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山东刘福新 2022-07-23 发布于山东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襄阳古隆中游记[](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刘福新

这一集的主要配图是草庐亭、三顾堂、诸葛草庐。

还有位于草庐亭近侧的襄王陵。

因“襄阳古隆中游记”这个系列的篇幅设计,还要在后边添加“绣球园”和“避暑台”。

如此一来,这一篇的图片就格外丰富了。既有人文图景,也有自然风光。

草庐亭。康熙三十八年(1699),郧襄观察使蒋兴芑重修隆中武侯祠。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明末起义军捣毁藩陵基础上重建武侯祠庙;并在草庐原址立草庐亭。 雍正七年(1729年)襄阳府事尹会一重修隆中武侯祠。 

襄王陵。襄简王陵墓 在诸葛草庐故址,今草庐亭旁一个占地约100平方米,高约10米的土堆。这就是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襄简王朱见淑为自己修造的陵墓。陵墓上面及四周古墓参天,与隆中其它景点相望远近。襄王陵为襄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隆中风景管理处立碑标记。

三顾堂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的纪念堂。三顾堂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草庐而修建的纪念堂。现存三顾堂的主体,是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由赵宏恩在三顾堂原址上重建的。三顾堂门口的对联写着“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两表”指的就是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一对”则是指著名的《隆中对》。

对于“三顾堂”,我有话说:人文景致“摞叠”了。之前,大家跟着我参观了“武侯祠”,知道了武侯祠是祭祀诸葛亮的主殿。后边有个“诸葛草庐”,据说是在原址上仿造的。那这个“三顾堂”的建筑物有必要吗?我一到这些建筑物,就觉得很疑惑,不禁要问:“为什么将历史搞得如此繁琐?”

不过,“三顾堂”是古人建造的。目的是强调“刘皇叔三顾茅庐历史影响”。那我还是闭口吧。

诸葛草庐。公元1987年重建的仿汉建筑。诸葛草庐按孔明当年居住的风格设计,陈设简单,一琴一剑,几卷书简而已。

不过,现在去看,复杂了不少,竟然还有“状元树”?我就不明白了,难道非得状元才有大学问?甭说三国时期没有科举制度,也没有什么状元榜眼探花,就是那时候有,又待如何?有几个状元是能定国安邦的?所以说,古典人文景致要有个度,不要随心所欲胡乱增加,这“画蛇添足”的事儿非但不美反而很丑!

至于襄王陵,我没有任何异议,这本身就是真实的,只不过襄简王朱见淑在这儿为自己修造陵墓,的确是对诸葛亮的亵渎。可他也没得到好处,被李自成起义军掘墓毁棺,反倒“死无葬身之地”了。

至于“避暑台”,还是有历史记载的。《大明一统志》记载:“隆中山,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下有隆中书院,汉诸葛亮尝隐于此。”诸葛亮宅,在府城西二十二里隆中山下,蜀汉诸葛亮所居。宅西有避暑台。因昭烈三顾亮于草庐,有三顾门。

至于“绣球园”,属于现代自然风景,不用说明代形成的"隆中十景",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修建或新建的景致也算不上。不过呢,像“绣球园”这样的自然景致却最受某些游客的欢迎,特别是女人。

当我编辑到这幅图片(图6)的时候,又在画面出现了个女人,这已经很多次了。我本来有微信,后来卸载了,这个微信图像不知是是谁的,老是来我博客“凑热闹”——难道我的博文稿子被这个人“巧取豪夺”了?

201958日晚上成稿并发稿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1、草庐亭。

康熙三十八年(1699),郧襄观察使蒋兴芑重修隆中武侯祠。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明末起义军捣毁藩陵基础上重建武侯祠庙;并在草庐原址立草庐亭。 雍正七年(1729年)襄阳府事尹会一重修隆中武侯祠。 

我原来在石阶上给老伴拍了一幅照,很自然也很清晰,后来鉴于这个亭子紧邻襄王陵当即删除了。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2、隆中景点起源于西晋。明代形成了"隆中十景",即草庐亭、躬耕田、三顾堂、小虹桥、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修建或新建了隆中书院、诸葛草庐、吟啸山庄、铜鼓台、长廊、观星台、棋盘石、琴台、孔雀寨、猴山等众多景点。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3、草庐亭简介。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4、“明·襄简王  朱见淑墓”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5、襄王陵。襄简王陵墓 在诸葛草庐故址,今草庐亭旁一个占地约100平方米,高约10的土堆。这就是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襄简王朱见淑为自己修造的陵墓。陵墓上面及四周古墓参天,与隆中其它景点相望远近。襄王陵为襄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隆中风景管理处立碑标记。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6、我对这个“指示牌”有意见。“草庐遗址”指向哪儿了?

我编辑到这幅图片的时候,又在画面出现吧了个女人,这已经很多次了。我本来有微信,后来卸载了,这个微信图像不知是是谁的,老是来我博客“凑热闹”——难道我的博文稿子被人家“巧取豪夺”了?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7、我要参观“三顾堂”了。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8、我路过的一个亭子。没到跟前,不敢介绍。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9、古隆中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三国时期诸葛亮青年时代(7-27岁)和其叔父躬耕隐居之地,诸葛亮在此地抱膝高吟躬耕陇亩隐居长达十年之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可以说,隆中就是三国文化的源头。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10、顾堂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的纪念堂。三顾堂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草庐而修建的纪念堂。现存三顾堂的主体,是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由赵宏恩在三顾堂原址上重建的。

三顾堂门口的对联写着“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两表”指的就是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一对”则是指著名的《隆中对》。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11、于“三顾堂”,我有话说:人文景致“摞叠”了。之前,大家跟着我参观了“武侯祠”,知道了武侯祠是祭祀诸葛亮的主殿。后边有个“诸葛草庐”,据说是在原址上仿造的。那这个“三顾堂”的建筑物有必要吗?我一到这些建筑物,就觉得很疑惑,不禁要问:“为什么将历史搞得如此繁琐?”

不过,“三顾堂”是古人建造的。目的是强调“刘皇叔三顾茅庐历史影响”。那我还是闭口吧。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12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13、我等了好大一会儿,这些女人就是不走,我只好连她们拍摄下来了。我总觉得:女人在景区里的兴致比男人浓烈,可举动往往莫名其妙。摸“乌龟头”究竟有何意义?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14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15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16、白灿灿,好美的一棵树!给老伴拍照也要挨号的。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17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18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19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20、老伴发现了这个鸟窝。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21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22、隆中对场景。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23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24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25、这个图的题目错了,应该是“三国鼎立之前形势图”。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26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27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28、我的旅游拍照与别人不同,墙壁上的绘画我也拍。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29、不知道这位女士拍照的目的何在?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30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31、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32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33、用这一幅作“压题图片”了。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34、字迹斑驳,很难看出来了。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35、我与老伴到了“诸葛草庐”了。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36、葛草庐。公元1987年重建的仿汉建筑。诸葛草庐按孔明当年居住的风格设计,陈设简单,一琴一剑,几卷书简而已。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37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38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39、草堂简介。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40、会友场景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41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42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43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44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45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46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47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48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49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50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51、过,现在去看,复杂了不少,竟然还有“状元树”?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52、我就不明白了,难道非得状元才有大学问?甭说三国时期没有科举制度,也没有什么状元榜眼探花,就是那时候有,又待如何?有几个状元是能定国安邦的?所以说,古典人文景致要有个度,不要随心所欲胡乱增加,这“画蛇添足”的事儿非但不美反而很丑!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53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54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55、至于“绣球园”,属于现代自然风景。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56、不用说明代形成的"隆中十景",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修建或新建的景致也算不上。不过呢,像“绣球园”这样的自然景致却最受某些游客的欢迎,特别是女人。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57、老伴的兴致又高起来了。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58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59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60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61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62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63



襄阳古隆中游记[三](湖北旅游札记之七)                6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