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出潮汕|广东土楼王,大埔花萼楼

 楠哥视觉 2022-07-20 发布于广东


走出潮汕第二篇,为大家介绍有广东第一土楼之称的花萼楼。花萼楼距离第一篇介绍的百侯镇很近,位于广东省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近400年历史。因圆形楼形似花萼,又取兄弟邻居乡村相爱之意,所以取名为“花萼楼”。

门口的新房子严重破坏了景观

内部非常整洁干净

花萼楼保存得比较完好,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古建筑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改造成旅游景点,楼内居民全部搬出,内部洁净,各楼层之间可以自由穿梭,内部完全没有摆摊设点等商业活动,游览起来特别舒心。

花萼楼处于深山之中,路不太好走,途径破破的省道和6公里过山车般的山路。但也许正因为交通的不便,才让她保存得这么完好。

我是去年国庆假期去的,远离人山人海,非常宁静。中午在村民家吃他们自己养的鸡,自己种的菜和茶,感受很是独特。花萼楼门票10元,问他们能不能中午出来吃饭后再进去,回答说“可以可以,进出几次都可以,明天再来也可以。”

花萼楼楼内有面积约283平方米的圆形天井,由大小不等的鹅卵石铺成,寓意着人们祈求丰衣足食的心愿。天井一侧有口古井,作防火和生活之用。天井的中心装饰着一个直径3米的古钱币图案,图案和天井内的排水沟构成了一个“九”字图,寓意着:水是生命之源,水进口和排水沟构成一个九字,象征长长久久、生生不息。楼内还有砻、碓等常用生活设施。




花萼楼是大埔客家民居建筑中一个气势恢弘,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广东土围楼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筑,是世界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联丰花萼楼建筑工艺和风格,源于古代中原民居建筑,在传承和创新传统生土建筑工艺的同时,也传承了客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聚族而居文化传统的见证。联丰花萼楼设计精巧,结构独特,显示了客家人圆满、团结、平均、平等的生活理念。



旅游指引

地点: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导航“花萼楼”)
适合游玩:一年四季
游玩时间:两小时以上
提示:周边可以一同游玩的有大埔县城、百侯古镇、西河镇等,目前从澄海过去没有高速,建议一路游玩到梅州市后通过高速返回。

过往推文

(87)隆都镇|前美明珠 文园小筑

(88)青山绿水狮峰村 莲叶田田白鹭湖
(89)炎炎夏日好去处-汕头1981特区

(90)莲华镇|隆城之夜-灯光和小河
(91)樟林南社池·鸟语荷香生态美
(92)走出潮汕|中西合璧建筑大观园-百侯古镇
(93)最抚慰人心的是孩子的笑容
(94)溪南南砂|盛夏的“紫薇诗会”
(95)溪南南砂|“潮汕厝,皇宫起”之典范-陈氏家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