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宣,廖昌永担任《2022中国好声音》导师!对于传统声乐发展将会带来怎样思考?

 学思践悟必有成 2022-07-16 发布于甘肃

《中国好声音》十年如一,如期而至。由浙江卫视和灿星制作联合出品的黄金音乐励志评论类节目安慕希《2022 中国好声音》今日官宣,备受期待的导师阵容浮出水面:梁静茹惊喜加盟,廖昌永、李克勤、李荣浩继续留任,更有刘德华担任“见证人”。

昌永携陈文非演唱《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2021中国好声音决赛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廖昌永老师去年从其他导师手中接过接力棒,展现出十足的专业和敬业精神。他对待音乐认真严谨,为人幽默随和, 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廖院长独挑大梁,虽然抢人经验欠缺,但作为国家队的歌唱家、不折不扣的学院派,相信廖院长抢人不靠别的,干货满满的知识点输出就能让学员心悦诚服,顺便也给观众朋友们带来物超所值的音乐大师课。

图片

大家都看到,廖昌永老师近年来行走在各大赛场,从国家级专业性最高的金钟奖,到流量传播王者的卫视音综《声入人心》《中国好声音》,很多人都会好奇,廖老师从美声到流行,会不会让大家认为严肃的古典音乐形象和潮流时尚的流行音乐形象互相影响或者干扰。

而廖昌永老师则认为,音乐其实是相通的。我们所谓的“美声”其实是由外来语翻译过来,原文的意思为“美好的歌唱者”。不论是古典美声,还是民族唱法和流行音乐,我们的终极目标都是“美好的歌唱”。当然,各个音乐门类的表达方式不太一样,如果我们过多地把它人为地割裂开来,其实对于各个门类的发展都是不太有利的。我希望我们之间能够相互借鉴、相互学习,这样会走得更远。

图片

而廖昌永老师,作为优秀的男中音歌唱家,又作为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现在又担任一些节目的导师,对于目前廖昌永老师拥有的多重身份,很多人会担心,这么多工作,或者这么多身份,忙的不可开交,或者身份切换不好,结果演艺事业、教书育人都会受影响,怎么办?

对于这些问题,廖老师早有准备。他认为,如果只是当一名歌者,把自己的人品和业务管好就行。但如果做一名教师,还要考虑如何教好学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只是传授技艺,还有人生建议和方向。而作为院长,要对各个专业有所涉猎,这样在帮助别人时才能“打到点上”。这也是他来参加《中国好声音》的原因之一,来学习流行音乐领域的建设,音乐与科技的融合、音乐与舞台的呈现等,也希望能从这样的节目制作过程中找到一条改革之路。

图片

廖昌永老师也曾透露过,他参加《声入人心》、《中国好声音》,也存在一点点“私心”。

“对我来说,音乐没有高低,只有好坏之分,流行音乐也有不少有品位的好作品。”廖昌永说,“参加这些节目,我有我的私心:我很想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音乐。他们视野开阔,听得很多,流行音乐也有灵魂、蓝调、说唱等类别,我想多看多吸收,跟年轻人同频共振,保持年轻的艺术视野。”

图片

廖昌永担任《声入人心》导师后,上音报名人数翻一倍!

廖昌永透露,《声入人心》第一季结束后,上海音乐学院报考人数从1000人涨到3000人,第二年又从3000人涨到6000人,光声乐系一年就有2000人报名。“如果这样一档节目让大家更加亲近古典音乐,何乐而不为?”

在现在以流量为王的时代中,大家都知道流量的重要性,同时也都在探索流量密码,流行音乐行业更是如此,而大家所熟知的一些古典音乐表演艺术家,在近年来通过流媒体的宣传与传播,自身也产生很多的流量,廖昌永对“流量”的利弊,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图片

《声入人心》给许多年轻人带来了“流量”,廖昌永在录节目时就曾对他们说:“我觉得流量和艺术并非相悖,许多大艺术家都与流量相伴。但流量是把'双刃剑’,你要是把它呵护好了,它是你事业的助力;如果骄傲自满,对自己要求降低,这把剑就会伤到你。只有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学好每一个篇章,流量才会长久,而非昙花一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