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特的追悼会

 新用户92773719 2022-07-23 发布于江西

《长征轶事》系列节目之九   时长:55    此稿画面已寄回,请以此稿为准。

奇特的追悼会

记者:田颖  钟东林 何明星  钟贞培

记者:这里是兴国县的将军园,大地的广博,山川的峻秀,日月的灵气,孕育出一个将星璀璨的将军县。54位将军,这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史书,他们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富于传奇色彩的篇章。

解说:54位将军同一个故乡,54位将军却各具风采。其中有大家熟知的唱遍中华大地红色经典《长征组歌》的词作者、共和国最年轻的开国上将肖华;有参加过讨袁护国、第一次北伐,从黄埔军校教官,脱掉皮鞋穿草鞋,矢志不移,九死不悔跟定共产党的上将陈奇涵……这里介绍的是一位参加过自己追悼会的将军——钟国楚。

钟效焕(钟国楚的侄子):我们这个村叫埠头乡垓上迎福村大坑组,钟国楚是我的叔叔。他出生在这个老家里。十四五岁参加革命,参加儿童团、赤卫队。他也不怕生死的,总是为了革命。

解说:钟国楚1930年加入共青团,5月参加工农红军,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泰宁县委组织部长、闽赣军区独立第八团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红军长征后,他被留在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

1935年春天,在樟坪猪仔坝一次激烈的枪战中,时任团政委的钟国楚,不幸被敌一枪击中气管,血如泉涌。他脱下一条长裤,在脖子上缠了个严严实实。

杨美兰(兴国县将军馆讲解员):当时,钟国楚负了重伤,两位战士抬着不能说话的钟国楚,赶往临时医院抢救。钟国楚从袋子里拿出半截铅笔,歪歪斜斜地写下了自己的遗言:“我是兴国埠头乡人,死在猪仔坝,同志们要坚持战……”,“斗”字还没有写完,他就晕了过去。战士们把他抬到医院,医生摸了摸他的鼻子,已经没有呼吸,认为他已经牺牲了。两位战士含着眼泪,带着政委的遗书,赶往部队报告组织。

解说:临时医院见钟国楚已经牺牲,便准备掩埋。两个战士将钟国楚的“遗体”搬上担架,就在搬动的瞬间,出现了转机!

黄健民(兴国县原党史办主任):当受伤以后,这个凝固的血(块)塞住了这个喉结,讲不出声音了,当时真以为他死掉了,所以就搞了个担架把他抬起,把他埋了吧。在路上一颠一簸,抬了以后,这凝固的血(块)松动了,松动以后,他就感到很胸闷,那么他就发出痛苦的呻吟,哎哟,这个抬他的人呢吓一跳,说他还活着呀,怎么办?赶快把他抬到医院去抢救。

解说:十多天后,钟国楚伤口好转,便迫不及待地去找自己部队,他在大山密林中转了两天两夜也没有找到,第三天傍晚,他看见一座新坟(此处叠附在节目后边的第一幅墓碑画面,效果是若隐若现),墓碑上写着钟国楚之墓,心想,还会有一个同名同姓的钟国楚吗?他见附近有一座破庙,便想进去歇歇再走。钟国楚走进破庙,(叠附在节目后边的第二组火把追悼画面,效果是若隐若现)正赶上战友们在开追悼会。为了不影响追悼会的悲痛气氛,他悄悄地站在队伍后边与大家一起默哀。

黄健民(兴国县原党史办主任):主持会议的人讲,“钟国楚同志永垂不朽”,这时,他恍然大悟,他就叫起来了,他说我在了,我活着回来了,这时大家惊讶了。

记者: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无情未必真豪杰,钟国楚既为战友们的情谊深深打动,更为自己死而复生,找到队伍激动得泣不成声。

解说:(此处画面左上角的字幕请处理掉)钟国楚归队后,(在画面中叠出钟国楚年轻时的照片,照片附在节目后面第三组画面,请用抓针)和战友们一道历尽无数次战斗,并在战斗中多次负伤,他带着伤痕累累的身躯,掩埋了一个又一个血迹未干的战友,终于迎来改编新四军的曙光,奔赴抗日战场。

钟丛元(钟国楚的孙子):钟国楚是我爷爷,从小经常给我们讲他在三年游击战、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故事,199112月,我选择了当兵,我爷爷给我讲当兵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牺牲。

记者:是的,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当一支队伍为了崇高伟大的理想而奋斗时,有时候,就需要部分成员做出不同程度的牺牲。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才能使我们这支队伍从胜利走向胜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