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伸向霍光的黑手│321

 青禾田讲古 2022-07-26 发布于加拿大

按说以上官桀和上官安父子的身份地位,犯不上刻意和丁外人结交,但是他们所图谋之事,却必须鄂邑公主配合才行,因此才曲意逢迎着丁外人。

他们父子的打算就是,希望将上官安的小女儿,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当时年仅六岁的小上官氏,送进宫中,给汉昭帝做皇后。如果此事能成的话,上官一家可就是正宗的皇亲国戚了,能借此机会一跃而成大汉朝最顶级的豪门。

因为这个时间,鄂邑公主正在给汉昭帝挑选后宫人选。

上官桀先是劝说霍光,希望通过霍光的关系,将自己的孙女,霍光的外孙女送进宫中,嫁给汉昭帝。凭借霍光的地位和威望,如果开口,皇帝一定会同意,而且上官氏十拿九稳的能被封为皇后。

但是霍光认为孩子太小,才六岁,就没同意这件事。

上官桀不甘心就这么放弃,转而让上官安开始动用后备力量,也就是通过丁外人向鄂邑公主进言,当然,投桃报李,上官安也表示,如果此事成就,自己一家一定给丁外人争取个列侯的爵位。

丁外人当即向鄂邑公主做了汇报,鄂邑公主也乐见此事成功,痛快的答应下来。汉昭帝此时年纪还小,又一直将自己这位老大姐当母亲看待,所以鄂邑公主怎么说,小皇帝也就怎么答应了。

不久之后,也就是公元前83年,年仅六岁的小上官氏就进了宫,过了一个多月,被封成了皇后。

这一年,汉昭帝也才11岁。

上官安成了正牌的国丈,被封成车骑将军,桑乐侯。

这下,上官桀父子权力大增。

当霍光不在朝中的时候,上官桀经常替代霍光处理国家大事。

霍光呢?虽然对此事不怎么同意,但毕竟对自己也没什么损害,而且自己的外孙女能成为皇后,对自己更是利大于弊,再加上鄂邑公主一力主张,霍光也就不再反对,算是默许了。

上官父子心愿达成,该实现对中间人,就是丁外人的承诺了。

于是上官安出马,去自己的岳父霍光面前,替丁外人讨要列侯的封赏。

因为此时皇帝还远不到亲政的年龄,所以国家大事,基本是霍光一言而决。

没想到霍光一口回绝了上官安的请求。

无奈,上官桀亲自出马。结果同样碰壁而回。霍光一句“无功不得封侯”就将上官桀顶的哑口无言。

上官桀退而求其次,希望给丁外人求取个光禄大夫的职位,霍光还是拒绝了。

上官桀无可奈何,又羞又恼,恨恨离去。

这下,上官桀父子、鄂邑公主、丁外人等人,都恨怨上了霍光。

此时,御史大夫桑弘羊也加入了反霍光的行列。

桑弘羊倒是和霍光没有什么太大的私人恩怨,但是政见的不合,也使他和霍光站到了对立面。

而此时的霍光,听从了谏议大夫杜延年的建议,认为武帝时期,大动干戈,使百姓苦不堪言,现在应该实行与民修养生息的政策。

因为施政方针的不同,再加上曾经为自己的子侄谋求官职被霍光拒绝,桑弘羊也迅速站到了霍光的敌对面。

燕王刘旦一直没断了皇帝梦,因此一直在寻找着机会。发现这样的良机,当然是立刻扑上。

燕王刘旦不断派人运送大量金银宝物进京,送给鄂邑公主及上官桀父子等人。

几方面可谓一拍即合,很快达成统一战线,准备先找机会除掉霍光,然后等时机成熟,再废掉汉昭帝,让燕王刘旦即位。

他们为什么连皇帝都恨上了,要行废立之事呢?

燕王刘旦当然不用说了。

那上官桀父子和桑弘羊呢?他们当然是因为痛恨霍光大权独揽,恨汉昭帝独独信任霍光,明白不废掉汉昭帝,很难动霍光,即使找机会除掉了霍光,自己等人恐怕也难有一个好结果。

最不应该的就是那位鄂邑公主了。这个老大姐,恨霍光很正常,怎么也恨上了自己的小弟弟呢?恐怕还是因为丁外人不能封侯的原因。

鄂邑公主在恨霍光的同时,恨屋及乌的也怨恨上了自己的这个小弟弟,恨他对霍光言听计从,恨他信任外人,却不替自己这个姐姐着想。

而且帮助燕王谋篡皇位这事对于鄂邑公主来说,心里压力并不是特别大,反正都是自己的弟弟,都是父亲的儿子,帮助燕王当皇帝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皇位还是在我们刘家人手里。

当然,燕王也是对鄂邑公主、上官桀等人封官许愿,大肆许诺。

这几位现在是信心十足。

朝廷上,文有御史大夫桑弘羊,武有左将军上官桀和车骑将军上官安,宫内有鄂邑公主,外有燕王刘旦。他们自认为自己这方是万事俱备,只等霍光漏出破绽,就可以给他致命一击了。

当然,虽然目标有了,盟友有了,甚至初步的计划都有了,但是要除掉霍光,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