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第一港:漳州月港

 金浦茶馆 2022-07-21 发布于福建

明代以前,福建茶叶作为贵重的物品,主要用于贡品、上流社会或者赠品,内销少市场,外销不成气候,茶业发展缓慢。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下诏,令罢造龙团,惟芽茶以进。所谓芽茶,就是指我们现在所用的散茶叶。饮茶进入到了散茶法时期,并延至今。

煮水泡茶

    沏泡散茶使茶饮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加速了紫砂壶、瓷器(瓷杯、瓷壶、瓷盏、瓷盘)产业的兴盛,促进了茶文化的繁荣。明末清初,福建的红茶、乌龙茶制作工艺逐渐走向成熟。与之相适应,东南沿海一带的饮茶风尚,逐渐发展成与乌龙茶香高、醇厚、耐冲泡等特征相适应的功夫茶泡法。特别是闽南,尤其是漳州,首先开创了功夫茶习俗。广大平民百姓为之如痴如醉使中国的茗饮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内销的扩大,促进了外销的增加,直接带动外国人引进并喜爱上了茶叶。

   十六世纪之后,福建的海丝茶道、万里茶道先后兴起,茶叶的产销迅速发展。从有关史料分析,福建茶叶的大量出口,则是明清时期,明代月港、清代厦门港成为茶叶外销的主要渠道。

   由于思想僵化、自视过高,及受倭寇侵犯、海盗骚扰等因素影响,清时当权者多次实施禁海令,闭关锁国,错失了发展的机遇。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月港成为明代唯一合法的民间海上贸易始发港,是明代唯一合法的茶叶外销海上渠道,盛极一时,在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漳州月港

   月港(龙海海澄镇)位于九龙江入海处,因其港道(澄月溪至海门岛)“一水中堑,环绕如偃月”,故名月港。作为内河港口,月港港道水浅。海船出入受潮水限制,且不能靠岸,只能靠小船接驳。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却成为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

月港街市

   严行海禁是明代前期和中期的一项基本国策。明初政府申禁百姓不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府的主持下进行,如郑和下西洋。明中期以后,由于倭寇之患,明政府又厉行海禁,并封锁沿海港口,官府关闭泉州港,商人急需寻找出路,他们发现月港所处的位置既隐蔽又便利,便纷纷从泉州迁至漳州。

        1567年,明隆庆帝有限度放宽了“海禁”,福建巡抚涂泽民上书曰“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不久开放漳州府月港,并以月港为治所设立海澄县,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船主不得携带违禁物品,不得对日本贸易,须向督饷馆领取船引并纳引税。史称“隆庆开关”。在月港开放“洋市”,这个渔村小港便成为明朝“海上丝绸之路”唯一合法的民间海上贸易始发港。无数商贾满载着香料、药材和奇珍异宝扬帆而来,再将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远销世界各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