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5岁的职场人就业真有这么难吗?他们都面临着怎样的中年危机呢?

 汽车NVH云讲堂 2022-07-26 发布于广西

昨晚几个高中同学小聚,说到当前的工作和今后的打算,不胜唏嘘。我们都是70初的人,接近奔5,感觉大家都已经没有了什么雄心壮志,只希望能找个“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女同学更甚,都希望能早点退休去跳广场舞了。

时间催人老,不得不承认啊!几年前,大家都还在各自所在单位的关键岗位上,感觉前途无量的样子,倏忽几年,就都已经过了45岁,都快成了单位的弃儿了。

一个在工行工作的同学,原来在柳州各县辗转挪移,起早摸黑,辛辛苦苦的从副行长做起,做到了某县支行的行长。两年前调回柳州,我们以为他将前程更加远大,做个柳州分行的副行长也有可能吧,哪知一年前约我们喝酒,他说庆祝自己转到做党建去了,不想再折腾了。

做行长这些冲在第一线的工作,各种考核指标太多,应酬也多,年纪大了吃不消了。他觉得遇到这种好机会转去做党委书记这种党建工作,倒是一个适合养老的轻松工作,那些冲锋陷阵的信贷业务还是让年轻人上吧!反正今晚聊天来看,他对现在的工作是比较满意的。

另外两个女同学,原来也混得很不错的,一个在国税局,一个在经济适用房中心,都是公务员啊!在这些地方如果按部就班的做了20多年,如果不出什么差错,怎么也快做到正科或者副处级别了吧!

但是今晚吃饭,她们几乎都在憧憬退休生活多么轻松了,想干嘛就干嘛,随时都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样想着如何在轻松一些的岗位上熬到退休了。

比如经济适用房的那位女同学,遇到单位改制,分成了事业和企业两部分,如果去企业收入会高不少,职位可能也有机会再上一级,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去事业单位,也是不愿再折腾了,快50的人,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啊!

我自己,也一样,不服老也不行。记得4年前,我们原科室拆分,原来的经理辞职,留下一个岗位欠缺,我还雄心勃勃的想试着谋求一下这个职位,认为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也曾找过关系去游说,只是后来没成功,但也说明我当时还是很想再往前跨一步,毕竟那时自己40刚出头,还有一股冲劲。

而今,公司面临机构前所未有的大调整,新设了很多部门,有很多机会,我们却已经是边缘人了。就连自己的直接上级领导,他已经具备很强的话语权,都这样和我说:经理的岗位再提你们这些老鬼,不适合了,加班太多你们扛不住,即使写个PPT,如果写得不好在会上讲被领导批评了,你们面子上又过不去,还是不要在折腾了,好好在你的技术岗位上做,说不定还能弄个高专首席的,那些冲锋陷阵的经理岗位,还是让80后来吧!

想想也有道理,还争啥,保住饭碗才是第一要务。特别是近几年汽车行业不景气,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了,去年销售下降了20%,今年也不知道是否能扭转过了,后年呢?更加看不清楚。如果企业有起色,大家都有饭吃,如果转型不成功,我们这些老鬼就前途堪忧了。

都想“事少钱多离家近”,殊不知这却是最大的危机,企业如果效益不好,要减员增效时,无一例外的会拿我们这些工资拿得高,又不愿或许没精力加班熬夜的员工。不但是我,而且是比我职位更高的一些首席都已经有了这种危机感。

那么,怎办呢?坐以待毙还是未雨绸缪呢?

有人说,哪有什么中年危机,没有能力的人才不管每个年龄段都有危机。

我觉得主要还是要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工作中不断积累的结果,除了要把自己长期从事的专业方面能力培养发挥到极致外,还不能成为企业的定制化人才,而是要培养出可迁移能力,把自己变成万能零件,不受各种环境影响,才能信心满满的说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豪言壮语。

比如我虽然有时也很焦虑,怕公司精简机构时波及到自己,或者站队站错了被边缘化,但是想想自己至少在细分行业也还有一点点薄名,职称至少已经搞到了正高,实在不行就找个高校当老师教书育人去,至少也还能混口饭吃,养家还是够的,这样一想心里就没那么焦虑了。

当然你也可以先找一份副业先干起来,首先你要自己审视一下,除了本职工作外,你还具备哪些特长,能不能发挥一下优势,使其变为一项谋生当然手段,比如你画画厉害,或者写字写得好,可以尝试开个书画班,这可是老少皆宜的一项技能。几乎没有哪个小孩在学龄前不被父母送去学这类兴趣班的,市场容量大的不得了,在家都可以开办,只要教得好,生源会自动上门。

我呢,翻了一下自己,没找到这种技能,英语虽然单词量不错,也培养孩子英语成绩还行,但口语差了点,要不然我是可以业余时间开个英语辅导班的。

我目前走的副业之路其实是新媒体,做了一年,文章写了不少,但差强人意,没赚到钱。或许也是自己没有刻意的去经营去涨粉有关吧!今年看能不能在变现方面多下点功夫,比如知识星球和付费课程是不是可以运营起来。当然这可能会花上更多的精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