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481年到843年,西欧出现了一个由法兰克人建立的封建王国——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的朝代可分为墨洛温王朝(481年-751年)和加洛林王朝(751年-843年),而加洛林王朝在全盛时期又被称为“查理曼帝国”。 带领加洛林王朝大肆向外扩张的是查理大帝,他以援助教皇哈德良为名,派兵灭亡了伦巴第王国,将势力扩展至意大利北部与中部。 后来,他又针对萨克森人发动多次战争,并征服巴伐利亚,击败斯拉夫人和阿瓦尔人,使查理曼帝国的势力北抵波罗的海,南至亚得里亚海的东欧西部地区。 公元800年,查理大帝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不是查理大帝,而是他的幼子虔诚者路易。 查理大帝曾经预立遗嘱,希望在自己死后,能把帝国平分给三个正统婚生子:查理、丕平(被称为“意大利丕平”)和虔诚者路易。 可刚立下遗嘱没几年,查理和意大利丕平就纷纷去世了,因此虔诚者路易单独获得了整个帝国的继承权,并于814年继承了已逝父亲的帝位,成为了路易一世。 虔诚者路易决定效仿父亲的做法,也将国家平分给自己的3个儿子。 他的长子洛泰尔一世为意大利国王兼共同皇帝,次子丕平为阿基坦国王,三子日耳曼人路易(路易二世)为巴伐利亚国王。 “分土”后,三兄弟和父亲虔诚者路易都过得顺心如意,没有起什么矛盾。 可不久后,虔诚者路易又生下了一个孩子——秃头查理。于是他找来儿子们,希望能从他们手中要回部分土地,分给年幼的秃头查理。 但这个提议遭到了三个儿子的强烈反对,他们联合起来,在教皇的支持下囚禁了自己的父亲和同父异母的弟弟。 但无论怎么闹,一家人毕竟还是一家人。没过两年,三个儿子就把两人放了,之后复位的虔诚者路易也没再提分土地的事,日子又平静了一段时间。 可不久后,身为阿基坦国王的次子丕平又去世了,局势又紧张了起来。 虔诚者路易觉得秃头查理可以继承丕平的位置,这次另外两个儿子没什么意见,阿基坦的贵族们却不肯答应。 他们试图拥立丕平的儿子为二世,以维护自己固有的权利。于是,内战再一次发生了。 840年,路易一世在“家庭不睦”中去世了,长子洛泰尔一世成为了法兰克王国新的名誉国王。但洛泰尔一世又有了自己的心思,他打算将分出去的土地再次合并,占为己有,这就让路易二世和秃头查理非常不满。 于是二人结成同盟,开始同洛泰尔一世展开对抗,最终洛泰尔一世战败,只能求和。 后来,洛泰尔一世、路易二世和秃头查理在凡尔登签订了《凡尔登条约》,平分了父亲留下来的土地,形成了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 870年,经过《墨尔森条约》的调整,这三个国家成为了现今法国、意大利和德国三个发达国家的雏形。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