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寨(歌:山水恋歌)

 彭岳乐 2022-07-26 发布于湖北

铁寨

(作者:彭岳仁)

铁砦香炉巧玲珑,

金鼓天池挂夜空。

八仙聚首降妖魔,

太平军驻逞英雄。

神龟出水探明月,

大象流泪迎西风。

金蟾麒麟飞天石,

仰天犬啸醉诗翁。


  大暑这天(07.23日),“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但“清风破大暑,明月转高秋”。此天,飘下了零星小雨,给连续几天高温降了点温,户外之人的心情开始燥动——我,大鹏,胖哥三人准备登大顶山对面又一名山——铁寨。

     铁寨风景区位于大悟县刘集镇西南部,平均海拔250米,最高海拔334米,金鼓天池海拔171米。

据史书记载,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为了巩固新生政权,扩大地盘,拓展势力,天王洪秀全派胡以晃、赖汉英等将领率军西征,太平军先后攻占了安庆、九江、武昌、汉口、汉阳及皖、赣、鄂的大部分地区。1856年秋,太平军的一支部队遭到了清军及当地民团的重创,退军到铁寨山上,一夜之间,铁寨周围依山势垒起了三道城墙(至今山上的古城墙根清晰可见,山石上保留着古人凿出的台阶和城墙),太平军坚守在山顶。第二天,清军将铁寨围得水泄不通,攻打数日,也攻不下铁寨,清军将领无计可施,命令各处通道,心想不把太平军饿死,也要把太平军渴死。太平军将士识破了敌人诡计,一面每日在寨顶划拳饮酒,装出大吃大喝的样子,一面暗中派人攀悬崖外出搬救兵,两军相持月余,一名太平军将领从城墙里扔出一条一尺来长的活蹦乱跳的大鲤鱼,清军见状,大吃一惊,眼见太平天国援军将到,便慌忙退兵,并连连叹道:“真乃铁寨也!”铁寨因此而得名。 铁寨还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


说清军围困太平军,太平军扔出一条鲤鱼,我倒相信。原来铁寨下面有个金鼓天池。它一池碧水、四面青山,没有任何人为的雕凿的痕迹,始终保持着原生态的原始风貌,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淳朴,那样的清纯,那样的原始。

         然而六十年代全国兴起大修水库,方圆数百里的乡里乡亲全部参与水库修建工作,将原有良田挖掉,拦山修建一条大坝,聚山泉雨水,取名“独石冲”。因为水库岸边醒目的矗立着一块历经千万年而不倒的巨石-“飞来石”而得名。站在铁寨山的最高峰俯瞰金鼓天池,晶莹剔透,碧绿如一块美玉镶嵌在群山之中。


  “金佛不度炉,铁裹夜明珠。一槌俱粉碎,清光何处无?”我们一行三人从“转运树”开始上铁砦,首先映入眼帘:象鼻山——给人浑然天成的景象,山丘断崖的地方像象鼻,从象鼻到象头,其高约二十多米左右,且耳朵、牙齿等都应有尽有的。可以说铁寨的经典之作——俯瞰象鼻山,好像是一只流泪的大象。

    大象为什么流泪?传说天狗咬了吕洞宾后,——不识好人心,愧疚难当。“天狗”在此躲藏,就变成大象,但狗嘴吐不出象牙,终日以泪洗面……。


铁寨金顶,也是八仙奇石观赏区,造型奇特的巨型花岗岩石,成现出各种奇特造型,像形象会,绝妙无比!最让人惊讶:岩石上还顽强生长一种藤蔓,和薜荔(具有药用价值)。

       山,让多少人抬起了仰慕的眼神,让多少仁人志士幽居铭志,让多少民族的忠魂热洒鲜血,还用袒露的胸襟承接了多少抵寇的长城……。

     酷暑炎热,突然雨过天晴,天空湛蓝,站在金顶之上,傲视群山,远处漂浮的白云,犹如天马行空,变幻莫测,引人无限遐想。远眺满山葱翠、白云朵朵,此时雄奇金顶下的天池,——金黄色沙石,碧水亭台,铁索飞桥,飞来石,神龟望月,鲸鱼出海,以及池边奇型怪石仰望远处的蓝天白云,青山碧水。说大顶山是户外徒步人士向往的明珠,那铁寨不正是双龙戏珠吗?


酷暑应禅寂,

轻雨结伴登。

户外铁寨秀,

徒步挚爱深。

金鼓天池净,

黄滩奇石生。

世事多浮沉,

何时能迎春?作者:彭岳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