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汉斯·罗斯林”,他和他的亲人一起,写了一本很出名的书——《事实》,非常全面的总结了人们是因为天生的本能,而多数情况下无法知道真正的事实是什么。 作为读后感,想从这个角度简单的概括和谈谈,有利于偶然看到的读者,有算作是读完了这本书的课后作业。 首先,我先把汉斯总结出来的十项本能罗列出来吧,包括: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本能、负面思维倾向的本能、喜欢直线思维的本能、遇险产生恐惧的本能、以偏概全总结事物的本能、接受命中注定的本能、单一视角看问题的本能、遇到责任归咎他人的本能、情急之下乱了分寸的本能。 其次,若要在这里对这些本能为什么是阻碍我们知道事实是什么的遮蔽,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这里也有向感兴趣的朋友推介这本书的意思,如果你觉得汉斯的总结的主题是有道理。还因为,为了把这事说清楚,汉斯写了28万字、书中绘制了非常多的图表,还有他们富有创见的“气泡图”。 最后,也要举一些例子,当然,也包括进去了读这本书时的简简单单的思考。 以“一分为二”的本能驱动为例,我们通常会这样看问题:“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好、就是不好。”是不是?但是,汉斯说:“事情永远不是非黑即白。”这听起来像是说教,但《事实》的优秀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事实”的例证做了证明。若引用我们东方的思维,其实,就是“中庸”的思维,大家想想,是不是? 再比如,以“归咎他人”的本能驱动,汉斯的意思是,在我们找到“替罪羊”之后,就停止了思考。比如,买到一件不合格的商品,我就说是奸商。但事实可能不是如此,即不一定是由“奸商”造成的。 还有,我们一旦以“负面思维倾向的本能”驱动,在看任何事情的时候,宁愿相信对此事最坏的描述、最坏的可能、最不乐观的判断。是不是?但往往,事实是事情向最坏的情况发生的概率反而是最小的。受这个本能驱使,就“误导”了我们认清事实,或者不去沉下去了解背后真正的事实。 恐惧、情急这种剧烈的情绪发生的情形,我们都不陌生,在这个情形下,由于本能驱使我们的思维停止,无法做出依据事实的决策,往往造成判断失误、决策错误。好的办法是什么呢?不要相信最危险的情形一定会发生避免恐惧,不要在情急慌乱的时候做任何的决定,并形成习惯意识。 这本书我读的匆匆,很多内容没有仔细看,所以我上面的很多文字并不一定是经得起推敲的“结论”,当做是聊聊天的谈资尚可。 对了,差点忘了,汉斯真正想传递的还不止上面的这些主题。我认为非常非常重要的是:他和其他的作者在每一章的最后都有一个小节,名曰:《实事求是的方法》。这是我拿到书后就发现的,如果你想直接“摘这本书的果子”,不妨把前十章的每一个这样的章节多读上几遍吧。我差不多也是这个打算,因为,现在已经把这本书放回书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