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常国​|宁波农村气象和节气的谚语拾趣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2-07-17 发布于浙江




宁波农村气象和节气的谚语拾趣




文/盛常国

从小生长于农村的我,聆听到许多村民口头上的气象和节气谚语,有不少都闪烁看千百年来农民的智慧结晶。我虽然从奉化地区中听到,但相信有不少在宁波地区也传播看。可是由于时代的发展,这些具有一定科学道理,又有较强可读性的谚语,也许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这是农村宝贵的文化遗产丢失。为此,我想作一些努力搜集,盼以传承。“春雾雨,夏雾日,秋雾霜,冬雾雪。” 这些都说了一年四季中出现雾天的不同气候。“春前十八。”春天前十八天已远离冬天。

“春霜勿露白,露白要赤脚。三天春霜白,晴到割大麦。”意思是春天出现白霜天,不久要下雨。但连续三天白霜,天要大晴到割大麦。

“冬冷不算冷,春冷冻死犊。” 冬天并不特别冷,而春天的冷有可能冻死小牛崽。

“春天十八变。”春天气候多变。

“春天生意实难做,一头行李一头货。”意思是过去挑着担出门做生意,春季气候冷热多变,担子的一头必须带上被子棉袄保暖用品。

“雷响惊蛰前,四十九日勿见天。”意思是惊蛰之前出现雷阵雨,将进入多雨天气。

“小满勿种田,宵夜勿得眠。”意思是到了小满时还未种完早稻,日夜难安心。

“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吃了端午粽子,还有较冷的天气。

“夏至排谷粒。” 到了夏至时早稻都抽穗了。

“春无三日雨,夏无三日晴。” 这是方言中常见的反意句,并非无雨无晴的意思,实际上说的春天下三天雨就叫苦,夏天三天高温伤农作物。“秋分白咪咪,晚稻谷穗齐。”到了秋分,晚稻都抽穗了。

“秋天老北风,晒死河底老虾公。”意思是秋天经常北风吹,天大旱得河底也开裂。

“秋雨大大,胡琴拉拉。”这里的大大二字是形容下雨声,秋天下雨不误农事,拉二胡开心。

“冬压如浇,春压如烧。”冬天给大小麦压些杂草如施肥,而春天再这样如火烧一般了。“七月半蚊子死轧钻,八月半蚊子死一半,九月半蚊子变老虾。”意思是七月半蛟子叮咬厉害,八月半蚊子只存活一半,九月半难得看见的几只蚊子如虾一般。

“云撑南水成潭,云撑北好晒谷。”云向南飘要下雨,向北飘晴天。

“南风刮潮,落雨明早。”意思是南风刮得地面潮湿,明天一大早要下雨。

“云像鱼鳞斑,晒谷勿用翻”。意思是天上的云像鱼鳞形状,天气很好,晒的谷子不用去翻动。

“一九二九,滴水勿流。”勿流意思是结冰。

“三九四九,结碎掏臼。” 天冷得将用作做年糕的数百斤重的大石器掏臼也裂开。

“五九四十五,墙头树枝洗辫子。” 一种用于篱笆的植物,叶子采摘揉碎可洗头,意思天气热了,是这种植物早已发芽变大叶子。

“六九五十四,笆大抽嫩枝。”用作篱笆的所有植物开始发芽。

“七九六十三,破衣两头甩。”意思是中午放工得脱下外衣了,放在肩上。

“八九七十二,黄狗叹阴地。”意思是天热得狗伸长舌头喘气,因为狗是无汗腺的动物,天热时靠张开嘴排泄体内热量。

“九九八十一,苍蝇打大跌。”意思是天热得苍蝇也到处都有,打大跌意思是热闹。接下来是十二个月节气歌;

一月嗑瓜子(春节吃瓜子),

二月放鹞子,

三月下秧子(播早稻种子),

四月上坟坐轿子(清明有钱人扫墓),

五月吃粽子,

六月摇扇子,

七月老三拿银子(老三指鬼,七月是鬼节,银子是纸钱)。

八月月饼加馅子,

九月吊红加柿子,

十月金杆加桔子(金杆是一种桔皮类小水果)。

十一月落雹子,

十二月冻死凉亭叫花子。

以上是我所搜集的农村气象和节气的谚语,相信民间还有不少此类谚语,被我这个学识肤浅者遗漏了。但不论怎么说,我为发掘和传承农村古老的文化遗产而不懈努力着。

作者简介

盛常国

盛常国,男,1962年出生于宁波奉化农家,2001年起,有文章在省内外刊登。距今共采用各类文章400余篇,获名次奖10余项。其中散文《乘轮船》获《文学港》征文一等奖,故事《修鞋》获省第七届故事征文一等奖,书信《岳母大人,你的大爱如海》获全国十佳书信之一。曾获奉化政府颁发的十佳杰出残疾人称号。现为宁波市作家协会,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奉化区作家协会,奉化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编辑:木子叶寒
□摄影:愚者多闻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