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到底高明在哪?看腾笼换鸟之策就懂,难怪毛泽东说他厉害

 河南奇兵 2022-07-21 发布于河南

毛主席在点评历史人物时,特别推崇刘邦。

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刘邦是封建社会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这话,后续毛主席在不同场合都表达过,还在读《史记·高祖本纪》时批注说: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文章图片1

(读书的毛主席)

这话如何诠释咧?

1962年他跟身边人讨论刘邦时又说:刘邦比项羽强,取得了天下,主要原因有两点,一个是他决策对头,一个是他用人得当。

决策对头是成功的枝干,树木没有枝干难以存活。

用人得当是成功的树叶,树木没有树叶何来繁茂。

文章图片2

(刘邦)

一个事关存亡,一个事关发展,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决策对头上:作为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毛主席,深知决策对于成功的影响力,也因此特别欣赏刘邦。

因为刘邦前前后后行事做派,都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正确的方式。

比如进关中之后,没有血腥报复而是招降纳叛、约法三章,笼络人心,这一切,都让秦人感念刘邦,也让巴蜀三秦成了刘邦争霸天下的基本盘。

弄得刘邦驻军灞上时,不少咸阳百姓自发慰问汉军,高呼刘邦仁义之主。这也是刘邦军后来能“足兵足食”的根源。

就算在如何一败涂地,也能快速恢复,因为民心所向吗。

文章图片3

(楚汉格局)

后来的一件事也说透决策正确!

话说在刘邦派遣韩信平定三秦后,就顺势占据了关中。

拥有了关中的刘邦干了一件事:将曾经大地主和王公大臣占据的大量修花园、建亭台楼阁的土地,无偿分发给了没有土地的老百姓。

这做派让无数百姓山呼万岁,也让百姓有了吃的,有了活路,让刘邦有了向心力。

出生底层的刘邦,明白老百姓要的是什么,丰衣食足而已,他给了老百姓这些东西,就解除了老百姓的疑惑,也让老百姓的困惑没了。

疑惑没了是信任,困惑没了是支持。

这出征,当然无往而不利啊?

这就是决策对头的重要性。

文章图片4

(打仗打的是人心)

除了决策对头之外,用人上刘邦也颇有建树。

按毛主席说法就是(1952年10月游览龙山时谈话回忆):楚汉相争,刘邦取得成功,而项羽败了。刘邦的用人之道比他好,所以有萧何、张良、韩信、曹参、樊哙、陈平等文武百官跟随左右,而项羽仅有一个范增,也用不好,最后只好成为孤家寡人。”

人才,人才。

唯有人才,才是成事根本,我党我军中那无数铁血战将,无一不是当时的英雄人杰。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在建立新中国的使命感召下,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这不就是用人得当吗?

反观主席的对手,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重用嫡系,只看出生,排斥异己。

文章图片5

(项羽用人)

关于刘邦的用人之明,毛主席曾在1962年的“七千人会议”上说过一个故事。

有个知识分子名叫郦食其,去见刘邦。

有个知识分子名叫郦食其,去见刘邦。

初一报,说是读书人,孔夫子这一派的。

刘邦答:现在军事时期,不见儒生。这个郦食其就发了火,他向管门房的人说,你给我滚进去报告,老子是高阳酒徒,不是儒生。

管门房的人进去照样报告了一遍。好,请。请了进去,刘邦正在洗脚,连忙起来欢迎。

郦食其因为刘邦不见儒生的事,心中还有火,批评了刘邦一顿。

他说,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为什么轻视长者!

这时候,郦食其已经60多岁了,刘邦比他年轻,所以他自称长者。

刘邦一听,向他道歉,立即采纳了郦食其夺取陈留县的意见。

文章图片6

(高阳酒徒)

这就是高阳酒徒的故事。

一个狂妄的儒生,遭遇了刘邦的不雅对待,直接斥责刘邦,说他这是不对的。

刘邦立马从善如流,重用郦食其,足见刘邦的豁达大度,从谏如流。

除了这之外,刘邦对待陈平的故事,也让毛主席津津乐道。

陈平从项羽哪里来投奔,刘邦特别高兴,就问他:你在项羽哪里干啥职位啊?

陈平:干都尉。

刘邦一听,二话不说,就让陈平在汉军这里也当起了都尉。

这让不少听见消息的臣子惊讶了。

一个个询问说:刚来投奔就当这么大的官,这陈平可不是好人啊,属于道德品质败坏的那一类人,盗嫂受金的事都干过,重用这样的人,真好吗?

刘邦一听不为所动,反而跟众将说:他的智慧你们谁能敌呢?

所谓用人之长不问其他,后来的曹操不也是这样唯才是举吗?

文章图片7

(陈平)

随后陈平献策说,自己要去瓦解项羽阵营,隐隐透漏出需要钱办事。

这刘邦毫不担心陈平的节操,挥手就给了四万金给陈平,让他自己看着办,只要能成功,钱随便你怎么花。

这信任,这气度,这大方,陈平惊讶了!

惊讶过后,陈平圆满完成任务不说,连钱都不爱了,带回来花费清单找刘邦报账。

刘邦看都没看直接说:你都拿着,我信你,只要事情办得好,多的是你的。

有毛病的人才,不也是人才,这就是刘邦的用人得当。

文章图片8

(楚汉)

正因为此,汉朝建立后,在跟群臣讨论成功根源时,刘邦毫不谦虚地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刘邦就是这么一个关键决策正确,而且用人得当的人,受到了伟人的高度评价。

这是刘邦打天下时候的故事。

那么刘邦坐天下时候的故事,伟人爷爷没说,就容阿斗我班门弄斧多说几句。

文章图片9

(皇帝刘邦)

这几句,就是我自己的理解了!

坐天下的刘邦,能坐稳天才,关键在于他的偷梁换柱之策。

这偷梁换柱啥意思咧?

就是让原本占据天下舆论场核心地位的原本六国贵族们,成了自己的拥护者,将他们从关东换进关中,然后让自己的儿孙们,填补了这群人离开之后的权利真空。

最后自己坐稳关中,让儿孙诸侯王们遏控关东,成就了汉朝的铁板江山。

文章图片10

(项羽)

这决定性的高明决策,要从秦末农民起义时代说起。

秦朝末年,天下风起云涌,无数诸侯国纷纷复立,成了新时代的反秦诸侯。

诸如楚国、齐国、韩国、魏国、赵国、韩国,这样国名的出现,意味着天下如果不出大变故,将重回战国七雄的光景。

可谁曾想。

项羽的横空出世,还有刘邦的厚积薄发,让曾经的六国贵族,成了明日黄花。

项羽是谁,西楚霸王啊!

在巨鹿之战风卷残云后,就带领诸国联军进军咸阳,一鼓作气灭了秦帝国,也用鸿门宴让刘邦俯首,让天下臣服。

臣服之后,项羽干了一件事,这就是谋划深远的分封18路诸侯。

这深远的谋划,有项羽志在天下的算计。

文章图片11

(霸气)

分封后的项羽,因为贵族身份成了东方六国旧贵族的代言人

反观刘邦,999k金纯屌丝的他,因为身份问题,成了秦末风云中的屌丝代言人。

一个代表贵族,一个代表屌丝。

楚汉之争,不过是贵族和屌丝之争。

按常理而论,占据生产资料大多数的贵族,是没理由败给屌丝的,但项羽却犯下了一个错误。

这错误就是,志在天才的他,虽然是旧贵族代言人,却将旧贵族得罪死了,让自己失去了最能帮助自己的支持者。

比如,他废了韩王成,直接吞了韩国,跟韩国旧贵闹掰。

比如,他杀掉义帝,跟楚国旧贵翻脸。

比如,他挑起齐国贵族内斗,指望火中取栗,却引爆了齐国,让田荣成了敌人。

这三轮挑拨之后,项羽成了旧贵族的敌人,齐国也和楚国也成了对手。

无奈的项羽,只能和齐国对战,打得昏天暗地,这就给了屌丝代言人刘邦机会。

文章图片12

(韩信)

项羽忙着打仗,刘邦派韩信一鼓作气搞定三秦,挖了项羽的根。

刘邦的断然进攻,让六国贵族找到了新的主心骨,他们纷纷抛弃项羽,让项羽这个曾经的旧贵族代言人,成了众矢之的。

就算项羽神勇无双,能在彭城之战用3万人击溃56万人,打得刘邦丢盔弃甲,但依旧无法挽回局面。

因为倒行逆施的项羽,不得人心!

之后就是楚汉之争那几年,人心尽失的项羽,让六国旧贵族都成了刘邦的人

张良,韩国贵族,跟刘邦打项羽,魏国和赵国的后裔,也抛弃项羽成了刘邦的人。

这一来二去,项羽败了。

战乱之后,六国贵族也不成气候,成了过去时,反而是很多诸如刘邦这样的屌丝,称王称霸成了诸侯。这就是汉朝建立之后,七个西汉异姓封王的由来。

这七个人,除了韩王信是贵族之外,都是诸如韩信、英布、彭越、吴芮、张耳、臧荼、卢绾,这样的屌丝。

文章图片13

(异姓王)

这群人有刘邦的部将,发小,盟友,也让称帝后的刘邦心神不宁。

于是,就有了后续的削藩战争。

行将就木前,刘邦终于剪除了七个异姓王中的六个,唯一一个还存续的只有威胁不大的长沙王吴芮。

也是在这个时段,刘邦践行腾笼换鸟的国策,给后来汉朝天下的稳固埋下了伏笔。

这国策就是:将原本的六国旧贵族全部迁移到关中,将他们置于自己的眼皮底下。

文章图片14

(刘邦晚年)

这举措的重要性有三!

第一:充实了关中的人口,助力关中恢复经济,加强西汉王朝中央政府的实力。

第二:将东方六国在关外的势力连根拔起,让他们后续没了造反的可能。

第三:将东方六国贵族收编后,地方出现权利真空,这个真空就让刘邦的同族和后裔去填补,让他们代替刘邦稳固这天下时局,就算出了问题,天下依旧是刘家的。

文章图片15

(心眼多的刘邦)

这算计,可谓接连三层啊!

第一层:让汉朝中央政府,有了实力和底气,还有层出不穷的人才,这也是汉朝名将多出自“六郡良家子”的根源。

这群人本就是贵族之后,一个个也是精英人才,这些人换个地方依旧延续家风,成了汉朝的栋梁之材。

比如东汉名将马援,就是赵国马服君赵奢的后代(赵括家),他家去关中,就是因为刘邦的移民政策。

刘邦这一手,高就高在将后世移民实边反其道而行之,在汉朝初年那个民生凋敝的时候,壮大中央力量,也让关中地区彻底成了汉朝基本盘。

以上是第一层算计,那么第二层算计是啥?

这跟第三层算计让刘姓诸侯王分封关外,在关外弄腾笼换鸟合起来就是一套组合拳。

组合拳过后,原本在地方占据优势地位的大家族被腾空,刘邦自己家里人过去,作为继承人。

这做法的好处是,能尽快清除地方上的六国势力,降低六国文化对于关东地区的影响,然后借力分封的刘姓诸侯王,给予他们军政大权,让他们能尽心尽力恢复关东经济实力,传播汉朝文化,最后融入汉朝大一统之中。

文章图片16

(战争不是办法)

最后这谋划百年的举动,在刘邦死后,历经文景之治的繁荣和平乱,在汉武帝时代达成了目的。

文景之治时代,关东边远区域,因为刘姓诸侯王的治理,经济恢复了,文化也趋同与汉朝了,最后虽然因为削藩,发生了七国之乱,可破坏性也在可控范围内!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给汉武帝的“推恩令”打下了基础,也让汉朝在汉武帝时代迎来了汉武挥鞭的盛世。

这盛世何以出现?都在刘邦的深谋远虑!

他用决策正确,用人得当,打下了天下,又用腾笼换鸟之策,让汉朝渡过恢复和发展期,迎来了繁荣。

不过,这精妙的决策依旧有隐忧。

这隐忧就是后续影响中国数百年的地方豪族和门阀。

因为经济的发展规律,一直都是强者恒强。

当一群人长期占据经济中枢地位时,他们的其他欲望也会增加,诉求也会更多,这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发展规律。

文章图片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