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看到的麻雀,和小时候看到的不一样,为什么?人类也许该反省

 行云流水vmmxd6 2022-07-25 发布于河南

综述

说起麻雀,想必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常常见到,这种鸟类分布广泛且种群多,除了南极、北极以及高山荒漠这样的极端环境以外,麻雀的身影几乎是随处可见。尤其是夏天,我们常常能看到成群结队的麻雀在地上啄食,体型小巧又机灵。

走进一片茂密的森林,要是听不到鸟叫声,肯定会感觉很孤独,因为人类早已习惯了鸟叫声的陪伴,尤其是我们常见的麻雀。

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现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麻雀,其实都是进口的,并不是真正的本地麻雀,那么我们本土的麻雀去哪了呢?

灭四害

麻雀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喜爱谷物及植物种子,尤其在夏秋两个季节活动尤其频繁,在谷物田地出没较多,而幼鸟则由鸟妈妈捕捉昆虫为食。

而且麻雀的繁殖能力比较强,繁殖期也很长,一年中除开冬季以外,其余三个季节都是麻雀繁殖的时间,孵化期短,易存活,也就是因为麻雀的这个特性,招来了“杀身之祸”。

1958年,我国成立新中国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又处于战后恢复时期,这时还没有杂交水稻,百姓们在粮食问题上尚待完善,很多贫困人家吃饭还是个大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播有害病菌的老鼠、苍蝇、蚊子,以及数量大且偷吃谷物的麻雀,就成了人们嘴里的“四害”。

为了改善百姓的生存环境,许多地方都开展了“灭四害”运动,几乎每家每户在见到麻雀时,都会敲打铁盆把它们吓飞起来,而实际上,人们早就已经安好了网,就等着麻雀飞起来被网住。

再就是有人拿着枪,见到麻雀就打,这种枪里是没有真枪实弹的,因为麻雀体型较小,又没有攻击力,所以只要在里面放上小石子都能把麻雀打死,而这些专门打麻雀的人员,被百姓们称为神枪手。

麻雀深受其害

灭四害运动持续了两年,每个人都灭过几只麻雀,几乎每天都有近20万只麻雀丧命。不过在这场运动中,受到最大伤害的就是麻雀,像苍蝇、蚊子这样体型小,繁殖速度飞快的生物,只要它们躲在阴暗潮湿的角落,几乎就能逃过一劫。

要知道,苍蝇一生会产卵六次,每一次就能产出200多个卵,而且存活率非常的高,也就是说,只需要一对苍蝇,就能得到成千上万的小苍蝇。

蚊子也很厉害,即便人们已经用上了最先进的基因工程技术,蚊子的数量还是丝毫不会减少。再就是老鼠,老鼠会打洞,警惕性十分强,只要有一点点动静,它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麻雀才是这场运动中最大的受害者。

直到1960年,人们发现,即使已经没有了麻雀的身影,粮食产量还是没有得到提高,甚至比麻雀在的时候还要少,而且田地里的害虫,由于没有了麻雀这个天敌,变得更加猖狂和肆无忌惮,蝗灾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当数据摆到人们眼前时人们才发现,麻雀给人们带来的利益,远比麻雀本身吃掉的粮食数量多得多。

于是,国家将麻雀从“四害”中移除,并将细菌多,到处爬的蟑螂列入其中,不过,仅仅这样并不能弥补麻雀消失带来的损失。

为了尽快恢复粮食产量,我国从苏联进口了数百万只麻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这种麻雀,这才使得粮食产量渐渐恢复过来。

进口麻雀

这些从苏联进口来的麻雀,与我们本地的麻雀是有区别的,我国本土麻雀皆为家麻雀、树麻雀、山麻雀以及黑顶麻雀,于是在进口麻雀时也特地挑了家麻雀和树麻雀,但我国本土的麻雀背部、喉部以及胸部都有黑色的纹路,国外麻雀却没有。

这些进口麻雀适应能力非常强,到了中国也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反应,而且吃喝正常,并开始繁殖下一代。

说到繁殖,因为两者属于同一品种,所以进口麻雀与本土麻雀是可以进行交配的,没有生殖障碍,不过,这两者繁育出来的下一代不仅形态上各不相同,就连颜色也会不一样,而且不像普通麻雀那样爱叫,很安静,身体机能也比较脆弱,寿命较短。

结语

在进口麻雀来到中国后,我国粮食产量确实在逐渐回升,而人们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以后,不再捕捉麻雀,还开始对其进行保护,将其列入“三有”动物。

什么是“三有”动物呢?就是指具有生态价值、科学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的动物,像刺猬、画眉、果子狸等,都属于“三有”动物中的一员。

如今,人们已经不能随意伤害麻雀,经常有新闻报道,哪个农户捕捉了麻雀或是破坏了麻雀的窝,就会被警方请走,并处以上千元的处罚,这就是因为,麻雀已经被列入“三有”动物,尽管不是保护动物,但也不得随意伤害。

因此,人们在看待一件事物时,一定不要太片面,有益以及有害,本身就不是绝对的,我们要学会换一种角度看待事物。

大自然的一切都有自己的使命,人类不能以自我作为主导,将一切对人类有弊处的东西都消除掉,这样一来,最后受伤的只会是人类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