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窑青瓷蛙形器——'青蛙之怒'

 RK588 2022-07-17 发布于美国
图片

​   先秦文献中有记载越王勾践“礼敬怒蛙”的传说,相传,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打仗,将士斗志不足,恰好勾践的车下有一只青蛙蹲坐在雨里,“怒目而视”,威风凛凛。于是勾践命令停车,行“轼礼”,表示对这只怒蛙的敬意,所谓“伏轼怒蛙以募勇士”。据说从此以后,他的军队逢战则怒,人人奋勇,终于打败强大的吴军。一种有文化,被神化的动物——蟾蜍,从史前时代开始,蟾蜍的形象就作为神物进入到信仰体系,进入到艺术创作中。

图片
​   三国吴、西晋时期,越窑青瓷器出现大量仿动物器,如盘、洗、尊、烛台、水盂、罐等,器物上出现兔、羊、蛙、虎、熊、鸟等形象,这类器物都制作精美。
图片
   ​我们的印象中,中华民族总是龙图腾为主,但其实先民最早的图腾种类五花八门,根据当时的文献记载,青蛙(蟾蜍)是当时的主要图腾,将蟾蜍作为吉祥富贵的象征,有招财纳福的功效,也有养生、辟邪的用途,因此,很多器物都是青蛙(蟾蜍)的造型。要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兴起的时候,道教中的青蛙是祥瑞长寿的象征,早在7000多年前,古代越人以水稻种植业为代表的农业已经相当发达了,蟾蜍是一种捕食苍蝇、蚊子之类有害于农业的昆虫,先民们发现蟾蜍的这种功能之后,便将它认定为农业的守护神,于是便将蟾蜍的形象画在了用于储存粮食种子的陶罐之上,以此祈求来年农作物的丰收。青蛙是益虫,吞食虫害,保护庄稼,对于主要从事农业的越人来说,青蛙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大量出土的带有蟾蜍或蛙纹的陶器来看,我国先民从远古时期就有了蟾蜍和蛙崇拜习俗。
图片
​   说起历史长河夹缝中的那些不会说话的陈物,有多少故事,恐怕永远不会有人知晓,但它们就在那里,沉默不语,却道出了千年沧桑和曾经有的那片刻欢乐。
图片

▼三国 吴 越窑青釉蟾形砚滴
现藏于鄂州市博物馆
图片
​​​

▼西晋 越窑青瓷蛙形水盂

   大英博物馆藏

图片

▼西晋 越窑蟾形砚滴

   1976年湖北省鄂州市出土

   高7.8厘米、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图片

▼西晋 越窑青瓷蛙形水盂 

   成交价7560美元

图片
图片
图片

▼东晋 越窑蟾形砚滴

   1957年福建省南安市丰州华侨中学狮子山东晋咸康元年(335年)墓出土

   高6.2厘米、现藏于福建博物院

图片

▼东晋 越窑青瓷堆塑蛙纹四系罐 

   成交价5500美元

图片
图片

▼新石器 马家窑文化彩陶蛙纹壶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图片

▼新石器时期 马家窑双耳蛙形彩陶壶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图片

▼越窑蟾蜍砚滴

   慈溪博物馆藏

图片

▼铜蟾蜍砚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18世纪竹根雕蛙

   拍出212万港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