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正脱透法治痹证

 新用户26187179 2022-07-24 发布于广西

□ 潘宗奇 广东省中医院

沈某,女,74岁,2021年8月24日初诊。主诉:右下肢麻木疼痛2年余,加重1周。患者右下肢疼痛乏力2年余,行走后加重,休息后缓解,无法入睡。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痹痛乏力,足底麻木感,躺平及屈膝抱右腿后可缓解。平素轮椅代步。刻诊:右下肢麻木疼痛,喜温。无恶寒发热,手足不温。大便可,夜尿2~3次。易饥饿。舌暗,苔根白厚,有齿痕。脉左沉细,右滑、重按涩。既往史:糖尿病、高血压20余年。抑郁障碍病史6年余。既往冠心病病史。2016年行右下肢静脉曲张切除术、左侧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术。2021年8月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及下肢腘动脉血栓形成,并行右下肢动脉球囊扩张形成术。

中医诊断:痹证(三阴伏寒)。

西医诊断:腰椎椎管狭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腘动脉血栓形成。

治法:扶正脱透。

处方:北芪100g,桂枝30g,赤芍30g,大枣60g,当归30g,川芎30g,生地30g,桃仁15g,红花15g,通草5g,生姜30g,地龙10g,炙甘草30g,蜈蚣2条,生晒参30g,白术30g,细辛15g。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8月27日二诊:右下肢麻木疼痛如前,喜温。药后行走较灵活。下肢不温。大便可,小便色略黄,夜尿2次。咳嗽,咯黄色黏痰。易饥饿。口干,喜温。眠可,多梦。舌淡,苔厚腻,舌根尤厚。脉弦细。处方:北芪100g,桂枝45g,大枣60g,当归45g,川芎30g,生地30g,桃仁15g,红花15g,通草5g,生姜30g,地龙10g,炙甘草30g,蜈蚣2条,生晒参30g,白术30g,细辛15g,附子15g(先煎)。3剂,煎服法同上。

8月30日三诊:右下肢麻木疼痛如前,喜温。药后行走较灵活,下肢不温。大便可,小便色清,夜尿2次。咳嗽有痰改善,易饥饿,略口干,喜温。眠差,难入睡。舌淡,苔厚腻,舌根尤厚。脉沉细结无力。处方:北芪100g,桂枝45g,大枣60g,当归45g,川芎30g,生地30g,桃仁15g,红花15g,通草5g,生姜30g,地龙10g,炙甘草30g,蜈蚣2条,生晒参30g,白术30g,细辛45g,熟附子30g(先煎),麻黄30g,吴茱萸15g。4剂,煎服法同上。

经治疗后,患者右下肢麻木疼痛改善,行走较灵活,下肢不温改善,好转出院,随访病情稳定。

按 腰椎椎管狭窄为骨科常见疾病,以腰痛为主。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腰痛与肾息息相关。对于椎管狭窄严重压迫神经根的患者,中医主要辨治思路为活血、补肾为主,往往效果不佳。本案从六经辨证入手,结合《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辨证为三阴伏寒,治疗以扶正脱透为大法,效果显著。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言:“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血虚寒凝,内有久寒者,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以温中祛寒,用清酒和水煎药,可加强活血祛寒的作用。厥阴肝经,藏营血而应肝木,内寄相火,加生姜、吴茱萸宣泄苦降,是方散寒而不助火,养营血而不滞邪,实为厥阴营虚、内有久寒之良方。故处方以当归四逆汤加减。二诊继续加强温通补血之力,桂枝、当归用量加大,加附子以温通寒凝经络血脉之痹,药后症状改善。三诊加强温通之效,细辛、熟附子用量加大。取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之意,加吴茱萸宣开苦降,直走厥阴经脏,以散久滞之陈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