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粮食生产第一节 水稻生产水稻生产历史悠久,是境内粮食生产、生活自给和提供商品粮的大宗。虽几经曲折,产量仍逐步上升。1949年水稻面积47.38万亩,亩产105.5公斤;1956年种植水稻69.01万亩,亩产187.5公斤;1976年水稻复种面积81.82万亩,亩产253公斤;1985年面积52.28万亩,亩产482公斤。 一、品 种
建国前水稻品种:籼稻有六十子、小登科、野稻、黑稻、帽子头、大尖科、洋籼、乌子籼等:糯稻有早糯稻、晚香糯等。建国后水稻品种不断向高产和优质方向更新。据不完全统计,1950~1985年种植品种有144个,其中早稻34个,中稻56个,晚稻(含后作稻)41个,糯稻13个。 二、浸种催芽
建国前,多数地方是将稻种装入草包内用草绳捆紧放在塘内浸种2~3天。1951年推广晒种、泥(盐)水选种,将种子用清水淘洗后再用大缸等物具浸种。1955年为防水稻白叶枯病,推广石灰水浸种。60年代改用赛力散或西力生浸种。70年代再次提倡石灰水浸种。1975年防水稻白叶枯病推广新农药敌枯双浸种。1983年单晚粳、糯稻用线菌清浸种。1985年为防盐粳2号和607中晚粳稻干尖线虫病推广用巴丹浸种。早稻一般浸种3~4天,中稻3天,晚稻1~2天。 三、培育壮秧境内传统的育秧方式为水育秧。秧田于耕耖整平后踏脚印为“沟”,形成秧板。一般当天做秧田,当天落谷。秧田与大田的比例一般为1比20~25,秧田亩播量200~250公斤,多的达400公斤。1951年推广合式秧田,提倡开沟做秧板,一般播量150公斤。1956年推广“落谷稀”培育壮秧,至60年代播量降至70~100公斤。70年代发展“双、三熟”制,育秧方式多样化,广泛兴起场地育旱秧、尼龙保温育秧、草帘覆盖育秧。双三熟面积大的生产队还采用两段育秧。早稻多用旱育秧,小苗铲秧带土移栽。秧田亩播量:双熟制早稻冬闲田、绿肥茬口为350公斤;早三熟制油菜或大元麦茬口为125~150公斤;迟三熟制早小麦或绿肥(红花草)留种田75~100公斤;后季稻秧田亩播量一般为40~50公斤。做秧田逐步形成“翻土晒垡,开沟干整,施足基肥,粗拉整平,上水验平,碳铵底施、精做秧板、浇厚泥浆、落谷塌谷、盖营养土”等10道工序。70年代中期,经过不断总结经验,育秧水平进一步提高。1977年3月22日县革委会特请全国劳动模范陈永康到郭庄公社百丈大队第12生产队秧田作落谷表演,并组织各公社领导干部和农技员现场参观,回乡后做育秧样板开展评比活动。1978年县内有16个公社33个生产队建造温室,早稻采用温室无土育秧,共栽大田524.6亩。1979年全县共建温室405个,栽大田2000余亩。天王公社前进大队许家生产队早稻40亩温室秧移栽,平均亩产493公斤,其中11亩原丰早亩产高达535公斤。1982年石狮公社农技站以平桥大队为基点,示范推广“稀播壮秧少本栽”,早稻秧田播量40公斤,单季稻35公斤,后季稻40公斤,秧苗素质明显提高,且省种增产,翌年全公社推开,水稻平均亩产由上年391.5公斤,提高到435公斤,增长了11.1%。1983年郭庄、石狮、环城、陈武、白兔5个乡有5户农民后季稻试验旱播小苗条寄育秧,苗床、寄秧田和大田比例1∶9∶40,共栽大田4.86亩,平均亩产377.7公斤,比常规育秧每亩增产稻谷34.4公斤。后因双季稻面积调减,寄秧又比较花工,未能推广。同年东昌乡东昌7队学习苏北宿迁县生物能育秧经验,建造温室一座,在县内第一次进行生物能育秧试验,由于酿热材料缺乏,成本也较高,未能推广应用。1980年后县内单季稻普遍采用湿润育秧,秧田干作水育。 四、移栽密度境内水稻传统的移栽密度是“横七(寸)竖八(寸)”、或“横八竖八”,农民栽秧习惯栽大棵把。亩栽1万穴左右。建国后,一直把“合理密植”作为水稻增产主要措施,基本上年年召开移栽现场会。1952年推广小株方形密植,中籼稻移栽株行距提倡5× 5(寸),每亩栽2.4万穴。1956年推广早稻株行距4×5(寸),亩栽2.8~3万穴,基本苗23~30万;中籼6×6(寸),亩栽1.6~1.8万穴,基本苗10~12万。1958年,由于一些田块移栽过密,反造成部分田减收。1965年全县对移栽密度进行调查,中籼平均1.73万穴,中粳2万穴左右,晚稻2~2.4万穴。70年代末,县内两熟制早稻株行距3×5(寸),亩栽3.5~4万穴,基本苗24~28万;三熟制早稻株行距3×4.5(寸),亩栽4.5万穴,基本苗32~35万;后作稻株行距4×5(寸),亩栽3万穴,基本苗20~25万;常规中稻株行距3×5(寸),或3.5× 5(寸),亩栽3.4~4万穴,基本苗17~20万;杂交水稻株行距6× 6(寸)或5×7(寸),亩栽1.6~1.8万穴,基本苗(含分蘖)6~7万。进入80年代,提倡“因种栽培”,杂交水稻推广“增穴增苗”,单季稻推广“增穴减苗”。1985年县内主要品种亩栽密度为:杂交稻1.72万穴,基本苗6.38万;中籼BG系统1.77万穴,基本苗6.02万,盐粳2号2.62万穴,基本苗10.66万;晚粳“607”2.16万穴,基本苗10.1万;紫金糯2.55万穴,基本苗11.21万。水稻栽秧时通常是由一名能手先栽,放好头趟,(一趟6行),其他人依次跟趟接栽。50年代中期推广带尺拉绳栽秧,一直沿用至今。 五、肥料使用50年代初,稻田肥料多用猪牛粪、白塘泥、人粪、红花草或青草作基肥,用水粪或少量豆饼作蘖肥,水稻生长中后期一般不施肥料。距村较远的田缺肥就白田栽秧。随着高产品种的推广,施肥品种和施肥技术逐步改进。50年代中后期推广硫酸铵(俗名肥田粉)作追肥。60年代中期单季晚稻推广陈永康“三黑三黄”看苗施肥经验,中粳稻推广“两黑两黄”看苗施肥经验,水稻生长中期施用长粗肥和穗肥。1964年县聘请武进县老农多人到各公社传授沤制草塘泥技术,开展田头挖凼,用塘泥,加红花草或青草、稻草、猪粪沤制草塘泥作水稻基肥,每亩用量80~100担。据1979年统计,全县共沤制稻草823.5万公斤,施用草塘泥面积8.6万亩。1965年从浙江省引进绿萍,70年代推广稻田放萍,1972年单季稻推广倒萍作基肥,是年倒萍面积11.2万亩,每亩倒萍量约1500公斤。1973年早、中、晚稻共放萍14.4万亩,倒萍栽秧9.8万亩。郭庄公社百丈大队千亩晚稻用绿萍作基肥,每亩增产稻谷约80公斤。稻田放萍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至80年代因分户经营,布局安排困难,放萍逐步停止。1972年全县早稻发生僵苗6.5万亩,行香公社俞巷大队亲家塘生产队、石狮公社姚徐大队、亭子公社武歧大队第5生产队用磷肥作基肥和追肥,防治僵苗效果甚好,很快推广到全县。此后磷肥和碳铵并列为水稻主要基肥。70年代改进化肥使用方法,将碳铵面施改作耖口肥深施,并推广用氨水、母液水泼垡作基肥。与此同时,双季稻推广“一烘头”施肥法,单晚稻推广“V”字形施肥法,并重视了促花肥和粒肥的使用。1977年后,杂交水稻推广剥查余叶龄,施好保花肥。80年代有机肥数量下降,化肥用量猛增,为补有机肥料不足,推广油菜秸秆还田,1981年还田约1万亩,1985年还田面积近35万亩。在其他措施配合下,稻谷平均亩产由1981年的344.4公斤上升到482公斤。据1985年统计,水稻化肥底施面积45万亩,晚稻施促花肥26万亩,根外追肥26万余亩。 六、水浆管理水稻大田传统的水浆管理方法是:混水栽秧,深水活棵,浅水促发,用薅草爬子薅二次草后搁田。丘陵地区多为晒田代烤田。1977年杂交稻推广“养老稻”,水稻后期脱水过早的弊端逐渐克服,80年代注重按水稻苗情及品种的生育进程进行科学灌溉,推广开沟烤田。 七、病虫草害防治
病虫防治 1949~1969年,危害水稻的病虫主要是白叶枯病(俗名老楷瘟、白皮瘟)和三化螟。1954年、1956年是白叶枯病大发生年;1957年、1962年、1969年为中等发生年。1956年三岔乡旭光农业社发病面积占水稻面积的48.1%,严重田块减产5成以上。1950年、1958年、1961年、1965年三化螟大发生。1950年全县水稻平均白穗率9%,严重田块达20%,个别田穗白无收。这期间防治水稻白叶枯病主要喷施西力生、赛力散;防治水稻三化螟采用掘稻桩、冬灌,以及秧田期开展人工捕蛾采卵,点灯诱杀;大田本着“狠治一代,挑治二代,重治三代”的原则,喷施六六六粉。 第二节 三麦生产小麦、大麦和元麦在县内早有普遍种植。民国21年(1932年)三麦播种面积50.5万亩,总产2184.5万公斤,亩产43.3公斤。其中小麦面积占82.6%。民国23年(1934年)播种面积32.73万亩,总产861.5万公斤,亩产26.3公斤。其中小麦面积占53.4%。1949年播种面积31.34万亩,总产1204.6万公斤,亩产38.4公斤。1950~1964年,三麦栽培管理墨守陈规,单产均在50公斤上下。60年代中期开始,各级领导层层发动抓样板,大打三麦翻身仗,抓住适期播种,提高整地播种质量,沟系配套,推广高产良种和改进施肥技术等,三麦亩产逐步提高,1976年全县三麦播种面积31.9万亩,平均亩产105.3公斤;1979年播种面积32.64万亩,亩产达184公斤;1982年播种面积34.7万亩,亩产达209公斤。1985年县内三麦播种面积34.04万亩,其中小麦31.84万亩,元大麦2.2万亩,三麦总产达到6208.17万公斤,亩产182.4公斤。 一、品 种建国初期三麦多沿用老品种,小麦品种有和尚头、火烧天、火烧南;元麦有三月黄、立夏黄;大麦有早大麦等。1957~1964年推广金大2905、南大2419、中农28、玉皮、白蒲麦和矮立多等6个主要品种,一般亩产60~80公斤,比老品种增产两成左右。1965~1970年,引进吉利、阿夫、西农、华东6号、万年2号、望麦17、群众42小麦、尺八大麦和黑六柱元麦等。阿夫、吉利、西农因需肥较多,多种在土质较好的冲田。岗坡地主要以万年2号和华东6号为主,逐步替代土种火烧天。1971~1979年,小麦品种主要是武麦一号当家,1975年播种面积19.89万亩,占小麦面积的73.4%,1978年播种面积21.87万亩,占小麦面积的75.3%。1976年后其他小麦品种有扬麦1号、扬麦2号、扬麦3号、宁麦3号、7263、7251、群众42、泰山1号等。1977年后元大麦品种主要有立新1号、757、早熟3号等。1980~1985年,小麦引进扬麦4号、宁麦6号;大麦试种矮早三和泾大1号;元麦试种村农1号和海麦1号。80年代起,境内岗塝冲口小麦以扬麦3号当家,平原和土质较肥的坡田以宁麦3号为主。1984年秋播小麦31.84万亩,其中扬麦3号10.38万亩,占32.6%;扬麦4号8.95万亩,占28.1%;宁麦3号4.71万亩,占14.8%。 二、种子处理传统的方法是晒种、筛选或风扬后播种。1951年推广晒种后用清水、泥水选种。1954年提倡用温汤浸种。1955年小麦采用西力生拌种,元大麦用皂矾水浸种。1959年后推广石灰水浸种。1965年为提高种子出苗率,种子田粒选播种。1972年起三麦推广多菌灵拌种或浸种。对于“立冬”后播种的小麦浸种催芽露白后播种。1981年用精选机选大粒种。1985年麦种处理全面推广过“五关”,即晒、筛、风选、泥选、药剂处理,并经发芽试验后再播。 三、播 种 三麦传统的播种方式有点播和撒播。一般一耕一耙,常有漏耕和包心耕,20%左右的麦田基本上是白田下种。1954年以前,麦田多为窄埨浅沟,土地利用率60%左右。岗塝区麦田(地)盛行点播,圩区及冲田多为撒播。每亩播种量2.5~4公斤,约5至7万基本苗。1958年后窄埨改宽埨,埨宽2.7~3.3米左右,土地利用率80~85%,高产试验田90%。元大麦亩播量6~9公斤,小麦亩播量8~10公斤。下蜀、宝华沿江圩区向有密植习惯,三麦播量10~12.5公斤。1971年学习沙洲县塘桥种麦经验,全面推广内外三沟配套,麦田提倡埨埨开窄沟,先开沟后整地以撒播为主,小面积推广人工条播和机条播,土地利用率普遍提高到85%以上。岗塝田增开辟水沟,水库河坝下游开隔水沟,大冲中间增开骨干排水沟。宝华、下蜀等地部分麦田改明沟为暗沟,土地利用率达95%以上。1977年县内开展“秋播革命”,三麦播种推广“放样开沟,施足基肥,深耕晒垡,全层碎土,施中层肥,精细整埨,均匀下籽,上盖籽肥,细堑盖土,加工拍麦”等10道播种工序。1979年后三麦播种普遍推广用盖麦机盖籽,随着高产良种的推广,三麦亩播量增至15公斤,晚播的元大麦17.5公斤。下蜀镇桥头大队老港生产队晚茬小麦0.91亩,采用先育苗后移栽,翌年获亩产450.6公斤,1980年郭庄7队种条播麦1.23亩,亩产444.4公斤。1983年宝华乡楠江村、白兔镇兔东村、大卓乡下荫村,试用条播机播种免耕麦5.2亩,翌年平均亩产309.8公斤,比耕翻麦平均增产1~2成。1985年,免耕种麦在县内开展多点示范,逐步推广。 四、施 肥50年代三麦以农家肥作基肥和追肥。基肥每亩施土杂肥4000~5000公斤或猪厩肥2000~2500公斤。腊肥亩施水粪750公斤或土杂肥1300~1500公斤。冬季习惯罱河泥,待风干后挑下田敲碎盖麦,少数田块用塘泥浆浇麦,春后用肥很少。50年代末少数田块用硫铵撒施作苗肥或和水泼浇作返青肥。60年代初三麦除施基腊肥外,较大面积用清水粪或人造水粪作返青肥。60年代中期高产试验田推广拔节孕穗肥。1972年起对黄土、白土、青泥土等土壤用15~20公斤钙镁磷肥作基肥并提倡施盖籽肥。1973年推广用地产碳铵于1月上中旬打洞穴施,亩用量30~40公斤,增产效果很明显。70年代中后期推广碳铵和磷肥搭配作基肥,每亩用量各25公斤,并有一部分田块浇氨水泼垡。1975年冬季宝华、下蜀两公社推广河泥浆浇麦。1980年后根据三麦生长发育规律和“前促、中稳、后健”的原则,采用“一基、一穴、一补”的施肥方法,即前期施基苗肥,苗肥底施,氮磷结合;冬季全面开展化肥打洞穴施;中后期看苗施好拔节孕穗肥和保花肥,高产试验田注重施基、苗肥、穗肥,并重视剑叶肥的使用。 五、病虫草害防治 县内三麦病害有赤霉病、锈病、黑穗病、纹枯病、白粉病等;虫害有粘虫、麦蚜、麦蜘蛛等。 第三节 杂粮生产
境内杂粮生产,品种多样。据弘治《句容县志》载:有荞麦、黄豆、红豆、粟谷。民国21年(1932年)杂谷生产总量17.2万石,出口1万石,豆类产量3.9万石,出口1万石:芋薯类产量13.3万担,出口0.5万担。民国23年(1934年)甘薯(山芋)播种面积2.2万亩,产量12.6万担,玉米0.2万亩,产量1600石;绿豆0.7万亩,产量3710石。境内杂粮多集中在丘岗地区,分布较广。1949年,全县杂粮面积17.5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3.7%,总产量762.7万公斤,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0.8%,占秋粮总产的13.2%,其中山芋4.74万亩,玉米0.15万亩,大豆9.48万亩,红绿豆等小杂粮3.17万亩。1950年后,由于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境内原种杂粮的部分田地改种水稻或棉花,使杂粮面积逐年减少。50年代年均种植面积12.81万亩;60年代年均11.17万亩;70年代年均5.79万亩,1985年面积只有5.6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81%,总产量935.9万公斤,占全年粮食总产的2.89%,占秋粮总产的3.58%,其中山芋2.97万亩,大豆2.19万亩,玉米0.20万亩,小杂粮红绿豆等0.31万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