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玉器 | 玉雕人物的赏析之寿山石篇

 中玉文化研究会 2022-07-19 发布于北京

导 语

明清时期是玉器中的人物造型及图纹发展的极盛时期,这个时期人物雕像的制作数量大大的超过了以往,随着科技的发展,技巧越来越娴熟,工艺越发精细。

清代玉器艺术中的人物造型与图纹,由于其材料小,不宜表现,所以远不如其他质地的雕塑品那样浑厚而有气势,然而它却又以小巧精美而取胜。对人物塑造上与当时盛行的“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社会风尚紧密结合。福禄寿三星应运而生,一些玉佛像、玉观音、玉罗汉也不断出现,丰富了当时的玉器艺术创作题材。

清代 寿山石伏虎罗汉

清代 寿山石抱狮罗汉

清代 寿山石雕寿星

清代 寿山石雕太白像

清代 寿山石立姿观音

清代 寿山石弥勒佛

清代 寿山石送子观音

清代 寿山石坐姿仙人

清代 花寿山石老人骑马图山子

清代 白寿山石观音立像

清代 白寿山石寿星

寿山石是我国独有的名贵彩石,质地莹润,色彩斑斓,柔而易攻,为制钮名石,主要分布于福州市北郊与连江、罗源交界处,品类达百余种之多。寿山石一般可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据载,寿山石的大量开采始于宋,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往汴梁,成为达官贵人几案欣赏之物,寿山石的收藏自此而始。元末始以寿山石制印,并延续至今。明、清时期,寿山石的雕刻及收藏愈加盛行,原石收藏亦蔚然成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