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书荐读:《上海之声——二战时期来华犹太流亡者的心声》

 黄之中 2022-07-25 发布于上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图片

20世纪30年代犹太难民抵达上海,走下轮船

关于犹太人,我们听过无数传奇的故事,也读过不少震撼人心的书籍。但一段发生在中国,发生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大都市上海的犹太历史,不知为何,似乎并不太为人们所知。

为什么许多犹太人会将中国的上海视为“第二故乡”?

在战争苦难岁月,他们为什么选择来到当时并不安宁的上海?

他们来自哪里?原本是做什么职业的?在上海经历了什么?

战争结束后,他们去了哪里?又留下了什么?

今天推荐的这本“犹太文丛”新书《上海之声——二战时期来华犹太流亡者的心声》,将为我们揭开一段鲜为人知,但却极其重要的特殊历史。

图片

是的,那就是上海!

文 | 浙江人民出版社

图片



01



一幅犹太难民在上海活的完整画卷

爱与恨、喜与悲、思念与期盼......

读过《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的朋友,对犹太民族曾遭遇的那段苦难历史,应该记忆深刻。

1933年,希特勒上台,犹太人的噩梦也就此开始。驱逐、迫害、歧视……当全世界将犹太人拒之门外的时候,上海这座城市为他们在黑暗中打开了一扇光明大门。

对于整个家庭来说,抛下熟悉环境中令人欣慰的确凿和笃定,跑到陌生世界流亡会是什么滋味,这很难想象。

只有隔了半个多世纪后再去回想,才能说那些离开家园的人选择了生而不是死。

图片

犹太难民下船后登上前往收容所的卡车(本书插图)

当德国军队开始席卷欧洲时,近2万名中欧犹太难民选择逃到了上海。

他们在上海经历了什么?在此如何谋生?他们眼中当时的上海是什么样的?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关于这些犹太人的文件资料和新闻报道,以及他们自己在流亡上海期间留下的文字,这类史料可以说屈指可数。

也正因此,当很多朋友在读严歌苓的小说《寄居者》时,对主人公所经历的那些漂泊事迹,会显得特别陌生。

如果没有当事人的讲述,这段历史可以说很难被清晰记录。

而《上海之声》这本书,可以说起到了这个“发声筒”的作用。书里收集了犹太难民在登陆中国后数年内创作的信件、日记、诗歌和短篇故事,再现了他们艰难跨越语言文化、信仰体系和民族传统的障碍而努力谋生的心路历程,并揭示了上海犹太社团内部因经济地位、信仰水平和阶级出身的差异而面临的严峻挑战。

图片

这些文字有取自档案馆的,有私人收藏的,也有来自早已停刊的报刊的,它们不仅是对纳粹大屠杀和流亡文学的充实与丰富,而且为一窥来沪犹太难民的心路历程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原始文献。

正如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所言: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史料和故事展现了欧洲犹太难民在上海的生活历程,而《上海之声——二战时期来华犹太流亡者的心声》通过犹太难民昔日的诗歌和日记,呈现了他们的心路历程。两者构成了一幅犹太难民上海生活的完整画卷。犹太难民的爱与恨、喜与悲、思念与期盼、欣慰与遗憾、感动与神伤、希望与失望、迷茫与坚定,在这本书里得到生动体现。


02



揭开尘封已久的“原始记忆”

努力还原具体苦难中的

每个人和他们的声音

“避难生活的诗性表达,逃亡岁月的真实记录。”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上海犹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健为本书留下了这样的读后感。

这是一份难得的历史记录。犹太人在上海的记忆,也是外人视角下这座城市的样貌。

比如书里收录的这首名为《是的,那就是上海》的诗歌里写的:

图片

奥地利犹太流亡者许福画笔下的上海黄包车夫
巴比伦式各种语言的喧嚣,
随着黄包车和人群而不断流动,
充斥在美元、里拉和英镑的兑换中,
可惜还有不健康的天花,
以及摩天大楼、苦力、上尉、南京路和鲨鱼牙齿状的标线。

老上海人不会被这一切吓住,

人必须活下去,将责任肩负。

即使住在小镇上的人主张

不值得努力付出,

百年后皆归尘土,

但现在我们在此处:

那就是上海!

——埃贡·瓦罗

《是的,那就是上海》

(节选)

这是一位21岁的犹太男子来到上海后创作的一首讽刺诗,讽刺自己的流亡状态,也讲述了那时上海的城市情景。最后五行诗是多么的令人心酸:斗争可能劳而无功,但这位年轻人断言,“现在我们在此处”,这与任何种族、宗教团体或民族一样,都是这座城市动荡的国际景观的一部分。

比如不同人不同视角下的上海印象。

从踏入上海那一刻起,肖莎娜· 卡汉就不喜欢这座城市。只在城里待了三天,她便在1941年10月的日记中写道:
“上海这座城市真是糟透了……我现在明白大家为什么都要拼命留在日本……也理解了那些不幸被送到这儿的人们曾寄来的可怕信件。真是一座肮脏恶心的城市……”

图片

上海石库门正立面

图片

上海石库门俯瞰图

然而,安娜玛丽 · 波德斯却立刻爱上了上海:
“无法不对它一见钟情……主干道两旁是西式风格的房屋,后面就是中式小棚屋,用……粗石、水泥或只用竹子搭建而成……在这里,中国人与他们饲养的猪、鸡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令我印象最深的,还得数五花八门的交通工具:有轨电车、公交车、小汽车、牛车、自行车,还有许多穿梭其间的黄包车。”
再比如那些珍贵的照片和难得一见的漫画和新闻报道。

图片

上海犹太难民阅读欧洲灭绝营幸存者的名单,从中寻找可能幸存的亲人


图片屋顶咖啡馆“Roy,1944年”


图片《更好的绅士》(Ein Besserer Herr)的演出传单,1941年3月27日


图片1941年12月6日第5期《言报》(Dos vort)一页



03



逝去的人和远去的上海记忆

在纳粹大屠杀幸存者、以色列学者伊爱莲的

努力拼图下,渐渐清晰

和这段尘封的历史一样,当时记日记、写信件的人,几乎通通被遗忘,也没有多少人还记得那些诗人,他们在寂寞时光里写下了关于上海及他们在上海的命运的动人诗篇。

时光荏苒,历史之风刮来的尘埃将这些诗作掩埋。

而为什么会有《上海之声》这本书?是谁愿意耗费如此巨大的心力去拼凑、还原这段历史?
其实,这本书的编者伊爱莲教授本人也是纳粹统治的受害者,和这些上海犹太难民一样。她生在德国,后来被好心的波兰人收留,在鸡棚里藏了近两年而躲过纳粹搜捕,战后去美国接受了汉学教育,学成后前往以色列教书。到了知天命之年,她重返波兰,童年时的经历被再度唤醒。
图片伊爱莲

她倾全力研究上海犹太难民,她认为这是一位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对死去犹太人欠下的债,而这项研究就是还债。这是她记忆纳粹大屠杀的方式。

尽可能还原史料中提到的每个犹太难民的生平,为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人们发声,为那些文字的作者补充小传,并结合时代背景给出自己的解读,可以说,这本书中的文字风格多样,或写实,或讽刺,读来真切,令人深思。

努力还原具体的苦难中的每个人和他们的声音,是生者替死者说话的一份责任。

“是的,那就是上海。”

是的,这就是《上海之声》,它记录了人们在这座独特城市里身处非凡情境时所产生的震撼、诧异或惊奇。

图片

转自:“群学书院”公众号

我知道你在看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