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0年前的皇家花园,竟在广州大学城?

 哈哈狮的信箱 2022-07-25 发布于广东

——关于它的印象

“数不清多少年前,好像是某位皇帝的御花园。”

“听老人说,它曾是撑起出口半边天的广绣之乡。”

“流动人口占一半,异乡人的新天地。”

在广州,有一个低调的岭南古村落。

走过1000年的风霜岁月,

每个人都记得它某一个时代标签。

藏在最年轻的广州大学城里,

它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北亭村

图片

图片

北亭村的来历得追溯到1105年前。

唐朝末年,群雄割据,战乱纷争。有刘姓父子三人从封州(今肇庆封开县)起家,逐步统治岭南地区。

很快,小儿子刘岩正式称帝,以广州为都城,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国」

图片

🖊 南汉二陵博物馆

建国以后,刘岩一边在城北兴建宫殿,一边在城南建造狩猎场,他觉得狩猎场过于单调,又在场内建了一座御花园,当年的北亭村,就位于御花园的中心区域。

图片

🖊昌华宫苑部分效果图

这是一个短暂的政权。

建国55年后,南汉灭亡,留下了两座皇陵在北亭村一带沉睡。北宋建国后,在皇陵附近建造南北二亭,派兵驻守。

于是,后人以亭子为界,亭子以南为南亭村,亭子以北为北亭村,保留村名至今。

图片

南汉国的历史虽然短暂,却对北亭村的文化影响深远,走进北亭村,处处可见文化印记。

御花园里的渭水桥,还矗立在北亭村的绿涌上。

石桥建于南宋,连接渭水与乔门大街。河涌在桥下静流,村民如往常一样走过,日复一日地磨平石阶。

图片

若没有注意到阶梯旁的石碑,可能很少人会意识到,这座不起眼的石桥,是北亭村「资历最老」的建筑

图片

走过石桥后,会有热心的老人把你引到北亭的另一块【建筑瑰宝】——祠堂。

有人来北亭,就要推荐他去看祠堂。这是很多北亭村民心照不宣的默契,毕竟这里光是挂牌了历史建筑的宗祠,就有6座

图片

祠堂主要为梁、陈、崔三姓。

南宋末年,躲避战乱的中原人从南雄珠玑巷迁移至广东各地。梁、陈、崔氏便迁至北亭,在这里繁衍生息。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些祠堂大多建于明清时期,规模各异,风格统一。

花岗岩墙基,青砖墙面,顺着视线抬头往去,屋檐上的灰塑色彩鲜艳,雕刻着数不清的岭南元素。

图片
图片

路过的阿伯对此非常骄傲:祠堂保留最好的大学城古村落,仅北亭一家。一座村落的来路与去处,都被这些祠堂所一一收录。

图片
当历史尘封,后人鲜少问津,还有哪些记忆可以留在北亭村?

广绣之乡。


图片

博凌大街上,有间凝结了一代北亭人记忆的老房子。

是北亭绣花社,广州最早成立的绣花社之一,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

图片

🖊 北亭绣花社,局部

早在明朝,广绣就已蜚声欧洲王室,成为广东主要的出口手工艺品。及至晚清,在南海、番禺、顺德,仍有3000多人师承广绣技法,昼夜飞针,参与出口贸易。

北亭村,正是番禺最著名的刺绣社所在地。

图片

提起这段过去,吴婆婆总是感慨不已,今年83岁的她,已经接触了广绣77年。

吴婆婆在与北亭村隔江相望的市头村长大,6岁那年,因为广绣热,她与妈妈来到北亭村的花社学习广绣。

精通缝纫的妈妈上手很快,在妈妈的指导下,吴婆婆从小掌握这门绣花手艺,直到十几年后,嫁来北亭村,仍旧以广绣为生。

图片

🖊 花社门前的旧花

那是上世纪60年代,北亭村的广绣业最兴盛的时候。

村民们每天准时到花社交货,花社将成品送到中华戏服厂,再由戏服厂转运到香港香港作为出口中转站,将北亭村的广绣出口到世界各地

那时候的北亭村,家家有绣架,户户有绣娘。

渐渐地,坊间流传一句话:广州'派花’(发订单),北亭'绣花';而北亭村民也默认:不会绣花就不是北亭女。

图片

在一望都是平房与农田的年代,农业与广绣成了北亭村的主要收入来源。

男人下田耕地,种植番薯与甘蔗,女人在家穿针引线,日日绣花。“那时候一个月能拿30多元,不高不低,但图个干净舒服。”吴婆婆说。

图片

改变总在不经意间到来。

80年代初期,广绣的出口被取消。广绣的手艺不再被家家户户传授,花社的日历也停留在1985年那一页。

往事如烟,但有关北亭村的故事,仍在继续。 

图片

图片

2004年9月,广州大学城一期建设正式完工,10所大学进驻小谷围岛,十几万学生涌入。

北亭村也在城市化的浪潮里,多了一些鲜活的记忆。

图片

广大毕业2年的小温,忘不了北亭村的热闹与市井

星光下道的夜色永不落幕。美食摆摊一条街,糖水手抓饼烧烤臭豆腐牛杂猪肠碌......是说不尽的宵夜文化。每一个广大学子,都有在宵夜街卡门禁飞奔回宿舍的经历。

村口的热闹'声声”不息,有年轻人弹着吉他卖唱,歌声与广场舞阿姨的音乐此起彼伏,交织出一种温馨的包容。

图片

老何的记忆则扎根在村里每一条街道

在大学城做饿了么市场经理的他,最近刚从贝岗调来北亭。

他每天提着电脑,穿梭在北亭村各条街巷,周旋于村里的300家餐饮店铺:“你这个活动规则设置得不是很合理;准备好营业执照,晚点帮你注册商铺......”

图片
在大学城3年的老何,知道不少关于开店的秘密。

“大学城的人口近30万,贝岗村人流量最大,但租金平均比北亭村高1/3,综合下来,在北亭的工作成本会更低。”

和在这里3千多名外乡人一样,老何每日奔走,怀揣着希望,等一个厚积薄发。
图片

时光匆匆而过,在北亭村留下无数个传奇的日夜。

它一面古朴老旧,古桥、祠堂、广绣,尽显历史沉浮;

它一面熠熠生辉,学校、商铺、公园,见证变幻万千。

岁月如歌,未来,这座千年古村又会继续发生什么故事呢?

图片

资料来源:

南汉二陵博物馆

《北亭村史》——北亭村居委会

编辑 / 醒醒
图片 / Evflame
设计 / 盛华  统筹 / 冷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