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元户

 陈龙辉01 2022-07-22 发布于广东

曾几何时,万元户是一个骄傲的谓称,是一个特定时代,对高收入人群的一种称呼,也代表了一个阶层。谁曾想,我是用公众号打赏这种方式做到的。

事情从2019年我做这个公众号起,做这个公众号的初衷是记录该记录的,怕年纪大了想不起,也给年轻一辈好歹留下点东西,留下点他们没有经历过的,现在讲起来简直是天荒夜谈般的故事。待我死后,也希望后人能继续写下去,就当个传承。

自从开通了公众号的“赞赏”功能后,首先它要审查你是否“原创”,其次它要你有一定的字数,其他的看你文章的质量。

我的全部打赏

自从20193月开通“赞赏”功能,好家伙,第一篇一共有二十二人赞赏,打赏了一百多元,此后,随着新鲜劲过去,我的文章也不温不火地很顽强地写着,一共写了有一百六七十篇吧,开通了“赞赏”功能的也有一百五十多篇,那天我看了看,居然有一万多块钱!吓我一跳。

我的第一篇打赏的

开始的时候,打赏我的人大多是好奇,都觉得我一个搞工程的能有啥写的,一定不会坚持多久,还有人留言,每次给我打赏二十,估计他是打赌我最多十篇二十篇就写不下去了,慢慢的他坚持不下去了,只是偶尔打赏一下,我觉得这样挺好,感兴趣的才打赏,作为鼓励,而我确实需要鼓励,也幸好有你们的鼓励,才会坚持到现在。

在我中风过后的第一篇文章,我果断地停止了打赏功能,怕的是朋友们为了慰问我而打赏,那篇文章确实是我真实的感觉,我觉得为了你的身体健康,如何去第一时间认真地重视身体的信号,确实有参考作用。

其实我所写的大概分以下几种:

一种是生活的点滴,就是很平常的,跟家人在一起的平常日子,把它记录下来,我觉得这样很有意义,起码对我来说,或者对我后人来说,以后我们去世了,让后人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一个基本了解,不是让他们去传承,而是让他们知道。

第二种是中山的小吃,过年的习俗,我知道一个地方流传了一千多年的东西,总有它存在的意义,里面包含着众多的历史内涵,传说、神话、古人的智慧,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的去传承,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使他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得到发展。

第三种是对父辈的和自己的回忆,父辈的艰辛,对下一辈来说就是一个快乐而苦涩的童话,对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对后辈来说都是不可理喻的,要告诉他们现在的生活是如何得到的,父辈付出了多少辛苦的努力,他们才会珍惜。

第四种就是中医,基于我老妈知道的民间流传下来的零碎的中医治疗头疼发热的古方,它的实际治疗效果。

还有就是我的本职工作所经历的事,包括成立业委会,包括疫情期间物业公司的付出等等。

打赏最多的一篇

谁知道一篇一篇这样写下去,后来在别人的怂恿下,参加了南国美文大赛,还一不小心得了奖,后来就写得更加起劲了,文章也经常在中山日报发出,再后来就加入了中山作家协会,等于有了一个身份。

其实我觉得,初期写的作品有些是比我现在的还好,是真正的用心在写,把自己的感受真心的描下来,后来心杂了,沉不下心,写的有点浮了,达不到自己的要求。

但是,非常感谢大家的厚爱,还是一如既往的关爱我,给我打赏,我知道大部分的人对我打赏是因为支持我在文学这条路上可以走得更远,也有一部分人在我身上看到了自己,也许他们也有一个文学梦,因为工作的,生活的各种原因,只能由我替他们去圆。

文学这条路真的很难,要抱着不悲不喜的心态,不影响原有的生活状态,利用碎片时间去多看书,多观察,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很自然地心里有东西,下笔就有东西。还有就是千万不要好高骛远,自己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不要去勉强,重要的是积累,千万不能影响目前的生活,写不出就不要去写,不要无病呻吟,待你有积累了,自然就写出来。

我最近的文章打赏

最后,真的很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谢谢!还想说一句,公众号的打赏,平台是不扣费用的,一星期后全部归作者所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