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来越多的理解又多的无可奈何

 两又同齐 2022-07-24 发布于新加坡

文/两又同齐

某日带着小儿去公园玩,恰巧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个小女孩可能是不小心把买来的两根火腿掉到了草丛里,占满了泥土,然后,小女孩的妈妈斥责到:“刚买的还没吃就掉地上,你怎么不小心点?那都是花钱买的。刚买还没吃就往地上丢。。。”

小女孩一看火腿已经掉到了地上自己吃不成了于是嘟着嘴说到:“我吃不成了,你得再给我买两根。” 

母亲看着掉到地上的火腿再加上小女孩的要求,于是吼到:“你知不知道你爸爸早晨没吃饭就出去上班了,带着你们俩出来玩会,买个吃的还掉到地上,你竟然还想着再买一个,你以为钱都是大风刮来的吗?你知道爸爸赚钱有多不容易。。。”

小女孩一看自己的诉求没有得到回应反而还被训斥,于是为了更加倔强的说“你必须再给我买个,现在就去,立刻马上!不买我就不走了。。。”

于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母女大战开始了,小女孩对着自己的妈妈连咬再抓,妈妈这是开始抽打小女孩。小女孩的姐姐这是坐在一旁一切无视中,吃着那会自己要买的东西。。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自然人们的议论也各不相同,有的人觉得这个妈妈小题大做,不就是五元的火腿吗?再买俩个又有何妨?惹的小孩子在那里哭闹。有的人觉得小孩子太不懂事,都是大人从小宠惯的结果。对着自己妈妈都敢动手,以后这还了得?!

小儿在那里看的愣了神,我问他,你对刚才的现象怎么看?那小女孩的年龄好像和你差不多。小儿笑了笑,说“妈妈不给买,可以等下次再买么,为什么要哭呢?!这个小女孩做的不对。你说呢妈妈?”

“呃呃,都对,也都不对吧!”我回答道。

是啊,站在他们彼此的角度,都有自己的道理,妈妈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或者小孩子的父亲本身工资又不高,再加上家里生活拮据,所以她会格外的在乎每一分钱。

又想带着孩子们出来逛逛,又想少花点钱,但是没想到,小女孩会那么的不爱惜,或者不在意花钱买来的火腿,竟然还没吃就掉到土里,对于妈妈来说,掉到土里的不是两根火腿,可能是两天的馒头钱,因此才会大发雷霆。

只是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不要这么做。所以妈妈认为自己在教诲女儿,这有什么错呢?(像极了大部分的人,有时候自己也会,感觉给孩子花了钱最后还不惹得自己生气,其实是自己不让自己开心。)

而对于小女孩来说,她对金钱是没有概念的,或者说不知道多少钱换多少东西,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因为没有付出,所以没有概念,没有概念就认为一切想当然。

因此当他看到自己买的食物掉到地上的时候,想到的火腿掉了不是钱没了,而是可以再要钱买一份继续吃。对于小孩子是没有金钱概念的,况且只是两根火腿而已。

既然能买第一次就肯定能买第二次,父母挣得钱不就是让自己买自己喜欢吃的吗?再说自己又不是故意掉到地上的,所以自己没有错。错的是父母偏心,不给自己买吃的。为什么姐姐有吃的,而自己的掉了却不能再买一份?

所以站在她们各自的角度都是有道理的,只是道理的依据不同。因为依据不同,所以出发点不同,进而解决的方法也会不同。

妈妈生气的是小女孩不知大人赚钱辛苦一切想当然,小女孩赌气的是掉了为什么不能当下再买一次?所以结果就是母亲骂骂咧咧的带着怨气的悔恨到“还不如不带你们出来,出来了花了钱还生一肚子气。”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以结果论结果而不是以过程谈事实。我们的目的在于发泄而不是解决问题。也许最后母女俩都不知道为什么对方就那么不理解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