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真的不要太过自我式

 一笔之秋 2022-07-22 发布于广东

都说没有完美的人生,也没有圆满的选择。

生活就是要经历无数次地犯错,无数次地接受,无数次地改正。

早点认清太过自我式的下意识行为,生活会轻松许多。

1、自我式感动

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我们每人都有别人不知道的创伤,我们战斗就是为了摆脱这个创伤。 ——卡尔维诺

前段时间聚会,被话题“自我感动式学习”、“自我式感动恋爱”深深地戳中了内心。

初听到这话题,就唤起了内心深处的很多记忆。

脑海里闪现出了卧室书柜里买了很久却未拆封的书,手机内存里收藏了无数未读的教程攻略以及那个认为喜欢就是一味付出不求回应的自己。

那时候我从未想过,自己所认为一直以来的努力,在别人看来不过尔尔,只是自己陷入了“我已经努力了”的自我感动中罢了。

随着生活、工作、感情的阅历越来越多,才懂得人生中有很多努力都是无效的,你需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做无意义的事情,不要自己感动自己,不要试图用没有结果的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人生最可悲的事,就是你的所作所为对结果没有半点帮助,只是因为自己遭受了一点痛苦,就误以为那是努力。

人的天性中本就抱有自怜的情绪,当我们在奔波的路上,稍微努力一点,吃苦一点,勇敢了一点点,就容易被自己感动得稀里哗啦。

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你要知道,在拼命前进努力生活的永远不只你一个人,很多人付出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这世界每个人都在努力都在奋不顾身,不是只有你受尽委屈。

2、自我式安慰

永远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其实很多时候,面对苦难和挫折时,同情自己往往意味着回避现实、逃避责任、降低标准和自我放纵。

有同情心是好事,但同情自己却会让自己一事无成。

很多人总是喜欢同情、安慰自己,常常用精神胜利、自我认定来解脱自己,主要是因为他们满足于现状,不想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 明明制定了学习计划,听不下去了课就安慰自己,明天开始好好学,不差这一回;
  • 明明下了减肥的决心,看到美食之后又安慰自己,只吃一点点没关系的,吃了才有力气减肥;
  • 明明已经决定戒掉游戏,可心烦意乱的时候又拿起了手机重新下载游戏,还心里默念自己玩的是最后一把。

说实话,人们在面临不幸或者遇到无法弥补的事实后,下意识地都会用自我安慰来逃避或者回避这件事。

可是也正是因为这种下意识的习惯性逃避,常常会因此错失了不少难得的机会,也错过了一些本可以抓住的人。

要知道,一个一直沉浸在自我安慰里的人,是永远也无法达到他所想要达到的目标。

与其自我安慰,甘于平庸,还不如向成功者看齐,明确努力的起点,努力改变现状,去努力奋斗,探索自己。

3、自我式欺骗

做人最重要的是绝不欺骗自己,可自己却恰恰是最好骗的那个。 ——理查德费曼

  • 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了这么一段话,说人总是羡慕着别人的生活,痛恨着自己的人生,一直喊着要改变,可是身体很诚实地逃避着一切。
  • 吃不了该吃的苦,过着所谓还算过得去的生活,从不努力争取,内心荒芜、世界空洞,总是用着励志的话来自我欺骗和敷衍,永远都是思想家,从来不是行动派。
  • 看着别人一步步地走在自己前面,过着自己羡慕的生活,告诉自己要努力,要加油,可是当第二天起来,昨日的豪情壮志和澎湃激情,都变成了今天的一个笑话。

的确回想起曾经,似乎所受过的最多的骗都是自己撒下了的谎,曾经立下过很多的目标和决定,信誓旦旦地说什么时候一定会实现,可如今真正做成的确没有几件。

可能我们天生就是一个演员吧,在生活中带上面具伪装自己,悲凉地欺骗别人,悲哀地欺骗自己,用着冠冕堂皇的话暗示自己,只为让自己焦虑的内心能够暂时安稳。

我其实一直相信一句话,生活中的很多坑都是自己给自己挖的,光阴的泥淖里,多少人,都是自己逗着自己玩。

当你不时地去审视自己的内心,观照自己的成长经历,可能就会发现,很多生活上的困扰,其实是自我编制的一种谎言。

你要相信在现实生活中,你的付出和获得,往往没有那么立竿见影,但你仍然对它抱有热情,深信在坚硬的石头上也能开出花来。

生活不需要自我欺骗式的努力、感动和安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