中扬麦3号10.38万亩,占32.6%;扬麦4号8.95万亩,占28.1%;宁麦3号4.71万亩,占14.8%。 

二、种子处理 

    传统的方法是晒种、筛选或风扬后播种。1951年推广晒种后用清水、泥水选种。1954年提倡用温汤浸种。1955年小麦采用西力生拌种,元大麦用皂矾水浸种。1959年后推广石灰水浸种。1965年为提高种子出苗率,种子田粒选播种。1972年起三麦推广多菌灵拌种或浸种。对于“立冬”后播种的小麦浸种催芽露白后播种。1981年用精选机选大粒种。1985年麦种处理全面推广过“五关”,即晒、筛、风选、泥选、药剂处理,并经发芽试验后再播。 

三、播  种 

    三麦传统的播种方式有点播和撒播。一般一耕一耙,常有漏耕和包心耕,20%左右的麦田基本上是白田下种。1954年以前,麦田多为窄埨浅沟,土地利用率60%左右。岗塝区麦田(地)盛行点播,圩区及冲田多为撒播。每亩播种量2.5~4公斤,约5至7万基本苗。1958年后窄埨改宽埨,埨宽2.7~3.3米左右,土地利用率80~85%,高产试验田90%。元大麦亩播量6~9公斤,小麦亩播量8~10公斤。下蜀、宝华沿江圩区向有密植习惯,三麦播量10~12.5公斤。1971年学习沙洲县塘桥种麦经验,全面推广内外三沟配套,麦田提倡埨埨开窄沟,先开沟后整地以撒播为主,小面积推广人工条播和机条播,土地利用率普遍提高到85%以上。岗塝田增开辟水沟,水库河坝下游开隔水沟,大冲中间增开骨干排水沟。宝华、下蜀等地部分麦田改明沟为暗沟,土地利用率达95%以上。1977年县内开展“秋播革命”,三麦播种推广“放样开沟,施足基肥,深耕晒垡,全层碎土,施中层肥,精细整埨,均匀下籽,上盖籽肥,细堑盖土,加工拍麦”等10道播种工序。1979年后三麦播种普遍推广用盖麦机盖籽,随着高产良种的推广,三麦亩播量增至15公斤,晚播的元大麦17.5公斤。下蜀镇桥头大队老港生产队晚茬小麦0.91亩,采用先育苗后移栽,翌年获亩产450.6公斤,1980年郭庄7队种条播麦1.23亩,亩产444.4公斤。1983年宝华乡楠江村、白兔镇兔东村、大卓乡下荫村,试用条播机播种免耕麦5.2亩,翌年平均亩产309.8公斤,比耕翻麦平均增产1~2成。1985年,免耕种麦在县内开展多点示范,逐步推广。 

    
50年代,境内偏冬性小麦“寒露”前后播种,偏春性小麦“霜降”至“立冬”前播种,元大麦于“霜降”播种结束。70年代晚稻面积多,接茬时间晚,三麦播期延迟到“立冬”至“小雪”。80年代总结三麦播种经验,三麦播期提早到10月20日至11月10日,多数农户责任田做到抢晴、抢墒于“立冬”前播种结束。 

四、施  肥 

    50年代三麦以农家肥作基肥和追肥。基肥每亩施土杂肥4000~5000公斤或猪厩肥2000~2500公斤。腊肥亩施水粪750公斤或土杂肥1300~1500公斤。冬季习惯罱河泥,待风干后挑下田敲碎盖麦,少数田块用塘泥浆浇麦,春后用肥很少。50年代末少数田块用硫铵撒施作苗肥或和水泼浇作返青肥。60年代初三麦除施基腊肥外,较大面积用清水粪或人造水粪作返青肥。60年代中期高产试验田推广拔节孕穗肥。1972年起对黄土、白土、青泥土等土壤用15~20公斤钙镁磷肥作基肥并提倡施盖籽肥。1973年推广用地产碳铵于1月上中旬打洞穴施,亩用量30~40公斤,增产效果很明显。70年代中后期推广碳铵和磷肥搭配作基肥,每亩用量各25公斤,并有一部分田块浇氨水泼垡。1975年冬季宝华、下蜀两公社推广河泥浆浇麦。1980年后根据三麦生长发育规律和“前促、中稳、后健”的原则,采用“一基、一穴、一补”的施肥方法,即前期施基苗肥,苗肥底施,氮磷结合;冬季全面开展化肥打洞穴施;中后期看苗施好拔节孕穗肥和保花肥,高产试验田注重施基、苗肥、穗肥,并重视剑叶肥的使用。 

五、病虫草害防治 

    县内三麦病害有赤霉病、锈病、黑穗病、纹枯病、白粉病等;虫害有粘虫、麦蚜、麦蜘蛛等。 

    
赤霉病  建国后有1952年、1957年、1958年、1972年、1973年、1977年、1983年、1984年8个年头发生严重的赤霉病,发病面积占三麦播种面积的66.1%,病穗率60%以上,1983年小麦受害减产132.5万公斤。70年代中期大面积用富民隆、二硝散、石灰、明矾水防治,1983年改用多菌灵在齐穗到扬花盛期雨前喷药防治。 

    
麦锈病  建国后1956年、1957年、1958年、1980年、1982年为大发生的年份,发病面积占三麦面积的34.8%。80年代前以叶锈、杆锈病为主。1982年后以条锈病为主,且与白粉病并发。县内防治锈病曾使用农药波美0.5度石灰硫磺合剂、50%二硝散可湿性粉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 

    
白粉病  三麦白粉病1973年始见。1976年、1980年、1981年、1983年、1984年为大发生的年份,发病面积占三麦面积的66.9%。1980年白粉病的病株率平均达57.6%,损失率10.2~20.8%,重病田青枯灰白。1983年试用拌种双、粉锈灵、多菌灵处理种子,大田曾用硫磺胶悬剂、福美硫磺喷治。以粉锈灵、多菌灵喷施防效最好,被推广应用。 

    
黑穗病  境内三麦黑穗病主要有散黑穗、腥黑穗(黑臭麦)两种。50年代、60年代散黑穗多有发生。一般采用泥(盐)水选种,1%石灰水浸种,防止种子带菌。发病后即剪拔黑穗。1976年腥黑穗大发生,发病面积占三麦面积的40%。1977年用多菌灵浸种,效果达95%。 

    
麦蚜、麦蜘蛛  1958年、1965年、1973~1977年、1979年、1980年麦蚜大发生,其面积占三麦面积的42.4%,平均蚜株率12.5%,严重田块达80%。1952年、1960年、1965年麦蜘蛛大发生,发生面积平均占三麦面积的24.4%。1952年用人工扫杀。1960年后喷1%六六六粉。防止穗期蚜虫采用40%乐果乳剂,效果很好。 

    
粘虫  三麦粘虫于1970~1975年大发生。1970年发生32万亩,是年广泛采用田间插草把诱蛾、放糖醋盆诱蛾和药剂防治。1971年共插草把28.24万亩,田间放糖醋盆1.24万盆,是年4月25~30日全县组织农民、工人、学生清晨到麦田捕捉粘虫1.19万公斤。 

    
杂草防治  境内麦田杂草主要有看麦娘、大巢菜、猪殃殃等。一向用人工除草。1979年开始推广化学除草,用绿麦隆防除看麦娘,用二甲四氯防除大巢莱。1983年麦田,看麦娘发生面积约20万亩,大巢菜约15万亩,部分田块猪殃殃和大巢菜并发,葛村乡麦田蓼草,下蜀乡麦田野生燕麦生长数量较多。是年县化学除草面积14万亩,占草害面积的42.9%。

第三节  杂粮生产 

    境内杂粮生产,品种多样。据弘治《句容县志》载:有荞麦、黄豆、红豆、粟谷。民国21年(1932年)杂谷生产总量17.2万石,出口1万石,豆类产量3.9万石,出口1万石:芋薯类产量13.3万担,出口0.5万担。民国23年(1934年)甘薯(山芋)播种面积2.2万亩,产量12.6万担,玉米0.2万亩,产量1600石;绿豆0.7万亩,产量3710石。境内杂粮多集中在丘岗地区,分布较广。1949年,全县杂粮面积17.5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3.7%,总产量762.7万公斤,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0.8%,占秋粮总产的13.2%,其中山芋4.74万亩,玉米0.15万亩,大豆9.48万亩,红绿豆等小杂粮3.17万亩。1950年后,由于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境内原种杂粮的部分田地改种水稻或棉花,使杂粮面积逐年减少。50年代年均种植面积12.81万亩;60年代年均11.17万亩;70年代年均5.79万亩,1985年面积只有5.6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81%,总产量935.9万公斤,占全年粮食总产的2.89%,占秋粮总产的3.58%,其中山芋2.97万亩,大豆2.19万亩,玉米0.20万亩,小杂粮红绿豆等0.31万亩。 

    旧社会劳苦大众靠山芋充饥。农业合作化后,旱地改种水稻,山芋种得少了。50年代末山芋播种面积又恢复到8~9万亩。1960年前后口粮紧缺,山芋又成了大众的主粮。70年代以后山芋多作饲料,部分山芋干卖给酒厂酿酒,或加工山芋粉丝在市场出售。下蜀乡沿江的河北、裕课洲地,50~60年代是县内玉米重要产区,玉米和黄豆间作,当地农民曾以玉米为主食。该乡1985年玉米播种面积1977亩,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96.7%。 

    县境杂粮品种,除红豆、绿豆多沿用土种外,其它品种几番更新。1958年之前山芋品种是大红袍、小红早、白皮山芋;1959年后推广种植胜利百号、南瑞苕,1983年引进徐薯18号。建国初期大豆主要品种是九月黄、八月黄,搭配332;1956年引进泥大豆在早稻田套种;70年代发展豆作稻,又引进泰兴早黑豆,1980年后县内大豆品种有苏豆1号、穗稻黄、镇豆1号等。玉米种植品种先后有毕粒升、金皇后、大红袍、掖单2号、苏玉1号和苏玉2号等。高粱面积很少,散见于自留地或屋舍旁,多为土种。70年代初曾引进杂交高粱试种,成效差,未推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