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 第102条诸家解说

 小柴胡汤 2022-07-25 发布于浙江

第102条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小建中汤也不光治肚子疼,伤寒二三日,表还不解呀,但是中虚,血也少,血不足养心,心才悸,心中悸,悸就是跳。这个血少不足以养心而心中悸。表不解这就补充上边这个小建中汤,不是光治肚子疼,小建中汤治腹痛那是如神,那非常好使。那么无论是虚寒性的胃溃疡,或者其他一般的腹痛,小建中汤都好使。但是小建中汤是由桂枝汤证而来的,它也解表,如果中虚有寒,血气不足,这种表不解可以用它。那么证候呢就是心中悸而烦,一般表证心都不悸。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伤寒二三日,邪气在表,未当传里之时,心中悸而烦,是非邪气搏所致。心悸者,气虚也;烦者,血虚也。以气血内虚,与小建中汤先建其里。

清·吴谦《医宗金鉴》

伤寒二、三日,未经汗下,即心悸而烦,必其人中气素虚,虽有表证,亦不可汗之。盖心悸阳已微,心烦阴已弱,故以小建中汤先建其中,兼调荣卫也。

王肯堂曰: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伤寒脉弦细,属少阳,不可汗,汗之则谵语,胃不和则烦而悸。大抵先烦而后悸者是热,先悸而后烦者是虚,治病必求其本者此也。

程应旄曰:可见阳去入阴,必有其先兆,善治者,急宜杜之于未萌,心中悸而烦,则里气虚而阳为阴袭,建中汤补虚和里,保定中州,以资气血为主。虽悸与烦,皆小柴胡汤中兼见之证,而得之二三日,里证未必即具,小柴胡汤非所宜也。

魏荔彤曰:建中者治其本也。与建中后,除审其在表,则仍当发汗,以中州既建,虽发汗阳亦不致亡矣。审其传里,则应下之,以中州既建,虽下阳亦不致陷矣。所谓急则从标,而缓则从本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伤寒二三日,无阳明证,是少阳发病之期。不见寒热、头痛、胸胁苦满之表,又无腹痛、苦呕、或咳或渴之里,但心悸而烦,是少阳中枢受寒,而木邪挟相火为患。相火旺则君火虚。离中真火不藏,故悸;离中真火不足,故烦。非辛甘以助阳,酸苦以维阴,则中气亡矣。故制小建中以理少阳,佐小柴胡之不及。心烦心悸原属柴胡证而不用柴胡者,首揭伤寒不言发热,则无热而恶寒可知。心悸而烦,是寒伤神、热伤气矣。二三日间,热已发里,寒犹在表,原是半表半里证。然不往来寒热,则柴胡不中与也。心悸当去黄芩,心烦不呕当去参半。故君桂枝通心而散寒,佐甘草、枣、饴助脾安悸,倍芍药泻火除烦,任生姜佐金平木。此虽桂枝加饴而倍芍药,不外柴胡加减之法。名建中,寓发汗于不发之中。曰小者,以半为解表,不全固中也。少阳妄汗后,胃不和,因烦而致躁,宜小柴胡清之;未发汗,心已虚,因悸而致烦,宜小建中和之。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少阳甲木,化气干相火,随戊土下行,而交癸水,与少阴君火,并根坎府,是以神宇清宁,不生烦乱。汗泄中脘,津亡土燥,胃逆不能降蛰相火,相火升炎,消烁心液,故生烦扰。胆胃两经,痞塞心胁,阻碍厥阴升达之路,风木郁冲,振摇不已,是以动悸。风火交侵,伤耗胃脘津液,小建中汤,胶饴、甘、枣,补脾精而生胃液,姜、桂、芍药,疏甲木而清相火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伤寒二三日,为二三候之期限(二候为十四日、三候为二十一日)。过七日则当传阳明,过十四日则当传少阳。此时脾阳不振,血分中热度渐低,太阳水气与标热并陷中脘,水气在心下则悸。水气微,故颠不眩。热在心下则烦。热不甚,故不见燥渴。此证但用桂枝汤不能发肌理之汗,必加饴糖以补脾藏之虚,然后太阳标本内陷者,乃能从肌理外达而为汗,此用小建中汤之旨也。陈修园误以为补中之剂,而以悸为虚悸,烦为虚烦,殊失本旨。不然,桂枝汤本发汗之剂,岂一加饴糖,全失其发汗之作用乎!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还是论述伤寒挟虚的证治。

上边的战汗作解就是有点儿正气虚,还有邪气,要战汗作解,这一条就是说伤寒夹虚。心中悸而烦者,伤寒两三天时间不是太长,也没经过汗、下、吐这些治疗,正气伤得也不算太厉害。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虚弱不足的这些问题,恰恰出现了心中悸而烦者,心慌心跳叫做悸;而烦,心还烦,心慌心跳跳得心都很烦。气虚则悸,血虚则烦,这个人的正气不足了,心的气血不足不能够养心,所以心中悸而烦。外边有伤寒之邪,内里震动宫城、震动心脏,所以心慌、心跳、心烦。这是正气不足了,所以这样,就小建中汤主之。小建中汤补虚扶虚,内能扶虚补气补血,外能调和营卫而治伤寒之表。太阳之表好比边防,五脏里的心就好比一个君主,《内经》说心为君主之官。现在边防有邪,太阳的表一有邪,距离心的君主之官还很远。心是手少阴心,这还在阳经,距离阴经还很远,但是,边防告紧,震动宫城。说明什么?这个人素常心的气血就不足,才有这样心悸而烦,气虚而悸,血虚而烦。心悸而烦是气血虚的反映,上边还讲了一个汗下之后,气血两伤的身重而虚悸,要把那个联系起来来看。心悸而烦,这是个虚象,这是一个正气不足的反映,而且反映到心,病就很重了,不得等闲视之。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心都慌了,心都悸了,心悸而烦了,正气不支,也就是说在表的邪气大有一举而陷的危险。太阳是和少阴为表里的,一般我们都说足太阳是和足少阴是表里的,这个说的比较多一些,这样的示例也比较多一些,至于手少阴心的问题就比较少一些,实际上《伤寒论》就是将这样的问题提出来了。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或者伤寒,脉结代,心中悸,炙甘草汤主之,就是太阳篇最后一条了,谈到心慌、心跳的,脉见结代,这些提法都是太阳和少阴的手足的关系的问题。太阳病足少阴肾气虚了,就出现四逆汤证;有没有太阳病出现手少阴心的问题?有。何以见之?这一条就是,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就是心的病。这样,就不要祛邪了,就是虚人伤寒,内气虚赢不足,所以出现了心悸而烦,所以小建中汤主之,要用小建中汤。咱们过去讲太阳病的变证不是提到一个吗?太阳病发汗后,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什么方子主之?桂枝甘草汤主之。那个就是心下悸,在发汗多误治以后;这个根本就没治疗,没经过发汗,没经过吐下,所以这个看着比那个还厉害点儿了,心悸而烦,所以用小建中汤。小建中汤是个甜药,是一个甘缓之药,劳者温之,损者温之,是个甘温扶正的药,同时这个方子里有大量的麦芽糖。糖是个补人的东西,现在大家都有个常识,有时候有低血糖,头也晕了,身上也没有劲了,心慌腹痛,赶快吃块糖就好了。按照中医来说是中焦取汁,变化而赤,奉心,上而为血,所以这个糖液,能养中补血,能滋养心血,又能够补养胃气。中医概括起来,凡是甜药都是补的,甘温补虚的。所以小建中汤在里能补气血之虚,能补心脾之虚,在外,因为外头还有个伤寒的问题,能够加强营卫抗邪的作用,在里叫气血,在外为营卫,这是一举而两得。这是安内攘外之法。这是小建中汤证。临床上有这种情况,一感冒,还没怎么的,就心慌、心跳了。幸好病人还没提到脉,脉还没见结代,脉要见结代了,那就是炙甘草汤的问题了。这一条和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互相参考一下子。小建中汤能治什么病?能治心悸而烦。还治什么病?还治法当腹中急痛。古人编小建中汤歌诀的时候就把这些都概括进去了:虚劳腹痛小建中,悸衄亡血梦失精。

王付【释疑解惑】 

怎样理解“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

答:㈠张仲景论“伤寒二三日”的目的是强调心有失调而又有外邪侵袭,辨治宜早不宜迟,早能防止病证发生变化。㈡辨识“伤寒二三日”的临床意义有二,一是辨表里兼证;二是表证因心有失调而乘机转化为里证。㈢辨识“心中悸而烦”的临床意义有二,一是心悸、心烦;二是以“烦”而形容心中悸特别甚,病变证机是心气血虚而被邪扰。

李翰卿


小建中汤方
【方义】
此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方。
【主治】
腹痛喜按,或心悸心烦。但必须是不喜冷性饮食,脉虚弱者。
按:此方补而不滞,治虚而兼寒之胃下垂、大便不利、腹胀,不适用参、芪补剂者用之最效。
【药品】
桂枝一钱半至三钱 炙甘草一至二钱 生姜钱半至二钱生杭芍三至六钱 大枣二至四枚 饴糖二至四钱
【煎服法】
水三茶杯,煎至一茶杯,去滓,入饴糖再煎至半茶杯,温服。
【用药大意】
桂枝、芍药温通血脉,饴糖、大枣、生姜、炙甘草补中散寒,故治虚而兼寒之种种疾病。
【禁忌证】
呕家不可服,甘能动呕也。喜冷者不可服,热证不宜用温性方药也。腹痛拒按者不可服,实证不宜用补性方药也。
【类似方剂参考】
(1)桂枝加芍药汤:此是治寒性腹痛之方。
(2)桂枝甘草汤:此是治心阳虚心悸之方。
(3)内补当归建中汤:此是治产后虚羸不足,腹中绞痛不止之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