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春胡同与达教和晓教胡同及弓弦胡同——东皇城根地区之二

 新用户8926AVU2 2022-07-23 发布于北京

皇城根内就是禁苑部分,老百姓不能涉足,就像古人诗里所云:「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直到民国时期这里才允许老百姓居住。然而随着城市的建设,皇城根北街已经不存在,就是一个破碎的梦依旧索绕心头,过去的一切都模糊起来,我有责任把历史的碎片拼凑起来,让世人知道过去的存在。




1 阳春胡同

东皇城根北街最北端,东侧为「阳春胡同」,东西向,东侧向北拐弯到宽街,呈直角形状。1947年称「小苏州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今名。

为啥改名字呢?据说南池子附近也有一条小苏州胡同,所以改名,避免和南池子的小苏州重名。

胡同南侧为北京市中医院北墙,其实当初整个胡同都是諴亲王允祕的王府一部分,到后来绵勋贝子府规格超标,避逾制之嫌,将王府的后半段切割出去,变为平民住宅,就是今天的阳春胡同。


阳春胡同隔着公主府,与南边大取灯胡同相邻。查阅1750年《乾隆京城全图》可以看出,大取灯胡同到小苏州胡同之间描画着一座从大佛寺西街到东皇城根北街规模庞大的亲王府。《宸垣识略》指出就是康煕皇帝最小的儿子諴亲王允祕的王府,后来变成了贝勒府。

同治年间,因绵勋贝子府是原王府的规格超标,为了回避逾制之嫌,将王府的后半段切割出去,变为平民住宅,形成了后来的小苏州胡同,同时将王府的西南侧切割出去一大块。

同治八年(1869年),被切割后的原绵勋贝子府赐给了荣安固伦公主,乃咸丰皇帝的长女,所以这里称「大公主府」。

1924年,荣寿公主去世,时年71岁。麟光夫妇在继承了公主府后大肆挥霍,直至出售。

到了1930年,公主府被北平宪兵司令部中央宪兵第三团占用。1933年9月3日,时任北平宪兵司令部副司令的蒋孝先以房屋不敷办公为由,将宪兵三团迁至东四钱粮胡同,此处随后改为后方医院。

解放初期,中央民委的临时办公地点就设在此处,1949年9月中旬,这里作为即将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驻地,入住了几位少数民族代表,其中有回族代表刘格平和新疆代表团的代表赛福鼎等。

1956年,在原公主府建立了北京市中医医院,目前建筑在北京密云县白河郊野公园内。


荣寿固伦公主照片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北京市中医院大门


胡同西侧北面第一家,过去大门不是这样,乃标准的北京四合院,记得是随墙门格局,小学同学苑天才原来住这里,是班里体育特长生,他母亲在钱粮胡同门诊部药房工作,我每次感冒看病都能看见她,顺便问我学习情况。

大门东侧原来是公共厕所,不知何时消失了,这个院住姓G,当初他家出租房子开西双版纳餐厅,在京城火爆一时,其父为东板桥一家铁器加工厂资本家,大概早年去世,我认识其母。


这是2000年以前的旧照片,阳春胡同西口,那时没有修建皇城遗址公园,路边的西双版纳饭店还存在。


继续前行,可以注意右侧是北京市中医院院墙,当初这道墙是没有的,整个胡同都是王府的一部分。


同一个位置,对比一下


阳春胡同17号为如意门结构,多为一般百姓所用,尽管规格不高,但不受等级制度限制,可以随意进行装饰,既可雕琢得无比华丽精美,也可以做得十分朴素简洁。


从正面观察,前檐柱间砌墙,在墙上居中部位留一个尺寸适中的门洞,其左右上角,有两组挑出的砖制构件,砍磨雕凿称如意形象。

在门楣上方要做大面积的砖雕,采用朝天栏杆形式,它得部位名称由下至上依次为挂落、头层檐、连珠混、半混、盖板、栏板望柱,现在观察重新装饰过,外加砖,看不出原来的构造。

一对门簪依旧完整,红色的大门的门拔已经消失了,门两侧石门墩依旧精美,这是一个保存相当完好的四合院。


低头观察石门墩,发现箱式门墩前侧都是牡丹花形象,侧面图案缺不一样,一个是鹤的形象,一个是松树形象,莫非将两个门墩一起构成「松鹤延年」?


进门,迎面是冰盘檐倒挂楣子,现在因为自建房,拆除,已经没有了。


大门一半空间建房屋,破坏原来的倒挂楣子和木雕。


南房是我一个发小刘永进家,我小时候去过他家多次,属于稳重的人,我有一件事情难忘,那是中学时候,向同学借照相机,不小心坏了,到王府井照相机维修部修理,当时要20元,不要忘记,70年代是一家半个月的收入,我特别着急,刘永进得知后,告诉我:给我吧,我让父亲单位修理试试。这时我才知其父为今天大钟寺边的北京照相机厂,次日修理好,救急,让我至今难忘。


左右为厢房,正中是北房,依旧保留原来明柱和门窗结构。


前面的院落有我的小学同学解小林,后来中学在一个年级,不是一个班。


阳春胡同15号为窄大门格局,这是平民百姓的一种宅门形式,宽度只占半间房子的空间,因其占用空间狭窄。而且窄大门与倒座房之间共用一道山墙,而不像前面几种宅门具有独立的山墙,为了区别门与倒座房,在前后檐墙上砌出墙腿子,多出一截。

红色的大门,六棱门簪和一对素方门墩,两层石阶,门槛被锯掉,为了出行方便。


箱式素门墩,没有花纹,须弥座上有包袱角装饰。


门庭两侧的墙壁还是以前的,白色的墙壁锈迹斑斑,露出里面的墙砖,如果仔细观察,灰色的墙砖比较长,乃清代所遗留的。


这是一个标准四合院,大门居东南,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前面加盖房屋,扩大居住面积,只留下狭长的过道。


东西厢房加盖一排房屋,留下的夹道只能通过人,原来的院落看不到了。


北房房廊下面加盖铝合金门窗,已经看不到里面的木柱和木质门窗,房顶长满野草。


阳春胡同13号院,同样是窄大门结构,大门屋顶与倒座房顶平行,从外墙看,是经过落地重修的。


红色的大门,六棱门簪,以前有图案,门上一对铁质乳钉式门钹乃旧物,门口两侧为箱式门墩。


箱式门墩,没有浮雕,已经残破,可能是刷门造成红漆斑驳。


门庭有六个电表,说明这个院住六户人家。


同样是倒座房及东西厢房盖满自建房。


从细长夹道观察,北房屋顶维修过,更换红色的瓦,其门窗还是保留过去的原貌。


阳春胡同11号院,大门为民国时期西式风格,这是晚清期西风渐入的结果,这是墙垣式西洋门,只砌筑出西洋式的外立面,没有后部的屋宇,单开间,两侧砌筑砖柱,砖柱间是砖墙,在砖墙中间位置留出大小适中的门洞,门洞有的为拱券式,门洞上和砖柱上部采用砖叠涩的方法分隔开,但目前这个大门明显重新整修了,已经看不出原来的细节。


这个院分前后院,不是那种规格的四合院,前院一排北房,后院有北房和东房。院有两个同学,里院有一个姓王的小学同学,早就失联了。另外一个是姜永兴,是小学和中学同学,我们关系不错,中学毕业后经常在一起,去过他家无数次,我认识他的哥哥和爷爷奶奶,后来他先在煤气公司上班,应聘到东城区公安分局工作,此后陆续多次见过面,但彼此工作忙,没有认真坐一起聊聊,这么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人生啊,一言难尽。


里院正房是经过维修后的,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面目,四周盖满房屋,没有过去那种宽敞的大院。


阳春胡同9号院,文革中这里住过我一个小学同学,姓艾,我印象最深的是借他一本《红岩》小人书,后来他说这是大毒草,拒绝还书,做人不能这样。

其母是街道主任,文革中街道组织变卖抄家财产,她贪污几百元,被揭发后,把全家轰回昌平老家,粉碎四人帮后,姓艾的在房管局工作。


前面是阳春胡同7号院,是本胡同保留不错的院落,典型的如意门,外部经过街道统一装修,显得整齐,但失去独特的风格。


对比一下,这是以前没有统一装修前的照片,大门上面是木质的横梁,现在改为水泥的,门前一颗老树也被砍伐了。


红色大门,一对门簪,门下角的如意包铁依旧完好,门槛被锯掉,所以大门下面补一块,两侧是箱式门墩。


门墩已经磨损严重,侧面看是竹结图案,这是「节节高升」之意,象征人的禄位不断提升,生活不断提高。


阳春胡同5号院为胡同内拐弯的地方,当年这里是椭圆形墙壁,好处是来往车辆拐弯方便,而现在新修的,大门变化很大。


这是以前的旧照片


从公共厕所位置拐弯,北侧的公路就是宽街,乃平安大街扩建后的街道,不成比例。


阳春胡同6号院,靠近公共厕所,依旧是墙垣式门,没有变化,就是重新装修。


对面就是阳春胡同5号中,也是墙垣式门,这种大门在过去等级最低,只是在墙上安个门,和墙是一体的,没有柱子,没有房脊。


阳春胡同4号院,这个院落由几个独立的小院组成,以前上班时,班车在中医院门口有一站,我们下班走进这个院前门,从这个后门出来,抄近道。


里面的格局有变化,以前就是从照片右侧拐进另一个院,眼前已经盖许多房子,可能无法再走那么一趟了。


阳春胡同3号院,这里有我三个小学同学,一个是赵昆,一个是管陆实,一个是杜秋生,前两位一直保持同学友谊,后一位不知去向。


这个院也是一个标准四合院,大门应当是如意门,里面很安静,外院有一颗树,里院是一排西房,赵昆和杜秋生住这里,外院北房和西房是管家,我认识他爷爷,一个典型的北京人,会唱戏,会下围棋。平安大道改造,里院拆除了,外院剩一半。


由于平安大街改造,将南侧院落拆除不少,所以当初胡同口的两个院子1号和2号消失了,1号院是中学同学邵萍的家,上学习班时我去过她家,记得是西房。




2 达教胡同

离开阳春胡同,来到东黄城根北街的南侧,路东就是「达教胡同」,小巷子里是一座座普通的民宅,古朴幽静。

何谓达教胡同?在清代时为「大脚胡同」,这里是清代皇帝选宫女时,大脚的备选宫女都集中安排住在此处。

由于清代皇室是禁止缠足姑娘入宫的,所以大脚女子才能入选宫女,到了民国时期,胡同名字实在不文雅,取「大脚」谐音改为「达教胡同」,并一直沿袭至今。


现在胡同十分清洁,我发现整条胡同是从2号院门开始的,居然没有找到1号,跑哪儿去了?原来胡同西口有一处公厕,将1号院门变成了公厕,与司马南的锣鼓巷8号院有同工异趣。


左侧是达教胡同2号院,由于最新维修,已经无法判断原来的面目,从目前位置,应当是窄大门格局,这里是中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生会诞生地,是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地。


这是以前胡同没有改造前的旧照片,可以看出与今天截然不同。


五四运动后,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在国内广泛传播,1919年秋,罗章龙、邓中夏、张国焘、吴汝铭、杨人杞、罗汉等30余人,组织了倡导实行泛劳动与自由研究的学生团体——「曦园」。

他们租住在东皇城根北街达教胡同2号,半工半读、互助互济,轮流做饭、洗衣、挑水、扫地,过着俭朴平等、互为诤友的生活。

曦园成员直接受李大钊的指导,他们阅读了一些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学说的文章,李梅羹等进步学生开始研究马克思学说,并酝酿成立新的组织。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帮助下,李梅羹与罗章龙、邓中夏等志同道合、倾心十月革命道路的同学一起,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李梅羹是当时发起成立的19个成员之一 。


1920年1月,毛泽东读到一本油印小册子,这是16年后他在陕北窑洞跟美国记者斯诺提起的,对他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影响最为深刻的「共产党宣言」,这本书的主要译者之一,就是早期马克思主义杰出传播者李梅羹,当年她住在这个院翻译的。


李梅羹在翻译方面具有优势,他先后翻译了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以及列宁著作。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中国最早翻译的马列主义书籍中,也有署名「墨耕」,李梅羹笔名译的几本列宁著作。


1919年暑假,邓中夏邀约罗章龙、易克嶷(yí)、杨东莼(chún)等十几位同学,租下了这个院子,作为他们学习的场所,同时兼作宿舍。

邓中夏给这个公寓取名「曦园」,意思是住在这里的年轻人,一定要像晨曦那样朝气蓬勃。

在曦园居住期间,邓中夏为自己制定了庞大的读书计划,他一面研究中外历史,一面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书刊。从《新青年》、《晨报副刊》、《觉悟》、《每周评论》到《东方》、《今日》等,只要登载有关马克思主义学说和俄国革命后的资料,他都细心阅读,重要的还摘录在笔记本上,并经常剪报贴报,分别归类。他还每天坚持记日记,把学习心得用墨笔写在本上。

也是在曦园期间,邓中夏于1920年3月参加了李大钊在北大秘密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他们这群人就已经翻译了《共产党宣言》。


门庭很大,两侧的房屋经过落地重修,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


院子里盖满房屋,从中间夹道还能看见北房,已经更换成铝合金门窗。

这里离北京大学很近,穿过五四大街的一个小桥,过河到对岸,也就十分钟时间,所以当初邓中夏等人租这里为了上学方便。


天蓝,一尘不染,今日中国是强盛的中国,已经与邓中夏先驱生活时代相比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告慰先烈了。


对面就是3号院,大门为墙垣式门,门楣上面用泥瓦装饰成金钱图案。


素箱式门墩


别看大门很简陋,里面房子十分讲究,清水脊的屋顶和侧面有简单的砖雕图案,灰色的砖墙十分坚固,这样的房屋应当是清代所建。


院落里有几课树,灰砖铺地,除了几间自建房外,整体保留不错,是难得的四合院。


达教胡同4号院门紧闭,崭新整洁,典型的随墙门结构,院墙很高,这里最早是一家饭庄,其主人文革被迫害去世了,现在是其后代居住。


达教胡同5号院也是随墙门结构,门框和大门是新修的。


院子里已经不是四合院结构,整个院落的电表在左侧房屋山墙挂着,右侧为加盖房屋,留出夹道通往后院。


达教胡同6号院是整个胡同最精美的院落,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一个长条形的四合院,东西较窄,南北较宽,为蒙古王爷的住宅,当时没有盖东西厢房,只有南屋的客厅和三间北房。

到民国时期,东西厢房是后来一位买主盖的,姓张。


窄大门结构,一对门簪十分精美,双开朱漆大门上一对门钹,圆形,中部隆起如球面,上带钮头圈子,常吊一扁叶状配件,俗称「扁叶」,用来扣门或出门时关门用。

门两侧是精美的箱式门墩,门庭很深,上面有精美的倒挂楣子。这是一个完整的四合院大门,在今天十分可贵。


门簪十分精美,在簪头的正面雕刻菊花图案,刀工精细,立体感很强。


一对门墩能如此完好的保留今天,应当说房主保护文物意识很高,文革中用水泥给糊住了,是后来才清理干净,恢复原样。门墩顶部是一个卧狮,侧面为飘带与书卷图案,表示「好事不断」,而书卷的使用,则表示书香文化,这里有点模糊,也有可能是暗八仙图案。


暗八仙


门庭,右侧挂着电表,迎面是倒挂楣子,棂条为步步锦图案,两边是花牙子雀替。


进了门庭,迎面就是倒座影壁,用东厢房的南山墙做影壁。影壁十分精美,单檐歇山顶,一对蝎子尾,两端是花卉图案浮雕,下面是仿木结构,有万字纹装饰,壁心为白灰墙面。


开始经过狭窄的过道,注意点在迎面影壁上,地面高低不平,门口那陈旧而又磨损严重的门墩,一切很平常,当我回头观看墙壁,发现秘密,感到十分惊奇,那就是古代留下的壁画和墙壁上残留的一些雕刻痕迹。

其实原来门道两边的墙上都有精美的砖雕,画着呢兰花和竹子,到文革中破四旧,这些砖雕和画都被毁坏了,连同分割里外院的花墙和月亮门也在挖防空洞时给拆掉了。


墙壁乃有牡丹图案浮雕,细看,刀工十分精美,一幅黑白色的作品浮现在眼前,让人惊叹再三。


竹子图案



步步锦倒挂楣子经过二百年过去完好无损。


雀替


再次认真观察门庭,这样完整的门庭实属不易。


院里盖满了自建房,已经无法看到过去的模样,这是地震后,家家户户将抗震棚改为自家的房子,增加居住面积。


达教胡同8号院,大门及房屋都是新修建的,也是窄大门格局。



南侧也有一个新修建的大门,远看很有气势,但里面采用如意式大门格局,细看不符合四合院的规格。


里面是如意门格局,其上楣书写「福临府」,我知道顺治皇帝为福临,这里有这么一块匾,不知何意?


我发现箱式门墩十分精美,侧面和须弥座都有花卉图案,上面狮子磨损严重。


迎面应当是倒座影壁,但我发现房屋是新修建的,并用黄土抹墙。


北房延续古法,屋檐很长,可以遮风挡雨,木质明柱和门窗刷红漆,十分整齐,南侧是自建房。


这是一个死胡同,尽头就是某单位的楼房。


达教胡同10号院,也是随墙门结构,8个电表全部挂在门楣上方,说明这个大杂院有8户人家。




达教胡同12号院门是窄大门格局改建的,院里比较拥挤。




由胡同东侧向西侧拍照,远际就是文物局北侧居民楼的位置。




3 晓教胡同

过去「大脚胡同」和「小脚胡同」西口都在东皇城根大街南侧路东,其东口都不通行,都不足百米,民国时期雅化胡同名,改为「达教胡同」和「晓教胡同」。


首先来到路口北侧是东皇城根北街36号,这是一个新修建的随墙门,怎么跑晓教胡同里了?估计大门原来不在这里。


院落里到处都是树叶和垃圾,拆卸的门板立在一边,一幅破败的样子。


旁边是晓教胡同2号院,就是两排房中间夹一个门。


晓教胡同4号院,新修建的房屋与宅门。


晓教胡同6号院,窄大门格局,总觉得有点别扭,细看全是新修的,而且是机械加工工艺。



南侧的岔路,一侧高墙,一个住宅,地面铺设渗水砖,老树树杈伸出院墙外,午日斜阳似乎陡然从密布的云层中撕裂开来,无声无息地飘洒在空中,给寒冬带来一丝暖意。


前面就是晓教胡同8号院,随墙门结构,上面用泥瓦装饰成金钱形式,这种风格是民国时期常用的。门前一颗老树,两个树杈伸向蓝天。


胡同变得狭窄了,一侧住户宅门,另一侧院墙,墙根底下是包装箱里种植的花草,早已经凋零。


晓教胡同10号院,两排房屋中间夹着一个门,紧贴着门垛就是铁架子固定几块电表。


晓教胡同12号和晓教胡同14号是紧挨着的两个门户,都是落地重修的。



转身回走,如果在蓝天白云下仔细端详胡同,就会发现诗意和美的韵致,如果遇见熟人,聊上一阵子,就会发现,每条胡同都有个说头儿,都有自己的故事。


晓教胡同3号院


旁边有一个高大的院墙,里面有巨大的古树,一看就非同一般,但我转一圈没有找到大门,我感到奇怪,来到另一条胡同深处才发现院落门口如此隐秘,这就是当年军统特务的北京站。


晓教胡同1院,是重新修建的四合院,里面空间变得狭窄,不过很干净。



这是一条岔路,死胡同,凉风吹拂着脸庞,一夜风将满树的叶子撒满了大街小巷,孤零零的树杈撒向天空,寒冷的北京冬天真的来了。



来到胡同口,对面就是东皇城根北街,当我们置身于冬天的风景里,人在画中,它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嵌在北京的每一个角落。





5 弓弦胡同

来到南侧的「弓弦胡同」,居中国美术馆西侧,呈东西走向。西起东黄城根北街,东不通行,南有支巷通五四大街,北靠晓教胡同。

弓弦胡同共分两部分,一部分呈东西走向,从西入口处,可以一眼看到胡同东边尽头;另一部分则是在东边尽头向北拐了一小段。

我发现整个胡同形状呈现出一个标准的「弓弦形」。

明代属保大坊,称弓弦胡同。清代属正白旗,沿称。民国后沿称。过去弓弦胡同是一条直线胡同,因修建美术馆而被截断。一段仍称弓弦胡同,另一段是位于美术馆后街的变成黄米胡同。


南侧一个高门楼,为弓弦胡同1号院,大门及倒座房为新修建的。


新的大门扩宽一半,将原来门厅及石阶全部包进去。


院里的房屋都是新修的,没有特色,看来只有临街的到座房是新修建的。


左侧,靠近大楼后面当年一座清初园林专家李渔叠石建造的半亩园。除了园中亭台楼榭、溪桥曲径的清幽景色外,更以园中的「嫏嬛妙境书屋」闻名后世。

清代文人以藏书为时尚,嘉庆、道光年间在此居住的麟庆,可算是八旗贵族的藏书家,自幼勤奋好学,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儒臣,曾有《鸿雪因缘图记》三集传世。麟庆的「嫏嬛妙境书屋」位于半亩园的最后面,为三间轩式建筑,依晋朝人张华梦游嫏嬛仙境的典故,希望子孙世守藏书,不失仙境。

为此,他辑录了两句名诗作为廊柱上的对联「万卷藏书宜子弟,一家终日在楼台」。轩内共藏书八万五千卷,有书目传世,只是藏书历经战火、时变而云散他处。

清代麟庆《鸿雪因缘图记》叙述: 「半亩圆在弓弦胡同,本贾胶侯中丞宅。李笠翁客贾幕时为茸斯园。磊石成山,引水做沼,平台曲室,奥如旷如。易主后渐就荒落。道光辛丑(1841)始归于余」。

半亩园位于北京东城弓弦胡同,弓弦胡同在北京美术馆西,原来黄米胡同与弓弦胡同是相通的,1958年兴建美术馆时黄米胡同变成死胡同,胡同全长200米,西边579号砖墙高耸,斑驳古旧,半亩园遗迹就在其中。

半亩园是清初陕西巡抚贾汉复(清初名臣、名将。字胶侯,号静庵,山西曲沃安吉人)所居之地,李渔是他的 幕僚,参与规划了此宅园。园内垒石成山,引水为沼,平台曲室,有幽有旷;结构曲折、陈设古雅,富丽而不失书卷气。

道光四十一年(1841)此园为河道总督麟庆所得,取名为「半亩园」。麟庆对宅院重新修缮,不仅恢复原貌,更增添许多景观,既简静清新,又铺陈古雅。游之观之使人心旷神怡,

据《清朝建筑史》(香港宝莲寺网站雑文,作者不详)说:麟庆「以后(半亩圆)又有所增损,至清末成定格。它在邸宅的西侧,分为南、北两区。主景区南区以一个狭长形的水池为中心,池中央叠石为岛屿,岛上建置十字形平面的玲珑池馆,东西两侧平桥接岸,把水池分隔为两个水域。水池南岸靠南墙叠为小型假山,与玲珑池馆隔水相对,山上建六方小亭,坐亭中可俯瞰全园之景;水池西北面亦叠石为假山,假山与书斋'退思斋'的部分外墙合一,保证斋内冬暖夏凉;退思斋的平屋顶作成'台’的形式,名'蓬莱台’,循假山的磴道登上此台,能远眺紫禁城宫阙、北海白塔、景山等诸景,这处理方式显出北方园林的特色。水池北面为正厅云荫堂与池中的玲珑池馆亦隔水呼应,构成南北中轴线。池东岸为曲折的随墙游廊,廊间建'曝画阁’,阁与池西岸的方形小亭'留客亭’隔水相对成景」。

在民国时归瞿宣颖(别名益锴,字兑之,简署兑,号铢庵,晚号蜕厂、蜕园。湖南善化(今长沙市)人。晚清军机大瞿鸿禨之子。)所有,曾改名为「止园」,取叹为观止之意。「到1947年被比利时天主教会怀仁学会占用时,半亩园内的假山、曲径和园门等尚存。建国后半亩园收为国有,园林部分在上世纪80年代被拆,现为某保密单位大楼。现今半亩园的园林部分已经无迹可寻,被一座布满摄像头的高楼代替」。


弓弦胡同3号院,城桓式大门,怀疑新修建的


院内已经变成大杂院


前方,美术馆的的位置深宅大院当年弓弦胡同2号就在这里,现在是25号。

有资料记载:1940年,琦瑶之子费夔赓将弓弦胡同2号、车门和2号西院卖给了张致和,而费夔赓自己保留着原琦侯府的东部(弓弦胡同1号、马市大街9号和甲9号),也就是说现今的25号院在1940年是张致和的房产。

1946年,当年弓弦胡同2号(现在25号)成为了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的官邸,杜聿明后来自己叙述「我到北平后,住在东城弓弦胡同二号」。1959年,杜聿明离开功德林后,先在崇文旅馆住了一段,然后搬至东四以南的前厂胡同5号,与宋希濂、郑庭笈等故旧为邻。

解放后,这里是卫生部保健局之所在,卫生部副部长傅连暲在此院办公多年。

1965年,北京市整顿地名,此院改为美术馆东街25号。时至今日,25号院依然归属国家卫生计生委。


这位琦侯是谁呢?据清史研究者冯其利先生考证,琦侯名为琦瑶,属费莫氏家族,是最后一位世袭的三等威勤侯,光绪十八年(1892年)继承爵位。琦瑶有二子:费夔赓、费夔龙。另外,有史料记述,琦瑶购置弓弦胡同宅邸的时间是在1900年之前。

依据史料,琦侯府的四至:南至弓弦胡同,北至蒋家大院,东至马市大街、西至黄米胡同,南部门牌弓弦胡同一号(现23号)、二号(现25号)和二号车门,东部门牌马市大街九号和甲九号(大概是现在的13号-19号)。


麟庆虽出身于满洲贵族,但他的祖母恽夫人出自江南常州著名的书香门第,自幼在祖母的熏陶下,勤奋学习,成为一名学问渊博的儒臣。他有不少著作留至今天,其中代表作是《鸿雪因缘图记》初集、二集、三集。


有关半亩园的文章



当年方位图,目前残存的在美术馆东侧。


弓弦胡同8号院,以前是金柱大门格局,典型官宦人家,但屋顶已经改造成洋灰瓦,里面的布局如故。



顺着美术馆西墙向北拐弯,这是一条曲折的小巷。


前方有老式的楼房,旁边的墙壁有电网,这是一个保密单位,所在地就是当年李渔的半亩园。


继续沿着南北巷而行,两侧房屋整齐,地面十分干净,比我小时候住东皇城根北街的环境好多了。


右侧随墙门结构的院落为弓弦胡同10号院,一颗枣树从院落里伸展开来,蓝天白云,浓浓的北京味道扑面而来。


胡同越来越窄,我执意前行,无意发现一个秘密。


弓弦胡同12号院,房屋加高成阁楼,原有的格局不见了。



来到胡同尽头,是弓弦胡同18号院,看似很平常,大门也就是随墙门结构,非常普通。


院里有许多巨大的古树,左侧房屋高大,硬山顶房屋十分讲究,房屋很宽,进度深,虽然是复修的,但依旧能看出当初不一般的格局。


现在大院被许多小院分割,已经看不出原来的布局。


弓弦胡同14号和16号也是挨着的院落,实际上都是一个原来,就是晓教胡同看见的一个高大的院墙,里面有巨大的古树那个院落,这里是不是显得十分隐秘?如果有这种感觉就对了,这是国民党军统特务北京站所在地。但有人说是在朝内大街附近的弓弦胡同,所以存疑。


日寇投降后,马汉三奉戴笠之命,在北平筹备成立军统局华北办事处。1946年,马汉三将华北办事处之北平站予以整顿,成立保密局北平站,办公地点就是这个院子。


如果看过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对马汉山的原型军统北平站长马汉三不陌生。

他是抗战期间北平地下抗日组织的头领,他化装成黄包车夫在日本鬼子眼皮底下潜伏数年,他策划了震惊中外的日本天皇特使遇刺案。

马汉三最重要的两个职务,国民党保密局北平站站长,北平市民政局长,1906年出生在一个北京大兴一个农村富裕家庭,从小被过继给叔叔马德明,1923年,17岁的马汉三考入北洋政府中央农商部下属中央农事试验厂学校。

第二年,马汉三投笔从戎,加入爱国军阀冯玉祥的部队,此后数年华北多地军政单位任职。

1932年,中华复兴社特务处在南京成立,戴笠任处长。这就是后来让很多人闻风丧胆的军统局的前身。

第二年,中华复兴社特务处张家口站成立,马汉三任站长。这是马汉三在军统的第一个职位。


1947年3月17日,在青岛机场,戴li满面笑容地和前来送行的马汉三、陈仙洲等大特务告别。上午11时45分,伴随着美制当时世界最先进的D-C47型222号飞机的隆隆的马达轰鸣声,戴li的专机腾空而起。马汉三此时目不转睛地盯着戴li的专机背影久久不愿离开,直到飞机的身影消失在天际。此时他的心里一块石头虽已落下,因为只有他知道,和戴li的这一分别就是永别,这成为历史一个谜。


同样在这里,戴li秘密提审金璧hui,以后我去朝内的弓弦胡同看看,据说变成大拐棒胡同,实地考察一下,判断当年军统北京站是哪一个弓弦胡同?


原路返回,来到弓弦胡同中侧,有一条通往五四大街的南北小巷。



西侧有一个大杂院,没有门牌,院里发现几处老式楼房。


院北侧有一座两侧的阁楼,二层有铁栅栏,南北向的房屋,应当属于民国时期的房屋。




出口就是五四大街,这是煤气公司,当年我们住东皇城根北街时候就在这里更换煤气罐。


东皇城根北街已经拆除一半,只有双号门牌,单号门牌变成皇城遗址公园,由北至南依旧保留几条胡同,分别是阳春胡同、大取灯胡同、亮果厂、达教胡同、晓教胡同和弓弦胡同,这里有我熟悉的街道,那里的街坊四邻音容笑貌至今印象深刻,也有我从来没有去过的胡同,别看当初居住近在眼前,居然没有见过,这次走访胡同,感慨万千,历史已经消失,只能在残缺不全的记忆片段中找回过去。

2021年12月27日

参考文献

「1」苏峰.风云人物 | 李梅羹——早期马克思主义译介者(上).北大红楼,2021-11-05

「2」周霞、曾长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传播者——介绍陈望道之前中国学者对《共产党宣言》的翻译活动.文化产业融媒体,2021-03-24

「3」wwanglid9.北京园博会半亩园.新浪博客,2019

「4」busseto92.半亩园.新浪博客,20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