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骞的西游记│287

 青禾田讲古 2022-07-26 发布于加拿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匈奴人对张骞的看管越来越松懈。公元前129年的一天,张骞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和堂邑父一起,逃出了匈奴王庭所在地。

他们骑马跑了十几天,终于离开了匈奴地界,但是并没有到达大月氏,而是到了另一个叫大宛的国家。

因为此时的西域地区,形式已经又发生了变化。大月氏在匈奴和乌孙国的联合进攻下,再次向西迁移,又在新的土地上,建立了国家。

张骞等人到达大宛后,受到了大宛王的热情接待。毕竟虽然没有直接打过交道,但是大汉国的威名,对于这些西域小国来说,还是相当有震慑力的。

大宛王也是早就听说过大汉的威名和富庶,有心建立通使往来,所以痛快的答应了张骞的请求,派人护送他们去大月氏。

又经过一系列的挫折,张骞终于到达大月氏,见到了月氏王,表达了汉朝愿意和大月氏联合,共同对付匈奴的意愿。

但是此时的大月氏,却已经不想找匈奴人报仇了。

原来大月氏主战的老国王已经战死,现任国王是他的儿子。

这位新国王一是没有他父亲那么强烈打回故土去的愿望,二是现在的大月氏,新的国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生活也算安定,已经逐渐向农耕民族转化,战斗欲望不再强烈。最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的大月氏,距离匈奴已经很远,月氏王感觉颇为安全,已经不想再东回故土,招惹匈奴了。

所以,月氏王对待张骞非常客气,但是就是不答应其联盟的请求。张骞也是无可奈何。

当然,月氏王也未尝没有,担心自己被汉朝当诱饵的顾虑。你想啊,汉朝距离自己几乎是远在天边,真要是联合起来攻打匈奴,匈奴进攻自己的话,别说汉朝不管自己,就算是真心打算救援自己,也是远水不解近渴啊。

张骞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用尽办法,也没能说服月氏王。无奈之下,只得动身返回汉朝。

张骞为了避开匈奴人,特意更换了行走的路线。没想到在路过羌人地区时,羌人也已经沦为匈奴人的附庸,张骞等人还是被匈奴人抓住了。

再次被抓的张骞,又在匈奴生活了一年多。直到公元前126年,匈奴的军臣单于死去,匈奴内部为了争夺单于之位,发生了内乱,张骞、张骞的匈奴妻子和堂邑父才找到机会,逃回中原,回到长安。

从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到现在,历经十三年,张骞终于回到祖国。出使时是一百多人,回来的只有张骞、堂邑父,和张骞的匈奴妻子三人。

张骞虽然没有说动大月氏,联合攻击匈奴,但他此行,并非一无所获。他对于西域地区的地理条件、特色物产、风土人情,包括语言等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张骞向汉武帝做了详细的汇报。

张骞的经历,为接下来开辟丝绸之路,打通前往中亚一带的路线,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虽然张骞并没有完成当初出使的目标,但是汉武帝对张骞的功绩还是给予很高的评价,封张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并给予奖赏。

公元前123年,张骞曾经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因为张骞熟悉地理,使得大军行进非常顺利,“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张骞也因为战功被封为“博望侯”。 

张骞还有过一次向西方探险的经历。

张骞在西域的时候,见到过汉朝蜀中出产的特色物品,打听之下,才知道是通过身毒国(又称天竺国,就是现今的印度),卖到西域去的。因此,张骞认为,一定有一条从大汉蜀郡,到身毒,再到西域的路线。如果能探听明白这条路线,那么就可以不通过匈奴,直接和西域联络上。

如果能找到这条路线的话,那么汉朝和西域各国联系起来,就方便多了,说动那些西域的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匈奴,也就容易多了。

汉武帝同意了张骞的计划。

因为没有人去过身毒,连大概方位都不知道,所以张骞将带领的人马分成四队,从四个方向寻找能通往身毒的路径。

但是这四队人马中的三队,历尽艰辛,走了一、两千里路之后,或者被高山大河、毒虫猛兽所阻,或者被当地土人杀戮。只有向南的一路,还算有点成效,这一路人马到了滇越国。

滇越国的建立者是当年楚国后人,多年与中原不通联系,现在见到中原使者,非常亲热,愿意帮助他们寻找身毒国,但是也没有成功。

不过当时的滇越王已经不知中原的强大,问汉朝使者:“汉朝和我滇越国相比,那个更大一些?”实际上,滇越国,不过相当于汉朝的一州之地而已。

当使者返回途中,路过夜郎国的时候,夜郎国君主也这样发问。而夜郎国的大小,最多也就和滇越国相当。

这就是成语“夜郎自大”的来历。

虽然这次,张骞又没有完成战略目标,但是至少沟通了滇越国,汉武帝还是肯定了张骞的功劳。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