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创新浅论》(4)创新的内涵 | 创新从哪里来

 十丈红尘客 2022-07-21 发布于广东


创新从哪里来

前面说到了处处是创新之地,也就是说创新在任何一点上都能发生,从哪里都可能出发、触发。那么面对创新的发生发展和失败挑战,该如何理解“创新从哪里来呢?”我们对此梳理一下以便形成简洁的思路。
创新是作用在一切可创新的事物上的,作为这些可能被创新的客体而言,这些事物可以划分为四个基本状态,我们称之为:空、虚、实、满。
事物没有出现(但后来会可能出现)之前,我们称之为“空”,即看起来没有、空白一片、看不到摸不着。其背后是某些新事物在无形无踪的孕育之中,这种孕育是很难感知的,也有可能是孕育失败的。
事物刚刚露头有出现的初始迹象,但不确定是否能够发展成熟、成长起来,也不确定是否是昙花一现,抑或也不确定这个出现的苗头是否是假象,在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虚”,即看到了影子、迹象、苗头,还看不好是否能够“成气候”、“壮大”。
事物经过孕育、出现、发展之后,当其经过成长发育达到成熟、成形时,我们称之为“实”,即看到的是实物、实体、果实、实际。在这种情况下,事物的形态基本确立,整体全局性的变化将成形、固化。
事物总有一天发展到其不能在生长、成长的阶段,这个时候我们称之为“满”,即到了天花板、到了顶峰、到了折返点。在这种情况下,事物不具备成长性和增长性了,随着时间和竞争的持续,该事物将走下坡路,某个时点上该事物衰败、淘汰、消亡。
如果“创新”作为一个客体事物来看待,其自身也存在着“空、虚、实、满”的四个阶段,在这里暂且不展开。我们重点讨论施加在普通客体事物上的创新行为从哪里出现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敏感地察觉到:
“空”的时候,没有任何初始迹象,此时对于未知的探索、尝试、挖掘、实验等等是创新的一种,这种创新的内涵是“发现”、“发明”,即试图找到应该出现但还未曾出现的事物。此时完成的创新是最具有突破可能性的——从未知到已知。这多数是科学家和科研爱好者所承担的创新职责和使命。
“虚”的时候,实际上有了迹象,有了前人“发现”、“发明”的积累,此时进行的探索、尝试、挖掘、实验等是进一步的验证、证明、证实的创新类别,这种创新是第二个层次的突破——从已知到已证。例如,技术成果是一个事物客体,发现其过程为从无知到已知、应用其过程是从已知到已证。
“实”的时候,实际上事物已经成形、成熟、成长起来了,此时对其进行探索、尝试、挖掘、实验等等是属于完善性创新,这种创新是第三个层次的突破——从已证到可用。例如,从技术到实现产品的生产销售,就是这类“实”的状态,所开展的创新工作就是从已证到可用、到好用。此时的创新多由产品已经对应的需求和需求的变化来驱动,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探索和尝试。如果是漫无目的的探索和尝试,则又应该归类到第一种创新形态——从未知到已知的类别。企业所能做到的绝大多数创新都是如何实现“从已证到可用、到好用”的过程,而很少有企业能够做到、实施“从未知到已知”的创新,这对于企业而言风险、成本完全不成比例。
“满”的时候,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一方面事物“满满”、“充盈”很好的状态、形态,另一方面也是阻碍后来者、颠覆者、新出现者的障碍、阻碍。此时对该事物进行的探索、尝试、挖掘、实验已经到来尽头,这些创新和探索只能是另辟蹊径、调整方向、调换路线,这即所谓“不破不立”,此时的创新是第四种情形——从足用到否定,也可以说是从足用到放弃。
世界的一切都是在变化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处处有创新。因为,当一个变化发生之后,会连带已发生变化的连锁反应。在这连锁反应的周期里面,就会出现创新周期、产品周期,乃至经济周期,甚至是时代更迭。
因为变化,所以创新。因为都希望抓住变化的早期趋势和把握变化的趋势时机,所以创新。也更因为人类已知与其未知相比较而言过于渺小,所以探索没有止境。还因为,创新自身也是导致变化连锁反应的导火索,当一个创新成功之后,我们不难看到和想象,随之而来的会引起一连串的变化,这时新的机遇就在孕育发展的道路上了。
创新从哪里来,不知上面的描述是否说清楚了这个问题?如果再次给予概括的话,还得是抽象的看,创新在任何时候任何事物上随时都可能发生,但是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征。我想,这不是等于没说,理解和认识到这几个基本特点,就有助于举一反三,有助于感知认知,这也即所谓创新意识要强。
从人的内在自身角度,我们也可以给一个问题的答案:(1)对于个人而言,创新之来源在于其是否有创新意识。而这个意识是可以训练和提高的。(2)对于组织单位而言,创新之来源在于其是否有创新文化,而这个文化是可以建设和传承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