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年班主任忠告:9岁前,千万别在这件事上偷懒

 恬淡如意 2022-07-24 发布于重庆

周末小聚,几个老母亲不自觉又聊到了孩子的学习。

其中一个做了10年班主任的朋友劝我们:

趁孩子年纪还小,一定要打好古诗文的基础。
等到备战高考那三年,文言文是拉开中文成绩的关键!

150分的总成绩,阅读理解要占将近70分,其中现代阅读理解35分,古诗文阅读理解也是35分

现代文变化多样,不好把控,古诗文一打好基础,成绩则非常稳定。

图片

不过,看似最简单的,也是最考验孩子功底的。

古诗文也可以说是“童子功,它的学习没有捷径可言,只能靠日积月累的沉淀。

如果你的孩子学有余力,我特别建议,9岁前,就可以用听故事的方式学习,培养孩子对古诗文的兴趣。

毕竟很少孩子天生就喜欢古文,但没有孩子不爱听故事。

凯叔《每日小古文》把文言文、历史和故事相结合,让孩子吃透文言文。

在这里,凯叔和北师大文学教授联手,

精选了240首经典小古文

还原每句古文背后的历史故事,

再给每句古文编写两个生活小剧场,活学活用。

试过的孩子给凯叔留言:“原来小古文还可以这么有趣!”

图片
图片
图片

具体说之前,咱们先来一段试听:

如果你也觉得文言文很重要,接下来的内容一定要看,你会更明白:学?

01
为什么不直接学文言文,
而是要先学“小古文”
图片

什么是小古文?
通俗讲,就是篇幅短小,故事性强,难度较低的文言文。

比如,
不怨天,不尤人。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别看它短小简单,这不但是文言文金字塔上最精华的部分,还是帮助孩子打好文言文基础最好的敲门砖!

它既有文言文独有的特点,又不像文言文那么难理解记忆。

图片


凯叔《每日小古文》收录240句小古文取自38部典籍,孩子时间宝贵,要先从最经典精华的入手。

如果您留心我们的目录大纲,就会发现,
240篇经典小古文,覆盖了九大国学主题:立志、惜时、劝学、诚信、交友、智勇、修身、仁爱、天地。

这些都是孩子们成长路上,了不起的智慧和营养。

图片

遵循孩子的习得规律,我们还设置了阶梯难度,一天学一句,没有负担感。

所以别贪多求难,直接上来就学长篇文言文,反而适得其反。


02
“小古文”不止会背,那么简单
图片

背诵小古文,对孩子来说,很简单,但不是终极目的。

孩子要掌握的是,背景故事、实词、虚词、常见句式,甚至是怎么在生活中、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

我们的答案是:

生活情景剧引入→背景故事解读,这是借助“故事”给孩子兴趣。

字词句式讲解→电子知识卡复习,这是帮孩子积累知识。


图片
第一招:生活场景引入

精炼的语言,决定了小古文并不适合,直接带孩子逐字逐句精读,而是先和孩子建立关联,让孩子觉得“和我有关”。

所以,凯叔《每日小古文》从生活的小场景引入,听完孩子会发现,这些生活片段就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自己也能这样去用小古文。


妈妈:豆豆,晚上给你炒土豆丝啊。

豆豆:老妈,你简直是当代厨神,庖丁转世!这菜刀快的,啧啧,眼花缭乱;还有这土豆丝切得,简直是艺术品啊!

妈妈:嗨!小意思~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豆豆:啊?又拽古文,这什么意思啊?

看,既没有说教,还非常有趣地引出“我亦无他,唯手熟尔”,这才是把古文生活化。

孩子平时张口就来,写作文随时引用,那成就感可不一般!

图片
第二招:讲讲它背后的故事

古文都是有历史出处的,很多父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敢随便教孩子。

图片

我们和北师大文学院孟琢教授、北大文史学者李天飞老师反复斟酌,从38部典籍中找到240首小古文的背景故事。

“不怨天,不尤人。”出自《论语》,说的是孔子周游列国时,遇上了土匪打劫,一路逃跑,还被人称作“丧家之狗,孔子不仅没有怪自己运气不好,还坦然接受别人的评价。

当孩子听过这些故事,再去理解对应的小古文,是不是就容易多了?

要知道,这还是帮孩子积累历史知识好机会呢。

图片

点击下图

帮孩子打开学文言文的“新”方式

图片图片

图片

03
字、词、句式、文言常识
一个不能少
图片

文言文知识点很琐碎,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真等孩子接触长篇文言文才开始积累,就晚了!

所以,凯叔家《每日小古文》除了理解背景故事、会用,更刚需的文言文知识也一个不落下。

我们相信,一年下来,孩子的文言文基本功会让你惊叹。


积累500 实词、虚词

古文最难在哪儿?

古今词义的不同,其次是文言虚词。

在考试中,这部分的分值占文言文分值的65%-70%左右,是不折不扣的重难点。

比如:

“谅”:今指“原谅”,但《论语》里孔子常说“谅”,是指“诚实”。

“走”:古代的“走”,意思是跑,古代的“行”,才相当于今天的“走”。“走马观花”其实是“跑马”。

同一个字词,和现在的意思完全不同,让孩子单独背诵字义,太为难他了。

如果放在经典名句中,带着故事去理解,然容易多了。

图片

还有一些文化现象,孩子不理解就很难弄明白小古文的意思。

比如:

古人以右为尊,所以“左迁”就是贬官的意思;“右迁”,就是升官的意思。

为什么要一“鼓”作气?这是因为春秋时代讲究礼仪,打仗也要守礼。两军对垒先击鼓。这鼓声既是开打的信号,也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

懂得了这些文化现象,孩子自然就不需要死记硬背“左”“右”“战前击鼓”这些意思了。


熟悉八大文言文句式

凯叔家《每日小古文》,240句小古文,包含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表疑问、表推测、表感叹,八大常见句式。

帮孩子找到同类句式的共同点,精准理解翻译。

图片

咱们不贪多,每天积累一句。

一年下来,就积累:

500多个古代汉语实词、虚词的用法,

100多个文史常识,

熟悉古代汉语的八大常见句式。

这就是孩子受益一生的文言文基本功啊!

04
「电子知识卡能打印了!
图片

最后,我们还给240首小古文,定制了240张配套电子知识卡。呈现的全是文稿里的精华部分,便于孩子阅读、吸收、积累,包括:金句、译文、注释、故事原文

配合音频使用,就是1 1>2的效果。

图片

现在,它不仅支持边听边看,还能下载打印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