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茫茫人海,我们如何相遇,又该如何告别?

 唐夕 2022-07-26 发布于甘肃

1

有一次,我去市图书馆,发现大概有七八个架子,放的都是各种解读《红楼梦》的书。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大恨,第三大恨就是恨《红楼梦》未完。

蒋勋、亦舒、林语堂等诸多作家,依然把这本书放在床头,每天读,说这是可以阅读一生的书。

我经常想,这本畅销了三百多年的名著,我们读它,到底是在读什么?

它是四大名著之首,却也是青少年读不下去的名著之首;

它书写青春乐园,却也写尽了人世悲苦;

它展现人性的贪痴嗔,却也悲悯每个受苦的生命。

它读起来并不轻松,也不愉悦,反而让人觉得悲苦,甚至很多人读完觉得人生就是一场空。

但是它又那么迷人,总有一些致命的东西在吸引着我们。

很多人说,它写的不过就是一个大家族的琐碎日常,到底好在哪?

而这恰恰就是它迷人的地方,读《红楼梦》就如同我们自己的生活,即使琐琐碎碎,点点滴滴,但仔细看去,也都是耐人寻味的。

2

比如第十五回,宝玉与两个人的相遇与告别。

这一回,秦可卿出殡的路上,宝玉遇见了两个人。

一个是北静郡王水溶,身份尊贵。一个是乡野姑娘,二丫头,普通而平凡。

宝玉听闻北静王要见他的时候,想的是:

素日就曾听得父兄亲友等人,赞水溶是个贤王,且生的才貌双全,风流倜傥,每不以官俗国体所缚。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无由得会,今见反来叫他,自是欢喜。

宝玉听说北静王要见他,很高兴,但他高兴的不是因为一个身份尊贵的王爷要见他,而是他喜欢水溶这个人。

他内心有一种向往,觉得北静王是一个美好的生命,所以他想见,想要跟水溶认识。

而见了面,也不过淡淡的说几句,宝玉没有讨好,也没有攀附,水溶送他一串念珠,也就告别了。

3

很快的,宝玉这个公候少爷,来到村庄,见到这些庄农动用之物,觉得稀奇。

他看见一个手摇纺车,觉得感兴趣,就跑去摇,结果一个女孩子跑出来训了他一顿:“别动坏了!”

接下来,宝玉的小厮们是这样的:众小厮忙断喝阻拦。

小厮们的意思就是,你怎么敢训宝玉?宝玉是什么人,你一个乡下丫头敢训他?别说摇一摇了,摇坏了又怎样?

但是宝玉呢:宝玉忙丢开手,陪笑说道:“我因为没见过这个,所以试他一试。”

宝玉没有觉得二丫头,是个乡村姑娘,自己是个公候少爷,就对她不尊重,反而很欣赏,觉得她很特别。

宝玉与二丫头匆匆一面,短短几句话,甚至没有告别。他只是恨不得跟了她去,以目相送,争奈车轻马快,一时展眼无踪。

很多人说觉得宝玉多情,见一个爱一个。但在这里你想想,宝玉什么样的女孩子没见过,何以爱一个乡村姑娘。

他对一个美好的生命有情,觉得这样的相遇让他开心,可是告别又来的这么快,又让他觉得哀伤。

所以宝玉看一个人,欣赏一个人,看的不是身份,而是这个生命本身的美好。

无论是北静王还是二丫头,一个高贵非凡,一个普通平凡,他没有比较,只有欢喜与赞叹。

这是宝玉最可贵的地方,他尊重和欣赏每一个生命,珍惜自己生命中深深浅浅的每一段缘分。

无论与北静王还是二丫头,这种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之间,简简单单的相遇,平淡若水的短暂交往,怅然若失的告别。

不为以后攀附而讨好,也不为无用而不以为然,这种相遇让人觉得非常地干净与舒服。

4

看完书里这个相遇的琐碎情节,当我们回到庸碌的这一端真实人间,就会发现有趣的生命和相遇越来越少。

我们很少再有这种,只是觉得在你的生命里有另外一个美好的生命存在,你就会因此变得快乐、安心的感觉,哪怕只是短暂的相遇。

今天我们的相遇,常常是一个算计的模式,握手之际,交换名片,脸上堆欢,心里飞速盘算:他会求我什么?我能要他什么?人人紧捂着自己的包裹,反复揣度着对方的动机,唯恐被他人觊觎。

以前觉得大概只有成年人的世界如此,现在才发现就连小孩子的世界也被大人教育成了这种模式。

昨天我去给朋友送吃的,在电梯里,一个妈妈教育自己大概五六岁的儿子。

妈妈说:你那两个同学,是不是学习挺好的?

小朋友答道:他们学习是挺好的。

然后这个妈妈就说:那你就要努力跟他们两个成为好朋友。

这种感觉就像《小王子》里的大人们,如果你跟他们说你认识了新朋友,他们从来不会问你重要的事情。

他们从来不会说:“他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他最喜欢什么游戏?他收集蝴蝶吗?”他们会问:“他多少岁?有多少个兄弟?他有多重?他父亲赚多少钱?”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觉得他们了解了他。

人人抱怨人情冷漠,却人人一张算计脸,所以我们越来越难有一段有趣的、简简单单的相遇。

琐碎的日常中,我们与无数人擦肩而过,相遇和作别也有很多种。

而最棒的无过于简简单单的相遇,温暖的一笑,平淡若水的交往,告别时将其珍藏于心。

End

日更时刻

1、今天是坚持每日读书至少1小时的第98天;

2、今天是坚持不间断练字的第22天;

3、今天是坚持日更写文字的第20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