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伏天,警惕出汗过猛伤元气

 大山860 2022-07-22 发布于内蒙古

Image

如今已是三伏天了,天气也开始越来越热,出汗也越来越多。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患者表示出汗特别严重,甚至不动也汗流浃背,衣服都能拧出水……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今天和大家好好说一说,夏天,如何出汗有道。

Image
什么是汗?

汗是津液所化生的。

 

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灵枢·决气》

这句话的意思是:汗是津液化生的,腠理发泄。在体内是津液,外泄到了肌表就成了汗液。

怎样理解津液化生?

 

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阴阳别论》

中医认为,汗液来源于水谷精微。是我们每天吃的喝的食物经过脾胃运化成精微。这些精微,需要中焦脾胃来化生,经体内阳气蒸发阴液,从腠理出于表面而成。

那什么是腠理?中医里的腠理指的是皮肤、肌肉、脏腑的纹理及皮肤、肌肉间隙交接处的结缔组织。腠理的疏与密直接影响到了汗多汗少。

Image
出汗有什么作用?

出汗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可以调节体温。我们身体出汗多少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增多或减少;一般情况下,我们夏季会汗多尿少,冬季汗少,一般就会排尿多,来适应气候的。前面说到“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有着保持阴阳消长的稳定和保持身体阳气和阴液平衡的作用。

中医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法,汗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汗法通过出汗,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及某些病邪,中医治疗有一种说法,叫做“开鬼门,洁净府”,其中“开鬼门”,就是指汗法的治疗,使邪从汗出,病随汗解,通过出汗达到驱除病邪的目的。

Image
正常出汗和非正常出汗?

正常出汗:过劳出汗;剧烈运动出汗;天气炎热出汗;饮食过热出汗;情绪紧张出汗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出汗。我们身体需要正常的出汗,“冬病夏治”的出汗,也一定是要在正常出汗的基础上。

非正常出汗:无汗和多汗都属于非正常出汗,笼统来讲,稍微活动就大汗淋漓,或者怎么都不爱出汗,都属于非正常出汗。

常见的非正常出汗,比如自汗、盗汗,自汗、盗汗并见等。实际生活中,也经常自汗、盗汗伴见,这种情况一般为阴阳两虚。但在扶阳理法中,阴虚的本质也是阳虚,所以不管自汗还是盗汗,都要从“扶持阳气”的根本上下手

Image
如何防范出汗伤阴?

“汗血同源”,汗和血都是水谷精微的化生而来。出汗过多会伤血,伤阴。同时,汗为心之液,出汗太多,也会伤心血,出汗一定不可过度。

“动属阳,静属阴”,在扶阳理法中,我们经常推荐大家要适量运动,不要懒得动弹。不过运动也是过犹不及,运动出汗,一定要适可而止。

现在很多人,白天工作紧张,没有时间活动,白天常常一坐一天,晚上下班之后,到健身房大量运动,挥汗如雨。

这样其实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白天属阳,晚上属阴。运动更适宜放在白天,而晚上应该安静下来,“夜不扰阳”,晚上至少不要做剧烈的运动,要控制运动的出汗量。

Image
大汗之后如何滋阴?
生脉饮
Image
Image

乾隆,作为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非常重视药膳、药养,在诸多的药品当中,最重视人参。乾隆皇帝曾经一年多的时间内,每天吃人参,一天没有间断,共用野山参359次,用四等人参37两9钱。

乾隆皇帝吃人参效果非常显著,他到了80多岁气色还是非常好。83岁寿诞时,有一位外国使节在寿宴上见到了乾隆皇帝,他非常震惊,被乾隆皇帝的状态惊到了。他回去在日记中,这样描述乾隆皇帝,83岁的老人,看起来像60岁来岁的人,神采奕奕,可以凌驾少年。

夏季防止大汗伤阴,乾隆皇帝的办法是人参加麦冬、五味子,来扶阳、滋阴。

这个配伍其实就是著名方剂生脉饮:

人参补肺气,益气生津,为君药;

麦门冬养阴清肺而生津,为臣药;

五味子敛肺止咳、止汗,为佐药。

简简单单三味药,共成补肺益气,养阴生津之功。尤其适合夏季出汗过多,气短懒言,心悸气短,脉微自汗的症状。这几味都是药食同源之品,也很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