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人的民间信仰:百样“神”管百种事,有趣、隆重又充满虔诚

 wxsjbcf 2022-07-23 发布于山东

近来网上关于山东的讨论特别多,好的坏的都有。但说一千道一万,山东仍旧是经济大省、工业大省、农业大省……同时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文化底蕴深厚等特点,也不是网上讨论一下,就能被遮掩的。所以,一直想聊聊“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山东。不过,今天聊的话题是山东人的信仰和忌讳,有些内容是听来的,并没有亲见;有些则是早年间的文字记载。因此,如有错漏,山东老乡们或者北方朋友们请指正。

内容比较多,咱们分三部分来说。第一部分是山东人对“神”的信仰;第二部分是山东人对“物”的信仰;第三部分是山东人的一些忌讳,或者叫“禁忌”。这一篇文章先说山东人对“神”的信仰。

山东的民间信仰,多不受正统教派的局限,万物有灵的观念十分流行,大部分信仰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人们各取所需,随意为之。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修《莱阳县志》记载:

迷信者专事祈禳,或祷天地,谓之天地口愿;或祈寺庙,作俑焚化,谓之替身;或媚于灶,或佞于佛;或祈灵于狐狸;或延请巫觋。痘有神,谓之痘哥哥、花姐姐;疹有神,谓之疹痘娘娘。腿疾则许杖于铁拐李仙,足疾则许鞋于翘脚娘娘,腹疼则许五脏于宝藏爷爷,筋疼则许麻经于筋骨老爷,目昏则许眼睛于眼光落萨,耳誉则许耳包于耳光菩萨,小儿咳嗽则许面饼于吼狗老爷。甚或好事妄传,而污潦之水,岩石之罅,枯朽之本,败墙之隙,亦莫不有神。于是,画符录以镇妖,延术士以驱祟。或鸣锣鼓以却邪,或看祛病书以逐鬼。亦有归咎房舍、墓地,而改易方向,挪移门户,或立石于巷口,镇泰山石敢当;或累砖于墙头,刻吉星高照。择日徙居,卜地迁葬,往往有之。至于卜筮星相,时或有验,贤者亦不能无惑。而盲瞽算命,僧道厌禳,妇女尤信之也。

这里说的虽是治病当中表现出来的种种迷信现象,但也由此可见山东民间信仰情况之一斑。至于禁忌、征兆之类的信仰,亦多属于迷信,其中部分来自人们的生活经验、道德观念和爱憎情感者,视之为俗信或忌讳也可。

山东民间信仰的神祇,范围相当广泛。它既有天地万物人格化了的自然神,也有传说故事中凭空造出来的神,甚至还有社会异人成仙得道的神。这诸多的神祇,在民间人们一般不分是佛教还是道教系统,而是根据需要,随意改造旧神,创造新神。因此,许多神祇的历史面貌模糊,职司混淆不清,也没有一个较为规范的礼仪形式。

天地是民间普遍信仰崇拜的一个主宰宇宙万物的大神,谓之“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之神”,简称“天地”。它既无庙宇,又无塑像、画像,在茫茫的天地之间,却几乎无处不有,无处不灵。

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牌位

胶东地区,一般在院内的南墙上挖一个约高一尺半、宽一尺的小佛龛,俗称“天地窝子”,里面长年放着天地牌位。有的佛龛用磨砖雕花砌造,相当精致,天地牌位蓝色金字,十分讲究。鲁中和鲁南地区,一般在正房外的西窗前垒一座高约三尺、宽约二尺、长约二尺半的平台,谓之“香台子”,以供奉天地牌位。平台多用砖石砌造,上铺石板,为象征天地所在的永久性建筑。

旧时正月里头,山东各地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院中搭天地棚,祭祀天地神。有佛龛和香台子的,天地棚搭在佛龛和香台子上。没有的则用席和箔搭一个类似小庙的棚子,外面挂上松柏枝,里面放上天地桌,供上用红纸折成的牌位,称为“天地祃”。半夜起来发祃子,首先要拜天地神,摆天地供,然后才叩拜其他神祇。三日送神后,或过元宵节后,拆掉天地棚,烧掉天地祃,平日一般不再祭祀。若遇家庭结婚、祈子、禳灾时,偶有礼拜,一切从简。

天地神的进一步发展是和玉皇大帝的结合。玉皇原是道教尊奉的神祇,而民间却认为它是天庭诸神的最高首领,并给它一姓氏,称作张玉皇。山东各地有数不清的玉皇阁、玉皇庙,泥胎塑作人间帝王的形象。据说它主管人们的福禄寿夭,信徒们多来祈福祈寿。泰山极顶的玉皇庙前,至今还有不少许愿挂袍的香客。正月初九日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这天有庙会,香火更盛。

泰山玉皇顶

日月星辰之神,山东民间也有崇拜。鲁西北靠近河北省的一些地方,人们常在二月一日早晨聚集野外接太阳,这天还有吃太阳糕的习俗。月神称作“太阴星君”,其画像类似奔月的嫦娥,故有“月婆婆,朝南坐,抱着小兔捣雄臼”的歌谣。民间拜月多在八月十五夜间月出时,供大小月光祃儿,祭拜者多为年轻妇女。人们对星辰的崇拜更为普遍,据说每人在天上都有一颗属于自己本命的星星,北方一向有顺星的习惯。按术士的推算,如果兆命的星对自己不利,就要祭星。

山神是山区民间崇拜的神。从前一般的山上都有个小山神庙,每年都要祭祀一次,祭祀的日子一般是六月六日。

黄河沿岸的民间,普遍崇拜河神。人们尊称河神为“金龙四大王”,济南一带则称为“金龙大王”。常见河工中有供奉一小黄蛇的,说这小黄蛇即河神。

海神一般说是龙王,但在山东沿海各县,除崇拜龙王以外,更崇拜海神娘娘。据说海神娘娘是五代时福建莆田林姓之女,梦中救过海上遇难者,后被尊为海神。航海遇险,她常显灵救助,元明以来由天妃晋封为天后,故各处都建有天后宫。天后宫,俗称海神娘娘庙,蓬莱每年四月十八有庙会,远近齐赴,有的甚至从东北特来烧香挂袍。据蓬莱旧志记载,每年七月一日到七日,是妇女祭祀海神的日子,上庙烧香者络绎不绝。山东民间至今仍流传着许多海神娘娘送灯的故事。

蓬莱天后宫

山东西南部地区特别信仰火神,鲁中南和鲁西南都有正月初七送火神的风俗。火神,据说是祝融,也有人说是回禄,但民间一般称为“火德真君”,或直称火神。对打铁的、烧窑的、开茶馆的来说,火是他们的生意之本,进财之源,因此他们最敬重火神。而对一般人家来说,信仰火神是求它保佑别遭火灾。单县等地,正月初七有火神会,十分热闹壮观。

城隍是人们普遍信奉的神祇,山东各县都有城隍庙。它原是城池神,后来发展成为主管城市一切的神,能秉权生死,立降祸福。从前新官上任要去城隍庙参拜,民间的许多事情也要到城隍庙去祈祷,为冥冥中的一位父母官。明代以来,它又兼任管理孤魂冤鬼的职务,每年的清明和十月一都要出巡邑厉坛。据《济南采风记》记载:

清明日、中元节、十月朔为三冥节,城隍出巡,仪仗甚丰。妓等白衣白裙,手捧链索,扮作女囚,若戏中所演之苏三者,乘敝轿随行,谓以忏除罪恶,殊属可笑。

土地是较城隍更为人们普遍敬奉的神祇,从前山东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土地庙。土地庙比较简陋,多是石头砌成的,高不逾丈,里面有男女两尊坐像,称作“土地爷爷”、“土地奶奶”。大一点的庙里,还有手持勾魂牌和锁链的鬼车。土地原是社神演化来的,社神又称社翁,因此土地是个老公公。

土地庙

它的职责原来只管理土地和农作物生长的情事,所以土地庙又称土谷祠,每年二月二日致祭。有些地方和春社结合,举行祭神赛社活动,演戏庆贺,规模相当大。后来,土地又兼任城隍手下的地方行政长官,负责叫阴差,收容羁押新丧的鬼魂。因此,死者的家属在人咽气后,首先去“报庙”,或称“照庙”。所谓“土地,土地,住在石头屋里,不看见笑的,光看见哭的”,说的正是这种情况。

灶神的信仰比城隍、土地更为普遍,旧时每家厨房都供有一张灶马。灶神,亦称“灶君”,俗称“灶王爷”,文雅一点的称为“东厨司命”。它原是古代的五祀之一,神的姓名众说纷纭,最后和玉皇大帝联宗,称为张灶王,并且成为玉帝派往每家每户的监察员,每年腊月去天庭汇报一次。古代祭灶原在夏天,自汉代开始改为腊日,后定为腊月二十四日,祭过后送它“上天言好事”,再等它正月初一“回宫降吉祥”。近代山东多在腊月二十三日辞灶,二十四日辞灶者极少。古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话,近世山东却多由家庭主妇率领小儿女祭灶,并进行灶前祈祷。

门也是古代的五祀之一,原无具体神名。唐代以后,多以钟馗或者秦琼、尉迟恭为门神,形像是戎装武士,把住门户以防恶鬼进门给人带来灾祸。山东民间一般不贴门神,望门而祭,也有贴合和二仙、刘海戏金蟾、福禄寿三星等吉庆内容的年画于门上,以应门神。一般在春节期间与诸神一起祭祀门神。同时,结婚新娘进门,初生婴儿出行等,也要烧祭,给门神以买路钱。

财神是最受人们欢迎的神祇。山东一般不供奉赵公元帅,供的是文、武财神。文财神,传说是殷商时的比干,因被纣王挖去了心,不能偏袒,可以秉公办事,使大家都发财;武财神,传说是关羽,因他义气千秋,也可以保佑大家发财。从祀的还有招财童子、利市仙官等。

财神比干

旧时,每个县都有财神庙,里面塑有类似文财神的泥胎,有的还以陶朱公配祀。庙内对联有“代天兴宝藏,裕国足苍黎”、“宝马驮来千倍利,钱龙引进四方财”等。一般住户多挂财神画轴,或设财神牌位。人们认为财神是执掌人间福禄的正神,所以格外崇信。

胶县(胶州)称财神为“增福财神”,画轴上画一身穿红底花袍的老者,肩负一黄色钱袋,两旁各有一手托元宝的童子,大有远道而来,增福增财的气势。有些地方,除正月初一、十五外,还在正月初五专祭财神一次,类似南方的接路头。这天的水饺,谓之“元宝”,吃水饺意为招财进宝。

临清每年七月二十一至七月二十三为财神会,财神庙内悬灯结彩,笙管齐奏,有时还唱戏三天。此节的晚间,各商号举行宴会,经理和店员可以同桌喝酒。潍县(潍坊)也是七月二十一日祭财神,其财神庙有对联为:“颇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点上三炷香,朝也拜,夕也拜,叫我为难。”这对祭祀财神颇有讽刺意味。

碧霞元君是民间信奉的一尊女神,俗称“泰山老奶奶”,或称“泰山娘娘”。它在泰山顶上有宏伟的铁瓦殿,各地都有行宫。碧霞元君的全称是“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据说三月十五是泰山老奶奶的生日,泰山有庙会,远近来朝山进香者,结成香社,奔赴山顶,至今仍盛行不衰。各地行官也有在四月十八举行庙会的,规模都相当盛大。民间传说泰山娘娘能使妇女多子,又能保护儿童,所以信奉者多是妇女。到泰山为娘娘挂袍还愿的络绎不绝,香火比岱顶的玉皇大帝还盛。

泰山碧霞祠

花神、痘神、床公床母、眼光神、耳包神、吼神、疮神、筋骨神等,是最有山东民间信仰风味的神。痘神,据说是山东宁海(牟平)人张健,官居刺史。武则天召贡年少俊士,他以遍染痘疫无中选者报之,玉帝以为不曲不阿,予以帅职,赐以瘟锤,兼理麻痘,专以保护儿童。但是山东各地普遍信仰的痘神不是张健,而是无名无姓的痘疹娘娘。

吼神和疮神没有自己的庙宇,通常寄居在大庙的廊下,不算是该庙的正式会员。吼神专管哮喘、咳嗽等吼病,叩拜时要给它身上撒盐,或者放一把盐在纸上烧掉。民间认为,吼病是吃盐过量所致,把盐撒给吼神,意思是人体内盐量减少,病即可痊愈。疮神,又称“十不全”,形象丑陋,腿痂眼斜。求神的人身体何处有疮痛,即用膏药给神的相应部位贴上。筋骨神管神经痛,求神者须在泥胎的相应部位缠一缕麻。

在民间信仰的诸神当中,有些神是职业神。木匠、石匠、瓦匠供奉鲁班,铁匠供奉太上老君,染坊供奉梅、葛二仙,酒店供奉杜康,梨园行供奉唐明皇,说大鼓书的供奉周庄王,剃头的供奉罗祖等。此外还有一些称为仙的神,如王母娘娘、合和二仙、老寿星、八仙等,多在喜庆时供奉,其中信奉王母娘娘和吕祖的人最多。在特殊情况下,一些凶神也要祭祀,例如煞神、太岁、丧门神等。

关于山东人对“神”的信仰,就先这些内容了。后续部分很快就到。

如果你是山东人,如果你也对山东人的信仰与忌讳有话要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