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晖|【长篇历史小说】铁血孤臣谱(四十四):海壖整槊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2-07-21 发布于浙江




(四十四)海壖整槊




文/李晖

长亭在宁海东乡,三门湾沿海,北近象山石浦港,西南接蛇蟠、健跳,东接舟山群岛;近有临门三岛,南田、高塘、花岙成犄角之势。以前鲁王建政舟山时,此地曾辟为浙军屯田驻兵之处,亦是张名振、张煌言苦心经营的海、陆基地之一。


1659年底,经历九死一生的张煌言又开始招募旧部,树纛鸣角,渐图发展。据传,长亭山头村村东的西山庙曾是张煌言战后的临时指挥部。一些在北征中被打散的残部也纷纷赶来相聚,如宾僚徐允岩的来归(张煌言在《徐允岩诗集序》中有载;惟徐子允岩从最久。余高其节,犹侯生、鲁仲连先生,不欲烦以吏事;而徐子故曾请缨、挂组,居然逋臣也。己亥秋,从余入江;余下名城数十,徐子多所赞襄。迄延平王兵衄于金陵城下,余提孤军走英、霍山,徐子擔簦躡屩仓皇山泽中,几欲与余共嘗秦军,格斗以死;……余遂劝其祝发,伏匿山中。……既而我师竟溃,余以间道还海上;徐子复间关来归,出其新制,皆酸楚不可读。)张煌言于是为其作诗序。


长亭当地也留有不少遗迹,如石塘庵、西山庙等,庙后至今仍留有石砌围墻和石库门三扇,伍山下湾塘小山岗上有张苍水部队驻地遗址,旗山还有五个大平坛,为当时的练兵场所。旗山山顶有烽火台和兵器库遗址,据说都是张煌言当时练兵所遗留。西山殿内原有一块《山头重筑海塘碑记》,为张苍水南京战后在长亭整槊时亲撰:


“台之缑城,枕山负海,其东鄙,即尾闾也。有乡名长亭,吞吐潮汐,居民日与鱼鳖为邻。而地脉涌出,赘附一沙,与龙山相峙对,地号山头,实沮洳场也。……迨国变频仍,鳞介易我冠裳在,十余年来,义旌遍海外,戎服繁兴。海滨遗黎,朝秦暮楚,供亿竭于两国,民力用是益殚……余自乙酉倡义,飘泊海曲有年,近复鞠旅于缑城外岛,闻之怅然……出金五十为倡,鸠工经始。而义士冯等为之醵金钱,聚土木,以虔其事。大抵富者输财,贫者输力,靡不奔走恐后。因就其故址,增以新防:凡埤者崇之,圮者累之,阙者修之,薄者丰之。自冬徂春,盖三阅月而工始千竣”。


可见他在长亭驻扎期间,心系桑梓,计划以三门湾作为根据地准备长期活动,并为当地老百姓筑堤捍潮,自耕自屯。第一年就和山头村百姓,军民合筑成门前塘,又围一河作淡水灌溉。清学者全祖望在《明故权兵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侍讲钱公神道碑铭》也载,“小住缑城,而陂塘之利传之无穷”。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他,至今这条海塘也称之“王爷塘”(煌言之谐音)。


《东洲王氏宗谱》亦载:“明末时,弘光南都失守,于台州立鲁王监国……,张鸣俊(名振)结寨海岛,宁波张璜贤(煌言)集兵海上……阮六领兵破宁海……,郑国姓拥兵闽中,自福建沿海攻南京,兵败,仍散舟海中……”



张煌言何以会选择宁海长亭这块僻偶之地作为反清复明的立脚之地呢?其一,前鲁王建政舟山时,昌国、硐樵、长亭、临门一带曾为屯田驻兵之地。其二,因1655年张名振、张煌言与陈六御合兵再取舟山,迫使清台州守将马信投降,台郡临海一带曾辟为南明控制区。其三,阮骏曾于1658年郑军南返途中攻宁海(旧属台郡),郑成功还派兵攻克台州、海门卫、黄岩县、磐石卫、乐清县等浙江沿海要地。从而控制了整个三门湾全境和浙东沿海诸岛屿。其四,张煌言北伐时,叶振名应煌言部将符文焕之请,暂统义军,至是,张煌言返回南田后与之相会,复归兵权。


另外还有一些张煌言并不知道的情况;郑成功于长江战后退出崇明时,曾委忠靖伯陈辉督水师前镇阮美及都督罗蕴章、李顺等水师泊驻舟山,以控制上流。又以右提督马信同左冲镇黄安陆师镇守舟山应援,又以挂印都督李必管舟山地方之事。同时又以两镇驻守林门、南田。现在郑成功部虽然南京兵败,然尔舟山至三门湾一带仍在明军控制之下。


正因为有这样的基础,所以,张煌言以宁海长亭为陆上立足点,活动范围应该以临门为中心,包括南田、高塘、花岙,外接满山、田湾岛、五屿门、蛇蟠岛一带海上区域。


同年十二月,郑成功知他死里逃生且兵员损失殆尽,又调拨原驻临门的二镇归他建制(按郑成功军事编制一镇统兵2200人),兵势复振。加之南京败后的将士辗转来归,岛上原留守人员也归还建制,可见整军初见规模。


他在《岛居八首》中自豪地吟诵,“据水轩辕法,依山壁垒横。只此扶桑国,居然细柳营”,说明当时招兵已经初具规模。张煌言凭借自己的威望,重新召集部队,很快又形成了一支颇有战斗力的水师队伍。

    
驻屯长亭期间,有一次夜宿石塘庵,张煌言与主人讲起定西侯张名振往事。共同的抗清经历,昔日的友谊,袍泽的托咐,令他唏嘘不已;他和张名振总是生死相随,不弃不离;结果张名振竟然出师未捷身先死,他自己也是九死一生,肝脑涂地,种种境状,能不令他感慨万千;于是他写了一首《寄宿石塘庵,与居人道定西侯往事》七律诗,追忆亡友:


汉腊谁留十五年?琴亡岛屿尚苍然。
野人偏爱甘棠树,义士犹吟华屋篇。
海有浮鸥怜后死,村无眠犊忆前贤。
请看缑岭今宵月,可得将军勒马还!

    
据传,至今满山岛上及旗山山腰都建有孤魂祠,除了祭祀海上失事的渔民外,更有可能是张煌言余部祭奠反清复明而牺牲的英灵。至于旗山顶上烽火台前的两座土墩,相传是张苍水部队遗留的武器库,传说并非空穴来风,也许有其来历。


长亭整槊不久,张煌言便就率军回到临门。岛上有他以前的屯驻基地,特别是南田岛上有大片平整的耕地,更成了他屯兵的理想之地。且又扼控浙海通道,其外有金齿、八排等岛屿拱卫,内有土地广沃的南田岛可供耕种。


明代王士性《广志绎》云:“宁台滨海,皆有大岛,大姓聚居。国初汤信国奉敕行海,惧引倭,徙其民市居之……。宁海《崇祯县志》亦载,“洪武初(1387年),明信国公汤和以地近日本国,易于通倭,撤南田岛居民,废昌国卫,尽徙三岛居民。”从此,临门诸岛孤悬海上,久为驰禁之地。由于历史的原因,撤迁后这一带实际成了两不管的海域地带。


回驻临门后,张煌言又把长江之败和今后打算通报给寓居金门的鲁王朱以海,他写了一份《上监国鲁王启》:“臣自入长江,先驱直夺镇江炮口,即复孤提本辖船兵深入上游,传檄而下,徽、宁、池、太四郡、和州、无为二州及招降溧水、溧阳、高淳、建平、庐江、巢县、舒城、含山诸邑;通计得江南、北府州县三十余城,遂驻札芜湖,且抚且恢,水陆兵至万余。岂意延平藩师溃於金陵,仓猝南还;臣之孤军,竟陷重地。”


“……提三千余众转战千里,相持廿七日,屡有斩获;……徒步二千余里,赖义士扶卫,始得生还海上,……臣垂翅之余,百事艰难,芹曝之献,容俟后期。”“……志犹未已,力图收烬,以冀桑榆之效。幸而散亡渐集,正在整槊,俟时而动。奈囊空釜罄,力不如心。茲藉延平藩同仇谊笃,分地给兵;或可厉秣,俟时而动耳。”


虽处困厄,但心中恢复之志丝毫未曾动摇。永历朝得报后亦派员予以抚慰,张煌言在临门接待了闽峤信使陈文生侍御,还一道拜访了隐居同岙的黄粹伯(即王瑞伯,宁波一带著名的侠士,曾追随钱肃乐起兵抗清,任都督佥事副总兵,兵败后隐居同岙务农),除夕之夜他又写了一首《己亥除夕》诗抒志,;


湖海椒觞十五星,故园咫尺却扬舲。
流年与日相将去,归梦兼愁总未醒。
腊鼓何如鼙鼓急,闽船犹並越船停。
春来消息茫无据,起把菱花仔细听。


尽管折冀垂翅,尽管逆水行舟,张煌言复明志向始终如一。长亭整槊后,他即想再次出征,联闽共举大业;连大年三十夜还枕戈待旦,候汛待帆。这是何等的苦心孤旨?但年夜的腊鼓声还是打扰了他的清修,“归梦兼愁”,多少勾起他些许乡思。


张煌言自从乙酉附义以来,十几年赴汤蹈海,出生入死,栖江横海,三过家门而不入,故诗中称“故园咫尺却扬舲”。特别是南京战后,“虏庭以余倡义既久,屡复名城,遂逮及族属;旦开告密之门,波及亲朋,搒掠备至,闻之泫然”。他的妻子和儿子万祺已被清方拘押钱塘,“初称善抚,一年后始押”;至今已届七年,清方百般利诱,逼其归降,但张煌言一口回绝。虽然舐犊是人之常情,张煌言也有过担心,惧怕家属遭遇不测,但为了国家大业,为了民族大义,张煌言只好弃个人情感于不顾,心如铁石。但除夕之夜的爆竹声,海岛军营的谯鼓声,无不深深剌痛着张煌言的神经;


辛卯年父亲亡故,妻子披麻戴孝,“灵车独挽”,代夫送终;而生计困顿,度日如年。“釜原兼绝,机梭屡空”;特别是已亥年妻儿被羁,拘押在镇江将军家里时,他五内俱焚,几次作诗怀念,《得家信有感》《代内人狱中有寄》,聊寄关切之情,佛仿妻子的落难在他也有切肤之痛和剜心之感觉。“衰门既零落,空闺谁贞艰。”他努力想象着妻子被羁押牢狱受难的情景,“兀然生死魂,並作鮫珠潸”。他觉得对不起结发夫妻,因此便有“流年与日相将去,归梦兼愁总未醒”的叹息。报国志未酬,家已先破;事业未竟,人已白头。国难家仇一齐袭来,虽然志不少挫,但心里已是柔肠百转。


黄宗羲在其墓志中称;“既闻父亡,一恸而绝,及醒后不再哭,念已破家殉国,父死不葬,又妻子颠连,无以存活,故终身不畜一姬侍。”


郑成功部将马信,在投明之前,曾任清台州副将,驻守临海。乙未年末(1655)曾对煌言提及,要将临海陈函辉之女许与张煌言,被他婉拒;“不能有污于忠烈之后。”实际上,他是不愿有负于倍尝苦难而忠贞不二的夫人。他一生不纳妾不娶小,只一妻一儿一女,他要以自己的坚贞回报夫人的忧勤。


(未完待续)


公告


本文作者郑重声明:未经作者同意允许,任何个人和组织机构不得擅自使用.修改.改编。


作者简介

李辉

李辉:网名柴门,笔名修人,男,1952年10月出生,汉族,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宁波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宁海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跃龙诗社副社长、宁海徐霞客研究会会员、兼宁海史志研究会会员。长期钟爱诗词文化和历史文化,作品多发表于《浙江当代诗词选》《浙江诗词楹联》《浙江诗潮》《西湖新咏》《当代宁波诗词选》《今日宁海》《徐霞客在宁海》《宁海文史》《跃龙诗声》《宁海当代诗词选》《缑乡风情录》《诗咏宁海三百首》《宁海当代诗词精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