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世界:鸟木月月|青海散记

 新用户98917666 2022-07-24 发布于甘肃

暮色中的西宁

黄昏抵达西宁。这是一个苍凉幽静的城市,安静的坐落于高原之上,在一个夏日的黄昏,只等我守诺前来。从车站出来,和女友背着行李,没有坐车的想法,只想散漫的走在街巷,去寻找住宿的地方。街道平坦宽阔,行人稀少。如果有,人们都是面色安详、和善,这不愧是有信仰的一座城市。

高档的商务酒店我们是无心入住的,只因费用无法承担,我们只想节省更多的钱去走更多的路途。走了约莫一个半小时,最后终于选定一家私人旅馆,女主人三十来岁,干练洁净,看着尚且满意。上去看了房间,倒也干净,内有洗浴之地。两张床隔开一定距离放在房间中央,有一张简易桌子,好放置随身物品。

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能找到如此价廉舒适的地方已是满足。安置好行李,简单洗漱。便急急和女友徜徉于夜色中的西宁市,迫不及待想看看这个高原上的城。

虽是盛夏,但高原的夜晚并不觉得炎热,风中有一股凉爽清澈的意味,穿透时空,穿过躯体和心脏,仿佛一个夏天的浮躁和浊气都被洗澈一空。

路上不时有穿着僧袍的喇嘛走过,黝黑的脸庞饱经世事的沧桑,但眼睛却格外黑亮和善,四方脸的憨厚和超然世外的姿态是修行的结果。

也有带着帽子的穆斯林不时穿梭于街巷,都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太平盛世的时刻,原来每个人都可以这样的亲和善。

到的四方街,是这个城市夜间最为繁华的所在。卖各种小吃的、水果的,卖民族衣饰鞋帽的,应有尽有。我和女友在所有的小吃前留恋,每个都不忍错过,每个都想品尝一点。

来到西宁,烤肉是一定要吃的,这可是正宗的羊肉啊。别看本人长的小巧玲珑,对于肉食还是比较偏爱的。站在这个夜色逐渐浓厚的城市,有凉风袭来,我与女友每人手持一串烤肉,金黄的烤肉,酥脆香嫩,外敷一层辣椒,辣椒的辣味加上热热的烫感,吃到嘴里酥酥的麻麻的,真是一饱口福了。我们的饭量都不大,吃了点小吃,加之这一串烤肉下去,胃已经被填充得满满当当。我俩竟然还贪心不足,每人喝掉了一瓶当地老乡自制的酸奶。

此刻,简直是飘飘欲仙了。填饱了肚皮,便漫无目的地徜徉在这陌生的街头。远处清真大寺的塔尖灯火明亮,不知是从哪一世走来。街边的树木散发出高原独有的清香味道,抬头仰望高原上的星空,旷达辽远,一时竟是内心感慨万千,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只为一个执念,奔赴此地。不知下次再来,又是何年何月。


神圣日月山

绿色的草坡,披着毯子的牦牛,如雪球般的羊群,蜿蜒的河流,车子在一尊雕像前停下。这里是日月山。日月山,多么神奇美妙的名字。

下的车来,明显感到风势很大也很强,明明是八月,却感到冷。海拔已明显升高。东侧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风光。西侧,牛羊成群,草原辽阔,一幅塞外景色。

日月山海拔高达四千多米。来到日月山,只为了和一位女子邂逅。这位女子,当年为了和亲重任,抛却繁华,从长安远嫁西藏。千年前,没有汽车、火车,亦没有飞机,这一嫁,就等于是海角天涯。当年站立这里,遥望长安,回首处只有苍凉一片。女子思乡情切,忍不住取出父王唐太宗所赐的日月宝镜,没想到镜中果真出现了长安繁华的景色,令她离愁更甚。她于是悲喜交加,泪如泉涌。但是想到自己远嫁和亲的重任,毅然将宝镜摔下,摔碎的镜片让泪水和风沙掩埋,成为今天的日月二山。两山隔山相望,唇齿相依,如父女,如情侣,其情其景无不动人。这位远嫁和亲的坚强女子,就是我们熟知的文成公主。而日月山以前也不叫日月山,初唐时叫赤岭,后来为了纪念文成公主,便更名为日月山,留存至今。

虽然唐朝的风烟已远去,这位公主不知已身在何处。但是作为一个柔弱女子,为了百姓安稳,社稷安慰,她牺牲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远嫁他乡,换取一个时代的安稳祥和,值得我们后人敬仰。

山下的倒淌河不知疲倦地奔流着,不知盛放了公主多少的眼泪。日月宝镜斩断了对长安的思念,斩断了一个女子的柔情。

今天再望日月山,它已成了汉藏名族友好团结的象征。却因了一个女子的付出,千古流传。


邀约青海湖

也许是梦中的一个回眸,在今生被邀约,和青海湖的一个相约。

看雪小禅的文,她把青海湖写的多美,她说,青海湖是上天落在地球上一大颗蓝色的眼泪。原本就是敏感的女子,看到这句话,一下子觉得,不去青海湖都不行了,一定要去,冲着这句话也要去。

顺着倒淌河,沿着荒漠,车子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前行。近了,近了,远远地看到蓝色的缎带,在阳光下,闪着亮。那些波光,似乎要冲破湖的怀抱,飞奔而来。

坐在岩石边,学着其他人的样子,脱掉鞋袜,将脚探入湖水中,没有害羞,没有斯文,我不是古书中羞答答的女子。这一刻,是激情的、真实的我,水漫过肌肤,心里打了一个激灵,痒酥酥的。

面对一处景,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其实,景就是情,去一个地方,只是为了了却一桩心愿而已。看到也就那么回事,关键是在心里,你知道,你完成了一桩夙愿,一个邀约。景和景如此,景和人如此,人和人更是如此。

其实平常我们所惦念的只是那份执着,那份不能释怀的情愫。

来青海湖,也是为了那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愫,因为雪小禅的一句话,“青海湖是掉落在地球上一大滴蓝色的眼泪。”而我前生留在某人心里的那滴泪,不知他能看得到么。

如果,你在。不求同行,不求相濡以沫,只求哪怕一次素未谋面的灵魂之约。


寻找仓央嘉措

来青海湖,还有一个执念,为了那个情僧。他说,“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到头来,他辜负的只有自己。

有人说,当年他被奸人所害,葬于青海湖。有人说,他为了在尘世寻求一份安稳,选择了遁世。究其结果,何种说法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直活在人们的心里。这片高原依然有他的气息,那湛蓝的天空,沉默不语的青海湖,都因了他而变得神秘莫测,扑朔迷离。也许他在那一方天空的湛蓝里,也许在湖水的些许清波里。

正如他诗中所写,“见或不见,你就在那里。念或不念,情就在那里。来或不来,你就在我们的心里。”无论一个人存在还是离开,爱他的人会一直爱下去,并不会因为某个人地离开就选择不爱。如果爱可以选择,我们就不用如此虔诚,跋山涉水,来此寻求一个安慰。

他原本,只想娶心爱的女子,牧一群牛羊,安然无声的生活。但命运却要他做让万人敬仰的活佛。他虽做了活佛,却始终饱受情爱地困扰。是啊,即使是大彻大悟的活佛,在感情面前,也无能为力。

但是无论怎样,他活得也算没有遗憾,爱也爱了,恨也恨了,虽然生命短暂。他是僧,更是情僧,是受人爱戴和敬仰的情僧。试问普天之下还有谁,如他这般勇敢,坐在活佛的位子,为了一个深爱的女子,勇敢无畏的爱着,不管不顾的爱着。世界上的男子大都重名利,轻情感。那个女子被他爱过,也是值了。

世间最执著的唯有情感,每个来此的男男女女恐怕也是逃不过一个执念,一场情劫。在那缘分的天空,每个人,至此一生,都在寻找那个心灵守约之人。是否,青海湖,可以还每一个寻找者一个答案。

鸟木月月,本名梁慧君,甘肃泾川人,2013年开始写作,若干作品发表于《甘肃工人报》、《甘肃经济日报》、《兰州日报》、《兰州晚报》、《包头晚报》、《红河日报》,《崆峒》杂志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