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思想之宋尹学说

 负鹏载舟 2022-07-26 发布于河南

宋尹学说主张以“宽”、“恕”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原则,“设不斗争,取不随仇”,“见侮不辱,救民之斗”。他们主张在国与国之间“禁攻寝兵,救世之战”,禁止攻伐,息止兵事,反对诸侯间的兼并战争。据《孟子》记载,秦楚构兵,即宋钘曾要往秦楚二国“说而罢之”。他们“救民之斗”、“救世之战”的目的,是“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

为了达到利天下的目的,在内心修养方面,他们提倡“以情欲寡浅为内”,认为人类的本性就是欲寡而不欲多,“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五升之饭足矣”。因此,后来荀子批评他们是“有见于少,无见于多”。又说“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即只知人欲寡,不知满足人的合理欲求。

宋尹学派提出“接万物以别宥为始”,认为只有破除了见侮为辱、以情为欲多等偏见,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他们力图从主观上清除荣辱、誉非、美恶的界限,要求做到“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也就是说,荣辱等观念是属于外在的东西,不应该因为这些外在的东西妨害内心的平静,即使身陷牢狱之中,也不以为羞耻。

庄子认为他们“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天下人赞誉他们,他们并不因此更受鼓励;天下人非议他们,也不因此更加沮丧。他们认为,如能做到人人“见侮不辱”,虽然被侮,但不以为耻辱,这样就不会互相争斗,能够“救民之斗”,便可以使天下安宁了。但“见侮不辱”绝非是不知羞耻,而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荣辱皆不为所动的境界。

宋尹学派“以情欲寡为内”,当受到儒家安贫乐道和墨家刻苦精神的影响。而其“以禁攻寝兵为外”,则明显是对墨家“非攻”的继承。宋尹学派思想带有不少墨家特点,以致于荀子认为,墨子和宋钘应当是一类人。

宋钘思想中有丰富的形名内容,他也在先秦名学思想家中占有一席之地。尹文早年从学于宋钘,接受了宋钘那时已有很大社会影响的思想主张,但此时尹文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在社会上也没有太大的声望。大约在宋钘去世后,尹文对宋钘的思想产生怀疑,例如,《尹文子》中有宋钘与田骈、彭蒙讨论“圣人之治”和“圣法之治”的文字,批评宋钘不懂法治。于是,他对自己所接受的宋钘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和改造,把宋钘学说中的墨家思想转换一部分到名法家上。从此,宋尹学说便以“道”为核心,“道”“墨”“名法”并行。尹文在“别宥”(摒弃偏见)的基础上具体地阐述了法家的社会政治思想,从而使宋钘所开创的学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